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遠
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戰略由城市轉向農村,結合“精準扶貧”戰略方針的制定,孕育出一種新的扶貧方式——電商扶貧。對地處我國西部重慶市云陽縣大陽鎮的電子商務進行實地考察,針對電子商務在推動扶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具體發展對策。
關鍵詞:電商扶貧;農村電商;現狀分析;發展對策
一、大陽鎮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大陽鎮經濟發展現狀
云陽縣大陽鎮是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鄉鎮,特色農產品“黑木耳”經營情況將直接影響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對大陽鎮丁書記的采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鳳凰寨香菇基地絕大部分種植生產依靠本地村民經營,平均每個種植基地可解決50位年齡在20歲至70歲之間的本地村民的就業問題。其中有大量的貧困戶被安置在采石場工作,這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就業,提高其生活水平,還為貧困戶的生活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思路,而這都將有利于干群關系的改善。
2.大陽鎮的電商發展階段:起步階段
據調研,我們認為重慶市云陽縣大陽鎮電子商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大陽鎮建有電子商務服務站,幫助村民解決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問題。另外據調查數據顯示,有網購經歷或者喜歡網購的人數占35%左右,總體上來說用戶量不多,但發展勢頭強勁、前景樂觀,特別是以“淘寶村”為代表的農村電子商務正在衍生孵化。但是目前還停留在網購階段,還未發展到由買向賣的方向轉變。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大陽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大陽鎮的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地處山區,受地形地勢的限制,不利于大規模生產和商品化經營;信息閉塞,人才匱乏,不能進行科學化生產,對市場的適應能力較低;現常住居民主要為老弱婦孺,勞動力不足,不能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除去外出務工,村民仍以種植業為主,收入來源較為單一。
2.大陽鎮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電商冷熱不均。由于大陽鎮較為偏遠,公路暢通,但是其實車輛不多,另外一些快遞點未進入村里,消費者在網購時,需要到大陽鎮鎮上的快遞點提取快遞,因此網購的人比較少,頻次也不高;在距離鄉鎮越近的村網購的人就越多,頻次也越高。
口號響亮實則荒涼。大陽鎮拉有電子商務服務站的橫福,明顯設有服務站,然而卻無人管理。而且根據調查,平時當地居民平時并不是很關心,很少有人前去了解,據當地居民介紹這僅僅是一個口號。
三、助推云陽縣大陽鎮電商發展的策略
1.政府規劃與引導
政府應正確有效的發揮能動性,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扶持不加干預,服務不包攬,要切實發揮市場在農村電商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培育發展貧困地區電商產業,帶動大陽鎮地區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脫貧。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網絡服務站臺,提高網絡覆蓋率,讓農民享受互聯網的便利,為大陽鎮的居民帶去高效、便捷、高質量的服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物流的配送能力,通過物流的全面入駐,實現鄉村農產品的走出去和引進來。
2.壯大市場主體
著力提升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轉變農業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利用大陽鎮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環境發展農村旅游業,通過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經濟增長,讓農業經濟向承包制和多樣化農業轉型發展;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制度,聘請專業農業技術人員;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在群眾當中,普及互聯網信息,利用科學技術和知識,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3.推進試點示范
積極發揮電商行業領頭羊的帶頭作用。在調查走訪中發現小農經濟下的農村存在生產規模小,市場較為分散的現象,很難形成規模效益,抑制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因此我們應該從勞動力與市場的矛盾、農村與城市的供給矛盾著手,在群眾當中普及互聯網和新型農業技術知識,積極鼓勵農民在網上銷售農副產品,利用相關政策為農民提供保障,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積極發揮電商行業領頭羊的帶頭作用。
推進鄉村服務信息化。加強電商服務站的建設,為農民提供高效、便捷、高質量的現代化服務,改變以往要跑幾十公里到縣城辦理業務的現狀,從而實現減支增收的目標;同時政府可以招募志愿者,所招募的志愿者通過微信圈等新媒體途徑將電商信息傳遞到千家萬戶,政府也可以運營相關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發出相關工作的進展,將此作為窗口和紐帶,拓寬廣大群眾接受信息的渠道。
4.強化人才培養,營造發展環境
加強電商人才的培養。在政府的落實工作中,發現電商推廣人員專業知識匱乏,專業素養低,培訓課程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難以讓群眾相信發展電商真的能夠讓他們脫貧致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大力推廣電商之前,應首先對電商推廣人員開展免費培訓班,拓展他們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養,為群眾解決疑惑。
加強對扶貧工作人員培訓。在精準扶貧工作過程中,扶貧人員起著至關重要性的作用,通過調查發現,有66.7%的人對政府正在開展的扶貧項目不了解,認為精準扶貧項目沒有針對當地的現實情況和人們的現實需求。因此我們應該對扶貧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提高扶貧人員的專業知識素養,完善電商授課內容,提高授課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使村民真正相信電商能讓他們脫貧致富。
強化村民素質培訓。在進行農戶訪談的過程中百分之七十五的居民年收入低于1.5萬元,百分之七十的居民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低收入及低文化居民普遍存在,這是目前電商在農村發展的巨大阻力,但調查發現,接受過新型農業技術,掌握經營管理知識的農民更容易脫貧,因此政府應該開展免費培訓班,提高村民素質,正確引導村民,讓村民主動學習,主動接受新型農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