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亮
摘 要:小學生在足球訓練或比賽中經常出現扎堆現象,具體表現為不能形成有序的陣型。我們把球員在比賽或訓練中通過密切配合而形成的有序陣型的意識叫作陣型意識。廣大體育工作者可以通過科學的技、戰術訓練,不斷增強學生的足球陣型意識,提高球隊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陣型意識;足球教育;技術;戰術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12-0062-03
足球運動是一項需要動腦思考的運動,是一項需要團體成員間密切配合的運動。一個水平高的球隊在比賽中突出的表現就是陣型有序、配合默契。這就要求球員在比賽和訓練中要有配合意識、角色意識、戰術意識和全局意識,這樣在比賽中才能形成陣型,充分發揮團體的力量來取得勝利。如何使學生在訓練或比賽中形成有序陣型,如何使團體的力量得到有效發揮,便是本文所解決的問題。
一、陣型意識的概念
球場如戰場,每個球員都是戰場中的一分子,他們有著不同的分工和角色。我們可以從足球比賽中發現,在每一時刻,根據一方的站位和球的位置,另一方總會出現一定的陣型排列。比如球在前方場區且是我方控球時,我方總體布局是向前移,為進攻陣型;球在后方場區且是對方控球時,我方隊員以防守為主,大部分隊員在后方場區,是防守陣型。無論是哪種陣型,總需要隊員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全隊球員都要有配合默契的意識,這種集體意識使每個隊員都自覺在自己的任務區范圍內行動,而正是這種意識形成了球場上的陣型,我們可以將這種配合默契的團體意識叫作陣型意識。陣形意識包括團體協作意識、戰術意識、合理的行動意識。
二、問題的出現
當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他們有了一定的控球能力,比如帶球穩定、傳球準確度高、過人流暢。但他們往往把足球運動看成是個人表演,如同在舞臺上的獨舞。雖然他們也知道這是一項團體運動,但在球場上的隨意性太強,其表現如下。
1.足場上的扎堆現象
一群球員去拼搶一個球,誰都無法控制球,哪個隊都看不出有控球優勢。很多只腳向那唯一的足球亂踢,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在里面。甚至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要把球踢向哪里,或者傳給誰。在一個狹小的區域內堆積很多人,雖然球被不停地踢到,但沒有一個正確的傳球意識。
2.行動的選擇缺乏合理性和全局性
比如只知帶球不知傳球。很多學生并不會意識到傳球給隊友是更好的選擇。運球時就想讓自己的控球時間更長一些,往往想靠自已的能力突破所有搶斷和攔截,達到最后攻門得分的目的。又如接到球后,不觀察整個場上隊員位置,直接一腳傳向前場,而不管傳球的價值和目的。往往不是球出界外就是被對方截斷。
3.位置和分工意識不強
比如有的隊員負責后衛,在比賽中卻在全場隨意跑動,一會兒跑到中場一會兒又跑到前場。而自己原本的位置卻空了,造成任務空缺失球。這是典型的角色任務意識不強造成的。
4.非控球隊員行動沒有目的
一些非控球隊員在場上不知所措,當己方控球時,既不會穿插策應,也不會配合助攻,甚至會出現己方多人同時搶球的笑話。還有的隊員在原地不動,好像比賽和自己毫不相干,這使大部分行動都沒有戰術目的性。
三、分析原因
(1)自我中心意識的存在,團體意識不強。仍把足球運動看成是個人技術展示,而沒有充分意識到足球是團體運動項目,要通過團體成員之間的密切配合才能贏得勝利。
(2)不會觀察。當拿到球后,眼睛只盯著球看,而頭一直低著,如此一來,他就不會掌握整個球場的情況,不會判斷出自己和隊員的位置關系,不會意識到和對方隊員的位置關系及攻守形式。不去觀察,就不會做出對己方進攻有價值的帶球及傳球動作。
(3)平時缺乏配合訓練。沒有經過配合訓練,沒有經過足球戰術訓練,自然就不會在比賽中配合默契,分工明確,自然就不會有陣型意識。要靠小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和訓練來實現這些目標,是不現實的,這是要通過老師的指導才能夠掌握的技術和戰術。
四、解決方法
