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嬌
生產上,有許多養殖戶或養殖場在豬只繁育期,只注重于對仔豬的管理和呵護,而忽視了對分娩母豬的關照,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通過多年的了解,筆者認為,對母豬和仔豬的管理同等重要,為此,就產后母豬的管理進行總結,供養殖戶借鑒。
1分娩母豬的管理
1.1產房實行全進全出制,常采用前列腺素處理的方法使預產期相近的臨產母豬同期產仔,以利于哺乳仔豬的管理及疫病的預防。
1.2臨產母豬進產房前1周,產房清理打掃后,用高壓沖洗機徹底沖洗干凈,再用3%的火堿消毒液噴灑消毒豬欄、地面,浸泡1小時后用清水沖凈、風干、備用。
1.3母豬產前的準備:臨產母豬入產房前,檢修產房設備,調整產房溫度至20~22℃,相對濕度65%以下,消毒后入豬。
1.4母豬臨產前,逐漸將產房調節至25℃,高溫潮濕的季節為避免母豬的熱應激,產房可控制在22℃,但溫度不得低于20℃。臨產母豬分娩前3天,每天進舍后、出舍前檢查乳房是否有乳溢出,最后一對乳頭出乳后打開仔豬加熱燈或保溫箱。根據母豬體長插好母豬位置限制調節桿,避免壓死新生仔豬。準備接產工具,分娩前用1‰高錳酸鉀液擦洗乳房、陰門。
1.5母豬的飼喂:因為臨產母豬胃容量小,分娩期不能采食過多,產前需逐漸減料,但膘情差、乳房膨脹不明顯的母豬不減料,只是分娩當天不喂料;產后母豬需要哺乳,需要逐漸增加飼喂量,如飼喂不食,清料、隔頓再喂,飼喂量減半。哺乳期間母豬可以不限飼,但第四周斷奶前母豬體況最好控制在3分膘。膘情較好的母豬,斷奶前4天飼喂量減至3kg,斷奶后再優飼催情,以利于發情配種。
1.6母豬臨產征兆:母豬通常在產前24小時開始某些表現,絮窩、起臥不安、經常翻身改變躺臥姿勢;陰門紅腫;頻頻排尿;乳房有光澤,兩側乳頭外張,用手擠壓有乳汁排出,當最后一對乳頭能擠出乳汁時,約6小時左右分娩。在分娩前6小時呼吸增加至每分鐘91次,當呼吸逐漸下降至每分鐘72次時,第一頭仔豬即將分娩。
1.7接產:母豬分娩時予以看護可以減少在生產過程中和生產后數小時的仔豬死亡,因此分娩時必須有專人看護。看護人員必須做到:①保持產房的環境安靜,避免刺激正在分娩母豬,以免母豬中斷分娩,造成死胎。②仔豬出生后,接產員應立即用手將其口、鼻的粘液清除干凈,并用毛巾將全身粘液擦凈(減少仔豬機體熱量丟失)。發現假死豬只,用手指輕壓臍帶基部仍在跳動時,應立即搶救。③應用保溫箱保溫的產房,將仔豬放入保溫箱中保溫。④對體質弱小仔豬輔助采食初乳。⑤確定母豬難產時,進行助產。⑥胎衣排出后,檢查排出胎衣數量(常見一大塊,兩小塊胎衣)確認是否生產結束。⑦分娩不正常的母豬在產房卡上做好記錄。⑧注意分娩前母豬體溫、呼吸狀況,體溫達到40℃時,必須對母豬進行檢查并治療,持續高燒將導致母豬產后死亡或無乳癥的發生。
2母豬產后無奶或奶量不足
有的母豬因妊娠期營養不良,產后無奶或奶量不足,防治方法如下:
2.1可喂給小米粥、豆漿、胎衣湯和小魚小蝦湯、煮海帶肉湯等催奶。
2.2除喂催乳飼料外,應同時采用藥物催奶。木通30克,茴香30克,加少量水煎煮,拌少量稀粥,分兩次喂給;或用催乳靈。
2.3先將母豬與新生仔豬暫時分開,每頭母豬用催產素20-30萬單位,用藥10分鐘后讓仔豬自行吃奶,一般用藥1-2次即可痊愈。
3母豬產后癱瘓
3.1病豬表現:食欲減退、糞便干燥、泌乳量減少、四肢疼痛、走路搖擺、全身肌肉震顫、起立困難。重癥者臥地不起,如強迫其起立則表現劇烈疼痛尖叫,四肢緊張,食欲廢絕,迅速消瘦,泌乳幾乎停止。在無并發癥時,體溫、脈博、呼吸無明顯變化。
3.2治療方法:對癥治療同時改善飼養管理的方法,可獲得較好療效,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最佳。
3.2.1投給緩瀉劑(Na2SO4,或MgSO4。)或用溫肥皂水灌腸、清除腸內毒素。同時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50-150ml;其次摩擦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和神經機能的恢復,增墊柔軟的褥草,經常翻動病豬,防止發生褥瘡。
3.2.2對發現有本病早期癥狀的母豬,宜提早給仔豬斷奶,同時加強對仔豬的喂養護理。
3.2.3病豬飼糧中添加4%骨粉,AD3粉和微量元素添加劑(按說明添加)。
3.2.4病豬肌肉注射維丁膠性鈣注射液5-10毫升,醋酸維生素E注射液5-10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維生素D注射液600-1200單位,每日1次。
3.2.5注射維丁膠性鈣、維生素D、VE,結合微量元素拌料,療效快,治愈高。
4豬產后流膿
發現母豬產后流膿,將10克金霉素、林可霉素、土霉素堿放入200毫升40℃左右的溫水中攪勻,用輸精管或導尿管從母豬陰道插入直至子宮處,再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子宮內,1天1次。這樣,膿液就會隉慢流出,1-2次即可治愈,不影響母豬發情和配種。
5母豬產后不食、發熱
5.1原因:(1)母豬產后腹壓突然降低;(2)母豬產前或產后吃食過多;(3)母豬產后飲大量冰冷的水;(4)母豬產后或產前感染造成子宮內膜發炎;(5)產后受涼感冒;(6)感染其它疾病。
5.2治療方法:
5.2.1健胃溫中散寒:口服生姜水、紅糖、大黃蘇打片,灌腸等。
5.2.2洗子宮(用0.1%高錳酸鉀水或0.02%新潔爾滅),向子宮內注入青鏈霉素同時肌肉注射青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鈉、安乃近或磺胺類藥物或金霉素鹽酸鹽。
5.2.3可選用美沙寧、賽福欣、魚草寧肌肉注射。
(作者單位:067399河北省興隆縣農牧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