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放松訓練是體育課教學的最后環節,在初中體育課教學中教師能否引起足夠重視并真正去落實,直接影響學生身體、心理的健康發展和文化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都忽視了放松訓練這一環節。針對一些老師對放松訓練認識不到位、做而不實的現實問題,本人就在實際教學中總結與反思,談點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與同仁商榷。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放松訓練;淺談
傳統的體育課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和實際的需求。時過境遷,現在的體育課已呈現出了新的氛圍了,要十分注重學生的生理保健。
一堂內容豐富的體育課,學生的身體已經承受了一定的運動負荷,產生不同程度的運動疲勞,這就需要在臨下課時,對學生進行放松訓練,以緩解運動疲勞,避免發生運動后不必要的機體損傷。
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放松訓練這個環節往往沒引起廣大體育教師足夠地重視,因而影響了體育課應用的訓練效果。筆者擬就體育課放松訓練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看法,以請教于同仁。
一、 放松訓練不可忽視
過去的體育課老師往往忽視了放松訓練這一環節,有這個環節的老師也是一二分鐘草草交代,有的老師便直接宣布下課。久而久之,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們學習和身心的發展。
對于學生而言,尤其是初中生一節體育課下來,運動量大,身體自然承受著大負荷,各種機能狀況減退,極易出現疲勞,這就要求老師在下課前進行放松訓練來緩解學生的疲勞。因此要把放松訓練作為體育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放松訓練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放松心理,增強心理素質,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更好的練習效果,進而達到勞逸結合,愉悅身心的功效,從而促使學生健康發展。
二、 忽視放松練習的危害
有的老師認為放松訓練枯燥,有的老師讓學生自己做,這些就是老師的忽視與不重視放松訓練,給學生的身心發展埋下了隱患。身體的疲勞極易引發學生不良的生理反應,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1. 影響消化系統
依照生理學的觀點,學生經過一節課的劇烈運動后,會致使大量血液流向肌肉,減少消化器官的血液供給,胃腸活動受制,消化腺分泌減少,消化能力下降。
況且,學校體育課的課程編排,基本上都安排在上午三、四節或下午的最后兩節,放學鈴聲一響,就到食堂馬上進餐,如果在下課前沒有進行科學地放松練習,對學生消化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在所難免。
2. 影響文化課的教學效果
在一節緊張劇烈體育課運動之后,學生的身體已很疲勞,都是氣喘息息或無精打采。如果不通過適當的放松練習,幫助學生緩解疲勞,使身體較快地恢復到較為平靜的學習狀態,會極大地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力和記憶力,自然地下節課的學習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成為下一堂課教學相長的攔路虎。
三、 放松練習的作用
運動專家告訴我們:運動時對身體引起的生理變化,并不是隨著運動的停止而同時消失的。所以,放松練習對于學生身心的需求有著積極的意義。
1. 防止出現不良的生理現象
在田徑、球類的教學和比賽時,因學生的運動量大,人體的大部分血液分布在四肢,導致大腦、心臟嚴重缺血,經常伴承受著頭暈、惡心的生理反應,嚴重時還可產生嘔吐,在炎熱的夏季,甚至會出現休克現象。所以,體育課的放松訓練,是幫助學生機體的靜脈血回流與心臟血正常輸出的“良方”。
2. 提高神經系統機能
初中生大多都是還處于生長發育時期,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身體素質比較好,控制力不強,這些都是屬于活潑好動的類型。成長發育期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興奮快,疲勞快,恢復也很快。我們在訓練力量和速度練習過程中,如果能結合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合理地做一些放松訓練,能有效加快神經系統興奮性與抑制性相互轉換,從而提高學生訓練的效果。
因此,作為體育老師我們平時要十分的重視放松的訓練方式、方法,借以提高神經系統的機能。
3. 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
學生在機體訓練中,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物質。在缺氧情況下進行運動時,容易造成血乳酸濃度大量的升高。當超過機體的耐受限度時,就降低大腦的興奮性,造成身體機能下降,學生因肌肉酸痛、發沉,疲勞感隨之而來。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放松訓練,學生在運動中產生的乳酸就能得到氧化或再合成糖原,有助于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我們平時要重視這一訓練方法。
4. 提高呼吸系統機能
劇烈運動后,我們人體大部分都處于缺氧的狀態。這樣,在運動以后,以補償運動時缺少的氧氣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從體育的常識而言大家都熟悉:就中距離跑來看,氧的需要超過平時的1.5倍。有效地進行放松性訓練,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在運動后的吸氧量,償還氧債。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肺部收縮與擴張的能力,提高呼吸系統機能的提高。
四、 放松訓練要與教學內容相銜接
醫學常說:要治病救人,就必須對癥下藥。其實我們在平時體育課的教學亦同理。
如徑賽項目的訓練課,主要會引起下肢肌肉疲勞與疼痛;從事單雙杠時和引體向上再倒立及投擲練習時,會引起上肢肌肉疲勞與疼痛;做仰臥起坐會引起腹部的疲勞等。所以我們要根據實際訓練課的內容,選擇對應的放松方法,減少和避免在體育課運動后因肌肉突然停止活動所引起的諸多不良反應。
如在大運動量訓練后,可采用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慢走、慢跑,或聽音樂的休息法,讓學生運動后的呼吸逐漸趨于平穩,減慢心率。或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老虎與獵人游戲法來調節身心。或采用意念放松,在開啟學生想象思維同時,讓學生全身自然放松,如在沐浴在平靜湖面,享受夕陽西下的淡然。
總之,我們作為體育教師,必須把放松訓練真正地把它當作教學的一部分,在實際的教學中盡可能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并采用相應的方式方法合理安排放松內容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放松練習的重要性,從而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放松。新課改要求老師轉變角色,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那么加強學生方面放松訓練意識,自覺培養放松訓練的習慣,對體育教學而言,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徐廣柏.淺談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導作用的發揮[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12).
[2]梁依萍.談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活動[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6).
[3]閔堅.淺析體育游戲對中學生團隊意識的影響[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3).
作者簡介:陳春飛,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梅山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