當學生熟悉球性后,就從配合訓練入手,把訓練的重點放在隊員之間的團體協作上。訓練的成果之一就是能夠在比賽中出現陣型排列。在全場中的各個區域都有隊員分工把守,隊員之間在跑動和帶球中,有合理的距離。隊員會根據場上的情況而做出對己方進攻或控球有價值的動作,做出如帶球、突破、或傳球的判斷。隊員之間可以通過默契的配合達到戰術目標。可通過以下幾點來完成這個目標。
1.通過戰術配合訓練培養隊員的陣型意識
技術是構成戰術的基礎,戰術配合形成陣型,所以平時的戰術配合訓練可有效地形成陣型意識。在這個訓練中讓學生在每一個行動中都有戰術意義,隊員綜合的戰術行動形成了不斷變化的陣型,隊員又基于此刻的陣型做到合理的行動判斷。在不斷的戰術配合訓練中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從而減少失誤,達到勝利的目的。
而在戰術配合的訓練中又可以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提高技術的臨場應用能力。在小學生足球漸進性訓練過程當中,隊員們逐漸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術動作后,就需要把這些技術應用在一定的戰術情景中,讓學生知道這些技術動作的訓練意義。良好的技術使戰術形成現實,戰術的訓練磨合隊員的配合,這樣使學生置身于一個團體行動中,陣型便形成了,陣型意識便形成了。
陣型意識是為戰術配合服務的,而戰術配合的外在表現又可以直接反映出意識水平。如簡單的“二過一”配合訓練,也需要傳球隊員和插上隊員兩個人意識的融合,這種融合是隊員足球整體意識的反映,是由意志默契而實現的行動默契。在“二過一”配合訓練中同隊友之間根據對方球員的位置及跑動所形成的一個動態的陣型就是一個簡單的陣型。從而讓隊員在這種有著明確目的的技、戰術結合的訓練中,形成比賽中的陣型意識。
2.不同場區的技、戰術訓練中豐富陣型意識endprint
場區的不同,足球隊員間技術和戰術運用的方法也有差別,突破或防守的節奏感也有所不同,陣型變化的強度也有所不同。緊迫感的不同,造成陣型變化有快有慢,也使隊員在不同場區的陣型意識是不同的。學生通過不同場區的技術及戰術訓練,則可豐富學生的陣型意識,提高實戰能力。
要培養隊員在不同場區具備不同的陣型意識。一般情況下在后場防守區的隊員都是正對前方或側對前方的來球,并且在這個區域里由于離本方球門近,隊員的技術運用要以安全和簡練為主,防守時以正確的回撤路線和腳步移動進行占位和封堵,陣型呈后壓縮形態,移動和轉移節奏較快,變化速度快。進攻應以簡練的技術向前傳球,并以攻中有守的跑位去進行接應或扯動,陣型中各點則拉開,球員逐漸向前場推進,以穩推進為主,節奏變慢。
在中場則以側對來球居多,這個區域離本方球門和對方球門距離相當,在此場區中隊員應控制好整體攻守節奏,由于攻守轉換頻繁,對隊員的控球和緊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場區內,兩個半場的人數相當,隊員間較分散,陣型中前場、中場、后衛三分層較明顯,隊員需時刻注意球權的轉換和場區其他隊員的站位及陣型,據此決定自己的行動。
在進攻三區隊員多以背對或側背對方球門接球為主,當己方隊員大部分過了中線,陣型成綿密形,且變化較快。大禁區隊員密度大,陣型呈密集靠攏狀態。進攻方隊員占好位準備伺機射門。隊員跑動及轉移頻率較高,動作幅度大,射門力度大。在此區的戰術訓練中要讓隊員敢于拼搶、勇于射門,能嘗試性地運用各種接球轉身技術,啟發隊員創造性地進行有目的的各種無球跑動。
使隊員理解在某個特定區域中要用什么技術方法、什么節奏、什么戰術,只有這樣,才能豐富他們的陣型意識,在所有場區、任何情況下都能完成有價值的行動,成為全隊中有價值的一分子。
3.擁有堅強的意志和果斷出球的意識,陣型意識才有意義
球員在進攻時要主動出擊,在過人時要迅速果斷,要有快慢多變的節奏性、虛實相生的突然性、勢如破竹的攻擊性。在與同伴協同配合時,能單兵作戰去爭取戰機。在整場足球比賽中球員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必勝的信念,要意志堅定,行動迅速。無論對方強弱,都要勝不驕、敗不餒。在處于不利情況下要沉著冷靜,化壓力為動力,化被動為主動,時刻控制局勢,爭取比賽的主動權。在遇到危險時,應毫不畏懼而堅決行動。在遇到得分機會時,要果斷射門。同時,為達到勝利目的去克服困難,在疲勞情況下能堅持拼搶,在比分落后時全隊仍能團結奮戰、力爭克敵等,在此前提下建立起來的陣型意識才有意義。
4.通過理論的學習豐富足球和陣型知識
