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的教育正面臨著一次次的改革,其中初中生物的教學要求也被逐漸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將知識簡單的傳送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發展和綜合能力。本文章主要是對初中生物課堂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創新能力;培養
社會在進步,人類在發展。現代社會中對于人才的競爭愈發激烈,若想在這個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出類拔萃,一定少不了創新能力的作用。因此,對于現在的孩子而言,需要從小就培養創新能力,這一觀點主要體現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通過給孩子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獨自思考和摸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提高整體綜合素質。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 良好的學習氛圍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想在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必須要先營造出淳樸的課堂民族氛圍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據統計,初中生的年齡段正是需要一個自由、民主、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在這個前提下更能夠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來,這種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但就目前而言,初中生物課的課堂上老師的教學多是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死板且灌輸式的舊方法,這樣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逆反的心理。今天我們所提倡的是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即要求教師在生物課堂上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給學生一個比較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思考,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生物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是說開放課堂,讓學生勇于展示自己、消除顧慮、鼓勵學生獨特的見解、安排教學活動等,這樣做不僅能夠加強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還能夠讓學生享受這個過程,培養創新能力。
二、 提高教案創新、優化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一) 創新性設計教材內容,教師要在課前的準備階段要充分的研究教材內容,并通過創新的備案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生物課充滿喜愛與好奇。讓學生對生物可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同層次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分組,針對不同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同時作為教師,要在充分理解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將教材之中比較淺顯的易懂的知識點整理歸類,使之有機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這些有機結合起來的知識點逐漸滲透讓學生層層深入的理解。最后在課堂之中對教材中核心知識點進行充分的解析,如果有必要可以對書本上的知識點現場模擬情境,加深對知識點的認知,和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一舉兩得。
(二) 細化教材結構,優化教材內容。教材的最主要功能是學生上課時的載體與依據,教材是絕大部分生物知識的體現與積累。但是,隨著我國的教育制度與教育改革的不斷變化,教材的知識覆蓋面與當下教育制度的改革基本方向、目標不見得相互吻合,所以教師的責任和重擔就體現出來了,作為教師在此種情境之下就該按照時代發展的要求,結合學生自身的理解程度和教育部對教學質量的安排對教材進行充分的、合理的進行優化和細分。知識面由淺入深,難易度刪繁就簡。使學生在理解的同時有著質的飛躍。在這種知識儲備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擺脫原有的舊思想的束縛,以一種更加放松、更加自由的方式對生物世界進行摸索,這在無形中就養成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三) 通過生物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生物既是理論學科也是實驗學科,在初中生物教學階段,生物實驗的增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一些實驗就會要求學生不僅要懂得專業的知識和實驗技巧,更需要學生靈活的運用這些知識到實驗的實踐中來。一些探索性和設計性的實驗對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欲望都有著非比尋常的作用。
(四) 通過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有句俗語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促進學生發展智力、掌握知識、培養創新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媒體等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集思廣益,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教學特點、課本中的資料、思考題。探究性實驗、課外閱讀等,多組織一些課外的實踐活動,多創建一些探究性和設計性的實驗,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愿意對此類問題進行探索。經過多種教學實踐充分證明出,學生的興趣可以激發出他們的求知欲,進而培養出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勇于探索的好習慣的養成。
(五) 鼓勵學生提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這句話是著名的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實踐也充分證明,一切的發明都是由“為什么”引出,而后才解決問題。如果沒有“為什么”,就不會有馬克思的“價值規律”;如果沒有“為什么”,就沒有牛頓的“萬有引力”……一切都源于發現問題,主動探索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是學生創新能力養成的重要標志。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多關心學生并善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天性,對大膽質疑的學生給予鼓勵,將這種氛圍傳遞給其他人,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且勇于提出問題。
(六) 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果只是單方面的從書本上學習知識,那只是表面的,要想深入的理解知識,就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在教學中,不能把學生的學習僅僅局限在學校的課堂之上,需要讓學生學會融入社會的廣闊環境中去摸索,去實踐,去學習。這是他們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的必經之路,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而學到更真實的本領。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應該摒棄掉傳統的教學模式,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鼓勵學生勇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終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這對教師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章對初中生物課堂上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希望以此能夠給人們帶來啟示。
參考文獻:
[1] 張生偉.談初中生物課堂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3):227.
[2] 黃志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決策與信息(中旬刊),2014(5):14.
[3] 林德清.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6):101-102.
作者簡介:
聶金梅,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柳新鎮中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