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依彤
摘 要:面對雨雪、沙塵天氣或嚴重霧霾等不良氣候環境時,室外活動不得不停止,那學生期盼的體育課又將如何組織?本文在部分文化課教師、體育教師和學生中進行了“室內體育課師生認知調查”,以期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室內體育教學尋求依據。
關鍵詞:室內體育課;師生認知狀況;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12-0027-02
體育是一門實踐類課程,室外實踐課是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但是,面對雨雪、沙塵天氣或嚴重霧霾等不良氣候環境時,室外活動不得不停止,那學生期盼的體育課又將如何組織?體育課轉入室內場館,教學班次較多時又將面臨場館資源不足的問題;轉入教室,場地面積狹小,加之室內滿布桌椅板凳,又該如何實施體育教學,還能繼續室內體育實踐課嗎?體育理論課?體育欣賞?棋牌游戲?學生自習?讓文化課教師接手?這些情況可能是不少體育教師都曾遇到過的一個現實問題。文化課教師、學生對此又有什么看法?了解各科教師及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認知態度,將有助于學校體育教學實施采取有效應對策略。為此,我們在部分文化課教師、體育教師和學生中進行了“室內體育課師生認知調查”,以期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室內體育教學尋求依據。現將調查結果與分析介紹如下。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在我校35名文化課教師、我校及外校20名體育教師、我校120名高二學生中展開調查。在查閱關于“室內體育課”及“室內體育實踐課”書籍和論文的基礎上編制調查問卷,對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并進行訪談;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討論
1.調查結果
調查共發放問卷175份,回收175份,回收率100%,均為有效問卷。表1~3分別顯示35名文化課教師、20名體育教師及120名學生對室外體育課不能組織時開展室內體育課的認知情況。
2.結果分析與討論
當面對因各種原因導致室外體育課不能如期開展時,是否將體育課轉入教室內進行,文化課教師、體育教師、學生持有不同態度。本調查結果顯示,文化課教師更期望學生能夠利用“這樣難得的機會”進行文化學習,其中37.1%的教師希望能繼續文化課教學,34.3%的希望學生自習,兩者比例高達71.4%,而同意體育教師繼續組織室內體育課的只占28.6%。與此同時,體育教師的態度也配合了文化課教師的想法,結果顯示75%的體育教師同意體育課改為文化學習,其中40%希望能上文化課教學,35%希望學生自習,僅有25%的教師愿意組織室內體育教學,教學內容則以體育欣賞為主,無人選擇開展室內體育實踐課。在文化課教師、體育教師希望學生繼續文化學習的同時,學生態度卻與之明顯對立,差異顯著。學生中只有41.7%的學生選擇文化學習,其中16.7%選擇上文化課,25.0%選擇上自習,而58.3%的學生選擇即使不能在室外上體育課,也愿意在教室內繼續體育學習,學習內容依次為體育欣賞(26.7%)、室內體育實踐課(18.4%)、室內體育游戲(10.0%)、室內體育理論課(4.2%)。
是什么原因導致師生對室內體育課開展存在如此大的差異?體育教師為何不愿上室內體育課,尤其是室內體育實踐課?若長此以往,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體育課缺課情況將是學校體育教育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國家大力推廣的學校體育“每天鍛煉1小時、體育大課間、陽光體育”等活動也必然成為空談。究其原因,我認為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首先,繁重的學業、升學壓力迫使文化課教師希望學生能有更多時間提高文化課學習成績,而各類因素導致不能組織室外體育課正好為此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即使不能自身來上課,也希望學生利用這個時間完成文化課作業與練習。
其次,若室外體育課不能開展,大多學校對如何繼續進行體育教學并無具體要求,因此,體育教師也無必須上課的擔憂,面對文化課教師所需的“難得空閑時間”也就順水推舟,拱手相讓。同時,常年周學時12~16學時的繁重室外教學任務使教師有時疲憊不堪,可以取消室外課,也是自我調整的“良好時機”;如果選擇室內體育教學,大多教師更愿通過體育理論課、體育欣賞、體育游戲完成教學任務,而無人選擇室內體育實踐課。分析原因,一是學期教學計劃和安排沒有預想室內體育課的組織與實施,對突如其來的室內授課沒有準備。二是在教室內組織體育實踐課,面臨教學場地狹小,教學器材缺乏的難題,如何將室外授課內容有效地轉移至室內并達到教學目的,需斟酌思考;同時,也擔心體育實踐的實施可能會影響周圍班級文化課而不好開展。三是部分教師自身缺乏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室內授課講授體育理論,講什么、如何講,沒有充分準備也無從下手。相對體育理論課、室內體育實踐教學而言,體育欣賞、體育游戲更好組織與實施。
最后,41.7%的學生選擇文化學習,可能是升學壓力導致其愿意投入更多時間進行文化課學習。但仍有58.3%的學生選擇愿意進行室內體育學習,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訴求是各科教師需關注的問題。如果我們能讓室內體育課開展的有聲有色,是否會有更多的學生選擇室內體育課呢?學生對室內體育課學習內容的選擇也顯示,生性好動的他們希望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讓身體走出繁重的理論學習,在體育運動中得以放松(選擇室內體育實踐課18.4%,室內體育游戲10.0%,兩類共計28.4%)。即便不能進行身體運動,通過觀看體育視頻進行體育欣賞,作為一種放松手段,對于緩解緊張的文化課學習,學生也是認可的。由此可見,組織開展室內體育課是學生所期望的,尤其室內體育實踐課。
綜上所述,在國家大力推進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背景下,在學生對體育活動參與需求和各科教師對室內體育課認知態度的矛盾中,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體育教育工作者應如何面對體育教學,如何通過有效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完成各階段體育學習任務,切實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是值得大家廣泛深思的問題。因此,作為一名有擔當的體育教育工作者,在抓好室外體育教學的同時,應加強室內體育課教學研究,尤其是室內體育實踐性教學研究,這是當前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青少年體質與健康水平的需要,同時也是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重要的、新的增長點。
三、幾點建議
1.建議學校在因各類原因不能開展室外體育教學時,對如何繼續組織與實施體育課應有明確要求,不能隨意取消體育課或改為他用。
2.體育教師應重視室內體育教學,尤其是室內體育實踐課教學,力求通過室內體育實踐課教學,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避免流于形式。教學中積極研究室內體育課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與方法,開發課程資源,研制教學器材,探索與室外體育實踐課的銜接,并通過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手段評判教學效果。
3.體育教師在制訂學期教學計劃時,每單元課程計劃書寫2~3節與教材配套的室內體育課教案,以備突如其來的室內課實施。同時,教師應積極提高自身體育理論水平,平時做好各類教學資源的搜集整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