豐富的足球知識可以讓學生更有興趣了解足球運動、更容易理解教練的指導,從而在訓練和學習中能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同時有了豐富的足球知識,還能更好地了解自我,能在水平和能力上正確定位,并能對自己的發展做出規劃和設計。在場上比賽時,豐富的知識也能更好地武裝自己,能對對手的行為做出預判,對自己的行為做出理性的選擇,甚至指引和提示隊友更好地協作。使學生了解球場上的位置和所有的任務分工知識,不光知道自己的角色及任務,也要知道場上其他隊員的分工角色。知識就是在足球上戰勝對手的武器。自然,向學生講授足球陣型知識,可以更好地指導隊員的意識一致性,完美的配合是建立在行動默契上的,這種默契要以具備足球知識為前提。可見,陣型的展開和合理運用也是要以具備一定的足球陣型知識為前提的,如足球陣型的演變、每種陣型的特點、陣型的特殊打法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球場上協作順暢、行動如一。
5.陣型意識需要富有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對球員的技戰術行為影響很大。在足球比賽中,那種墨守成規、刻板教條的思維必然要束縛球員的手腳,現代足球運動員要求靈活多變,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根據全場情況決定自己行為的陣型意識實為一種創造性思維,沒有哪種陣型是完全一樣的。既然戰機轉瞬即逝,抓住戰機的前提是要發現戰機、預見戰機,而戰機就隱藏在陣型之中,這就需要創造性的思維方式才能發現。如球王貝利所說:“作為球星,最重要一點就是要有獨特的創造性。”
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球員是十分重要的,發展創造思維能力要求教師設計出與比賽接近的訓練模式。在訓練中不斷向球員灌輸用腦踢球的思維方式來完成技戰術行為,例如:在3對3、5對5的對抗練習中,教練員要充分給球員一個較廣闊的場地,在這個場地中讓球員充分表現和發揮想象,也可以隨時停止對抗,讓球員通過討論指出在運用過程中的合理行為和非合理的行為,并且逐步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向球員傳授足球知識,包括技戰術、心理、生理、裁判規則等方面的知識,從而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真正具有實戰性。
五、培養陣型意識的社會化影響
足球教育首先是教育,足球訓練不只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好途徑。當代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很多學生因家族教育的原因而自高自大,較任性、自私,這將嚴重阻礙學生的終身發展。學校教育理應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通過足球訓練,陣型意識的形成使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明顯意識到集體力量的強大和個人力量的相對渺小,從而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很好地融入到集體中。從集體活動中了解自我,理性自我定位,能在活動中體諒別人,做事能考慮別人的感覺,禮貌待人,和其他同學愉快相處,在足球訓練這樣的開放環境中效果更加明顯。因此,足球訓練可以明顯加快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參考文獻:
[1]楊德敏,萬美榮,丁敏.論運動訓練中足球技戰術意識的培養[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12).
[2]郭惠先,羅偉坤.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戰術能力及訓練的探討[J].體育世界,2010(11).
[3]張留印.論足球陣型的演變和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2(6):25-27
[4]張旭嘉,龔波,劉雪麗.足球比賽陣型4231的時空觀分析[J].內江科技,2012(6).
[5]張岳.淺談對足球比賽中陣型的本體價值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