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提出了作為從事遠程開放教育的英語教師,就要掌握淵博的專業知識和計算機網絡知識,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服務學生的教學理念,終身教育的信念,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研究能力,促進和諧融洽師生關系的建立,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從而最大限度提高遠程開放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教師素質;提高
一、 問題提出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對教育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教育內容的海量拓展,學習方式的多樣性以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重要性。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式的改變也意味著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構。在遠程開放英語教學中,以網絡技術為支撐的網絡自主式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學習的平臺,作為英語教師,我們的素質和技能的提升迫在眉睫。
二、 英語教師在遠程開放教育中的素質提高
1. 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平
教師應該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要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黨。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有奉獻精神,關心學生的成長。教師要誠實正直,實事求是,嚴于律己,遵紀守法,團結合作,服務社會。良好的道德修養是每一位優秀教師必備的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教師只有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身正為師,為人師表。
2. 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
互聯網時代,網絡在提供給我們海量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信息壓力。對于某些學生來說,準確地處理所得信息是有難度的。我們教師就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夠指導學生對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選擇性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目標。此外,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在教學計劃及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實際的需求進行學習資料的選擇和進行學習。開放教育的面授課特點就是課時少,容量多。教師要具備較強的材料組織能力去準備面授課的教學。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要依據面授學生的實際需求情況,使得教學內容最優化,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3. 具備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最大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啟發思維的重要條件是強烈的學習興趣,思維活動的最大動力就是學習興趣,學習興趣不僅豐富了學習者的想象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習效率。作為教師,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熱情的能力。首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成功教學的必備條件。學生只有喜歡這個老師,才會喜歡這門課,進而有興趣去學習。有些遠程開放的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我們教師要熱情地鼓勵學生有信心去學好英語。其次,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僅僅局限課本,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選擇性地補充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再次,教師要發自肺腑地關心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人格魅力及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遠程開放的學生因為白天要工作,所以在學習中有很多實際的困難。教師要充分體諒,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幫助。
4. 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和計算機網絡知識
教師要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教師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我們要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引導。英語是作為語言的交際工具。學生課堂上語言輸入的主要提供者是我們英語教師,英語教師的表達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交際表達能力。教師要注重自己專業能力的提高。在現代教育時代,英語教師不僅要上面授課,還要適應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語言功底,還要掌握現代化的計算機網絡知識。遠程開放教育是用計算機,電視等現代化教學媒體方式進行的師生異地間的遠程學習形式。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習中,基本采用音視頻授課+網上課件點播+網上輔導答疑+集中考試的學習方式。要想把一節英語課用精彩的方式呈現,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完善英語教學模式。英語教師課后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我們可以在網絡上學習到課本以外的海量資源,還可以把網絡用于支持各種交互式學習活動。比如,針對面授課時間的有限性,學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在網絡上利用“在線提問”功能向教師提問或者與同學討論;而教師可以利用“在線答疑”的功能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網絡上的論壇討論功能可以讓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分享,探討。“資源上傳”的網絡功能可以讓教師為學生補充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料。同時,鼓勵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資料以及學習心得上傳,與大家分享,共同進步。
5. 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必須牢固樹立的觀念。學生作為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學生是外來信息加工的主體,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外部刺激和被灌輸的對象;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必須強調學生對知識的獲取的主動性,即,主動參與到學習、主動地發現知識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第二,通過教師來傳授知識沒有任何意義。獲取知識的方式應該在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或其他人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和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第三,學習者對于知識的建構一個能動建構知識的動態過程,這種建構過程不是復制外界事物,而是通過學習者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有選擇地注意和知覺外在信息,從而實現對當前事物意義的建構。第四,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與灌輸,教師應該在學生實現知識建構過程中起到幫助和促進者的作用。在遠程開放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是首要位置。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學生懷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去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消極地接受教師的說教。在現代網絡時代,學生的認知需求已經遠遠不能用課本來滿足,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各種網絡學習資源獲取知識。參加開放教育的學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來獲取實踐活動的機會,英語是每位學生在工作中都會接觸到的。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能夠主動,愿意在工作中使用英語,這樣就能夠在非常輕松的語言環境中學會所需要的語言技能,從而提高自身能力。endprint
6. 樹立服務學生的教學理念
作為從事遠程開放教學的教師,我們一定要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教學理念。第一,教師要提供指導性服務。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依據個人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指導學生依據個人興趣及需求,在網絡上獲取與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料;指導學生利用網絡交流工具與他人分享交流學習經驗。教師的指導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發展個人的學習策略,提升學習能力,完成學習任務,最終達到掌握語言技能的根本目的;第二,教師要提供輔導性服務。輔導學生學習這是教師的根本職責。這些輔導包括:指導學生如何在平時的學習中養成這樣的學習習慣,復習,預習,找出重點,歸納要點,理清思路,探究難點,找出疑點。有些學生的基礎有些薄弱,教師要非常有耐心地對待學生。在面授輔導中,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分析要義,講解難點,解答難題。第三,教師提供督導性服務。學生的工作繁忙,學習任務重,自然會出現松懈的情況,教師要起到很好的督導作用。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交際手段,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解答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與意見,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保證了學生學習的真實有效性。
7. 樹立終身教育的信念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讓學生學得更好,我們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擴充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改進和完善教育教學方法。只有樹立終身教育的信念,我們的教學水平才可以不斷提高!我們作為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師還要把這種終身教育的信念帶給學生。任何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安排進入遠程開放教育網上平臺進行學習。作為教師,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是學習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幫助學生養成獲取知識的能力,這才是最為重要的根本!
三、 結論
在知識經濟時代,大學成人學習的主流化,使遠程開放教育成為一種潮流。在這樣的學習社會化大背景下,給教師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英語教師,作為從事遠程開放教育的主導者,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教學理念,堅定終身教育的信念,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社會生活知識,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業務水平和實際研究能力,促進和諧融洽師生關系的建立,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從而最大限度提高遠程開放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翟國紅.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J].2012(4).
[2]束定芳等.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修訂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3]George W. Gagnon & Michelle Collay. Designing for Learning:Six Elements in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M]. California:Corwin Press,INC,2001.
[4]楊靜怡,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情境教學設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J].2011,(2).
作者簡介:秦曉菲,江蘇省常州市,常州開放大學文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