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杰
摘要: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價格下跌,導致部分國有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嚴峻,企業降薪減員、資金周轉,企業發展陷入困境。幫助煤炭企業脫困,成為媒體的熱點話題,關鍵是要抓住限產和化解過剩產能等問題。雖然限產后產能有所下降,但是整個煤炭行業仍然供大于求,煤價持續下滑。煤炭企業應收賬款增加、融資難度加大、資金運轉緊張、減發欠發工資和欠繳社會保險等情況不斷出現,行業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本文結合現階段國有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現狀進行分析研究,針對性的提出企業改革轉型發展策略,以期實現國有煤炭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煤炭企業;經濟模式;產業結構;可持續發展;創新
引言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煤炭能源行業產能過剩、價格下跌,市場持續低迷部分國有煤炭企業經營形勢不容樂觀,國有煤炭企業的經濟形勢日益嚴峻。鑒于我國煤炭行業主體分散不均,私挖濫采情況嚴重,大部分小煤礦機械化生產程度不高,煤炭價格居高不下和產能監管不到位,間接導致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加之傳統煤炭行業上下游產業鏈薄弱,煤炭綠色清潔利用程度低,環保形勢的壓力下國家大力發展新興能源行業如:太陽能、風能、光伏發電等綠色新能源技術的推廣應用,正逐步對傳統的煤炭能源基礎地位形成競爭和挑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的階層,“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出臺,我國煤炭行業發展目標將按照市場需求嚴格控制煤炭新增產量和優化現有庫存量為主體思路,政府出臺扶持政策逐步引導資源枯竭型、產能落后型的煤企及劣質的煤炭產能退出市場,從煤炭總量上對新增產能嚴格控制;保證煤炭市場供應與需求關系平衡,通過對市場供求關系的監管,地方政府嚴格控制違規建設和生產,同時加快推進高效采煤新技術的推廣利用,提高國有煤炭企業的生產效率。結合當前國有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現狀,針對性的提出改革轉型策略,僅供參考:
一、國有煤炭企業應認清形勢,迎難而上,實現企業轉型新發展
現階段,國有煤炭企業應正確面對我國煤炭市場的產能過剩、價格下跌現狀,加快對傳統產業結構的改革轉型,改變傳統的企業經營思路,以改革創新謀求發展,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通過提升管理質量提高效率,力求企業在當前煤炭市場逆流中順勢而為,借勢而上,堅定信心迎戰危機實現國有煤炭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時刻把握市場經濟變動的信號和脈搏,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逆勢而上、順勢而為。針對焦化、電力等虧損產業,國有煤炭企業應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研究出臺扭虧脫困措施,制定扶持政策,解決行業性虧損帶來的經營困難。
二、加快國有煤炭企業傳統產業結構改革轉型,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煤炭作為我國的傳統基礎能源,長期以來占據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市場的70%,而且這一地位在很長的時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性改變。面對產能過剩、價格下跌局面國有煤炭企業應堅持以煤炭為基,走多元化發展的根本路徑,以科技驅動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煤電材”和“煤焦化”兩個循環經濟發展產業鏈條,從根本上實現煤炭的綠色清潔利用,走出一條高碳經濟低碳發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政府應加快產業轉型扶持政策的制定出臺,支持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做大做強,實現傳統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新發展,實現煤電、煤焦、煤化、煤機聯營機制實現綠色發展。通過建立精細化節能減排新模式,做好與國家重點環保節能指標的對接與分解。全面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三、簡政放權,通過制定寬松的政策扶持國有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國有煤炭企業應加快傳統產業結構的改革轉型,實現煤炭行業的綠色可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地方政府應簡政放權為產能過剩、價格下跌,深陷泥潭的國有煤炭企業把脈問診,制定扶持政策助力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由于煤炭價格下滑,當前部分國有煤炭企業陷入資金周轉困難局面,部分國有煤炭企業降薪減員,拖欠職工工資和材料貨款現象嚴重,為緩解企業的資金困難,國有煤炭企業應構建完善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監管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企合作共同改變市場環境,同時提高和增強企業的融資性擔保的能力與實力,政企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共同推動國有煤炭企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加快產業結構轉型步伐。
四、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改變傳統商業模式
當前,互聯網+煤炭行業已進入商業化的競爭模式,加快互聯網+與煤炭行業的融合發展,以互聯網科技推動國有煤炭企業的產業結構轉型發展,徹底打破傳統的煤炭行業發展思維。互聯網+的應用應不僅僅局限于當前的淘寶、天貓等020電商平臺,應實現與傳統行業的滲透與融合。以互聯網思維掀起煤炭開采技術的革命,如:煤礦井下綜采工作面無人自動化開采,通過地面調度指揮中心以互聯網為紐帶實現對煤礦井下的生產全息動態監測,通過對礦井個項數據信息的收集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大數據智能分析支持。同時,傳統國有煤炭企業因以此為契機將推動企業的管理模式創新發展,不斷提升國有煤炭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與效率,積極推動企業改革生產管理、物資采購、財務管理領域的改革創新發展,推廣利用云技術來實現煤炭能源消費市場的供需平衡。以互聯網技術實現國有煤炭企業降本增效與精準營銷,也為產能監督、產量調控、運銷監管和稅費征收等提供數據支持,依靠互聯網+技術對傳統的國有煤炭企業煤炭銷售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實現國有煤炭企業資產化管理、減員增效、降低銷售成本的經營目標。五、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改革,提高國有企業的科技發展質量
國有煤炭企業應加快科學技術創新來驅動生產力改革的力度,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國有煤炭企業的生產效率與質量。加快與高校的產學研結合力度,加快新型采煤技術的推廣實施,和綠色煤炭技術的應用,延長煤炭深加工產業鏈,積極推動煤電材、煤電鋁等等產業園區的建設步伐,拓展煤炭的綠色使用范疇。
六、結語
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國內煤炭能源市場產能過剩、價格下跌,導致國有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嚴峻的影響,國有煤炭企業應加快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政策,實現企業經濟管理和產業結構的改革創新發展,加快新產品、新項目的落地,樹立正確的企業發展理念。加快煤炭優勢資源的整合重組,以市場為目標,適應生產適應市場和客戶需求的產品,積極優化產品結構,通過科學合理調配精煤產品結構,提升煤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快產學研,延伸煤炭上下游產業鏈,構建“煤電材”、“煤焦化”等煤炭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推動煤炭粗加工向深加工的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