王輝
豬藍耳病又叫豬繁殖和呼吸綜合癥(PRRS)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PRRSV)引起的以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呼吸道癥狀為特征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國際獸醫局(OIE)將PRRS列為B類傳染病。本病曾稱為“神秘豬病”、“新豬病”、“豬流行性流產和呼吸綜合癥”、“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癥”、“藍耳病”、“豬瘟疫”等,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傳染病。本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豬,各種品種、不同年齡和用途的豬。
1藍耳病的流行病學情況
本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豬,各種品種、不同年齡和用途的豬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最易感。患病豬和帶毒豬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和精液傳播,也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易感豬可經口、鼻腔、肌肉、腹腔、靜脈及子宮內接種等多種途徑而感染病毒,豬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過接觸將病毒傳播給其他易感豬。從病豬的鼻腔、糞便及尿中均可檢測到病毒。易感豬與帶毒豬直接接觸或與污染有PRRSV的運輸工具、器械接觸均可受到感染。感染豬的流動也是本病的重要傳播方式。持續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學的重要特征,PRRSV可在感染豬體內存在很長時間。
2藍耳病病原分析
共兩種類型:第一型一歐洲株;第二型一北美株、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HP-PRRSV)中國株(高熱病)。結構蛋白(GP5)在病毒吸附和侵入宿主靶細胞中起著關鍵作用,發生變化可使病毒更易在宿主體內持續存在,并在宿主間散播。
剖檢豬的一系列臟器包括肺臟、脾臟、腎臟等的病變組織,通過免疫組化的方法對病變組織或者病變細胞的周圍進行檢測,能夠檢測到的都是藍耳病病毒,可以證明這些病變是和藍耳病病毒有直接相關:這種藍耳病病毒在其基因序列上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所有發生所謂豬高熱病的豬場所檢測結果都具有同樣的特點: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呈現組織泛嗜性;臨床上起病急、傳播快,容易誘發混合感染,引起機體多組織病變,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3藍耳病的發病機理
3.1豬是本病唯一的天然宿主,具有高度的易感性
感染后可通過鼻液、唾液、乳汁、精液、糞便和尿液等排毒。藍耳病可通過口、鼻、眼、咬傷、針頭、陰道和胎盤等多種途徑入侵機體而引起感染。
3.2傳播媒介
飛沫傳播、污染的飼料和飲水。病毒可能通過空氣傳播,尤其是養豬生產密集地(最遠3公里);污染器具、交通工具、靴子和衣物,感染的公豬精液,野鴨等鳥類可攜帶該病毒。長期使用不空舍消毒的豬舍病毒水平會很高。
3.3發病機理
在體內,只能夠感染肺、淋巴和胎盤組織中分化形成的特定亞型巨噬細胞。感染細胞破裂、溶解。巨噬細胞損傷會導致機體免疫抑制,易繼發其他病原感染。妊娠中期母豬持續感染,妊娠后期經胎盤感染導致死胎和流產。
藍耳病感染母體子宮血管內巨噬細胞,病毒在子宮內巨噬細胞復制后,穿過母體子宮層及滋養層,散布在胎盤上,感染局部胎盤巨噬細胞;病毒隨著血液進入胎盤體內引起感染導致其死亡。藍耳病的原發性靶器官是肺,肺泡巨噬細胞為其靶細胞,藍耳病病毒在此細胞內復制并引起巨噬細胞死亡,從而引起免疫抑制,使豬易繼發肺部感染。
4臨床特點
繁殖母豬發燒(40~41℃),呼吸加速,腹式呼吸;母豬(30%)耳朵(耳尖)、乳頭、外陰、腹部、尾部和腿部皮膚呈藍紫色,妊娠晚期發生流產、早產、死胎、弱仔或木乃伊,死產率可達80%~100%。
1月齡內豬仔最易感染,死亡率高(80~100%);病仔豬出現呼吸困難(腹式呼吸);部分仔豬耳、軀干末段發紫;發燒(40℃以上),并可見仔豬頑固性腹瀉。育肥豬或種公豬發病率低(2~10%),發熱、咳嗽、氣喘,少數豬耳、背部或體表發紫;公豬出現性欲與精液品質下降。
5臨床診斷及病理指標
體溫升高,41℃以上,部分豬眼結膜炎、眼瞼水腫,咳嗽、氣喘;部分豬后軀無力、不能站立或共濟失調;仔豬發病率可達100%、死亡率可達50%以上,母豬流產率可達30%以上,成年豬也可發病死亡。妊娠母豬感染主要見于妊娠期100天以上的母豬,尤其妊娠107-112天的母豬,妊娠后期流產(10~15%),早產(妊娠104-112天),分娩困難、產弱仔,死胎、木乃伊,延遲分娩(116~118d),母豬產后無乳綜合征增加。脾臟邊緣或表面出現血腥梗死灶,腎臟呈土黃色,表面可見針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點,呈問質性腎炎。全身出血,皮下、扁桃體、心臟、膀胱、肝臟和腸道均可見出血點和出血斑,肺出血性問質性肺炎。胃腸道出血、潰瘍、壞死。頑固性腹瀉等。
我國PRRSV流行毒株變異毒株HP-PRRS檢出率較高,HP-PRRS具有高發病率、高熱、高死亡率和低治愈率的特點,由于此病毒基因組易變性、造成免疫抑制、持續感染、隱性感染帶毒及抗體依賴性感染增強現象(ADE現象)等特點,以及疫苗免疫問題的分歧大。此病給養豬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已成為影響養豬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
6藍耳病的防治措施
6.1我國藍耳病的流行在2006年以前主要是經典藍耳病,2006年以后以高致病性藍耳病為主,因此高致病性藍耳苗應用成為主流。PRRS弱毒疫苗病毒可在豬體內生長增殖而引起機體長期的免疫反應。具有免疫保護率高、保護范圍寬、免疫保護期長等優點,因此PRRS弱毒疫苗比滅活疫苗更有效。
PRRSV在豬的巨噬細胞中生長,通過細胞因子網絡而破壞淋巴細胞,從而導致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影響其他疫苗效果,可能引起繼發感染或加速其他疾病的進程。傳統的藍耳弱毒疫苗的免疫抑制特性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清除,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機體自身免疫力可能的影響,二是對其他疫苗效果的影響。
6.2加強飼養管理,選擇優質全價飼料;適當添加脫霉劑,防止飼料霉變;保持適宜溫度養豬場各類豬只最適溫度范圍是:哺乳仔豬:29-33℃;保育仔豬:22-25℃;種公豬:17-21℃;妊娠母豬:18-21℃;哺乳母豬:20-22℃;育肥豬:19-22℃。相對濕度控制住40-60%為最佳。加強生物安全控制,實行封閉式管理和全進全出模式。消除傳染源,病死豬和污染物做生物安全處理。加強消毒,空豬舍應徹底消毒。
(作者單位:233300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城關畜牧獸醫水產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