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很多人認為,學生通過“多讀”、“多寫”就自然學會了英語的讀和寫。這話固然沒有錯,但它掩蓋了語言學習的復雜過程,語言是交際工具,分為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寫作屬于書面語言。寫作是語言學習這的思想流露,是流淌在紙上的話語。寫作既要符合句法的要求,又受段落層次和篇章結構的限制。對英語為非母語國家的學生來說,寫作確有一定難度,它需要培養英語的思維方式,需要反復練筆,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
1.從教師層面來說。寫作是一種產出性的技能,這個經常被教師忽視。在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平時的英語寫作教學也只是為考試而準備的,甚至還有一部分老師以題海的方式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英語寫作任務,學生每天忙于應付大量的寫作任務,無暇培養英語寫作興趣,從而導致對英語的寫作失去興趣,放棄英語的寫作。
2.從學生層面來說。農村初中的學生平時不重視英語寫作,一旦開始英語寫作就是中式英語,沒有英語思維的感覺,寫作就是記流水賬,缺少個人觀點與情感的表達。還有其它一些因為基礎不扎實導致的錯誤,例如錯別字、近義詞混淆、詞性用錯;詞組、句型使用不正確,缺乏重點句型的使用;時態、語態、人稱把握不正確(審題不正確);格式、大小寫、標點不規范等。
二、利用Task范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教師不斷地在教法上以及學生的學法指導上下功夫。結果教學法聚焦在寫作的結果上,強調寫出的文章沒有錯誤并且連貫;過程教學法聚焦在寫作的過程中,認為學生不可能寫出完美的文章,只有通過不斷地修改才能接近完美。事實上,在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目標是寫出沒有錯誤并且連貫的文章,這是學生寫作過程的導航燈,對于還不能熟練駕馭寫作過程的學生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老師和學生都必須明白這樣的寫作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文章需要不斷地修改,而反復修改又正是過程教學法所強調的思想。正如David Nunan(2001:274)的觀點:我們的寫作既需要結果教學法,也需要過程教學法。
1.通過Task范文的學習,理解不同體裁的特點。文章都有一定的體裁。不同的交際目的產生不同的篇章,形成不同的體裁,在篇章結構和語法形式上產生一定的特色。比如,說明文和故事由于交際目的的不同而形成完全不同的體裁。體裁能夠告訴學生:①這樣一類文章有些什么方面的內容;② 這些內容一般如何組織起來;③這樣一類文章有些什么語言特點。比如,新聞報道是一種常見的體裁,內容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時間等,內容組織比較特別:第一段非常簡潔,包括報道的核心內容,越往后內容越詳細但重要性越弱。
2.通過Task范文的學習,巧妙構思布局。對于中國學生而言,雖然他們很早就學會了按“三段式”來組織文章,但是Task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視。一方面,中文的魚片模式和英語的語篇模式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漢語的主題往往不直接點出,需要有一個所謂的鋪墊,而英語文章的主題往往更加直截了當。另一方面,具體的范文遠比一些抽象的分類具有更大的操作意義上的指導作用。
在Task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范文不是直接模仿甚至是剽竊的對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范文的結構和語言方面進行一些討論,并回到這樣兩個問題:這篇文章結構和語言如何為文章的交際目的服務?還有那些別的可能結構和語言上的變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利用范文的指導作用而不是又受范文的限制,才有可能避免全班學生千篇一律的現象。
3.通過Task范文的學習,建立語篇連貫性。連貫是篇章的主要特征,使用各種語篇銜接手段是建立語篇連貫的主要途徑。英語中的銜接手段相當豐富,熟悉這些銜接手段會使我們的文章連貫性更好,而范文是說明語篇銜接手段如何使用的最好語境。由于受詞匯量的限制,有些學生在寫作中懂得避免使用不熟悉的詞語,而這些學生的作文往往會出現連接語使用不夠的現象,造成文章的邏輯跳躍性很大,理解比較費勁。可能由于教師對連貫性的重視,還有一部分學生主觀上想盡量多用連接語,以加強句子之間的銜接,但結果是連接詞過分堆積,不僅不能增強任何語義方面的銜接力,反而增加冗余信息。
不管是銜接手段的使用不足,還是連接語的錯誤使用或過分堆積,都會影響語篇的理解。因此,學生至少需要掌握這么幾種邏輯關系的連接語:
表并列或遞進:and, both…and, neither…nor, not only…but also, as well as, besides, whats more, also;
表選擇:or, either…or;
表轉折或讓步:but, although, though, yet, however, nomatter…, after all;
表對比:like, unlike, while;
表舉例:for example, such as…, take …for example, in myopinion;
表強調:in fact, of course, first of all, Whats worse;
表時間順序:when, after, before, as soon as, then, later, next, at last, first,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 at the same time;
表因果關系:because, since, as, for, for this reason, because ofthis, therefore, so, so…that…;
發表結論:in a word, in short, to tell the truth, It showsthat…, Its said that, as everybodyknows;
表比較和對照:just as, in the same way, instead;
表空間:on ones right/ left, on top of, infront of, close/next to, opposite, between…and…等。
三、寫作后評價
鼓勵學生對他們自己的作文進行校對并且檢查準確性,是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方面。那么教師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呢?
教師要培養學生自己校對的技能,這樣他們才能盡其所能地糾正自己的錯誤。教師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幫助學生做到這一點:
①用符號來表示錯誤的類型,如“^”表示遺漏了單詞,“sp”表示拼寫有問題。
②如果符號太長了,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在每個錯誤下劃線,讓學生在沒有符號形式的提醒下自己修改。
③給學生一張常見錯誤的列表,如:第三人種單數中的“s”;形容詞的位置;動詞的規則、不規則過去式形式;much和many的用法等。
④交作業之前自己校對、修改,這樣教師讀到的就是學生的第二稿或者第三稿。要讓學生指出他們修改過的地方。
⑤讓學生交換作業,用教師同意的修改符號幫助對方進行校對和修改。另外,學生寫作時需要讀者。教師不是他們唯一的讀者,這一點也很重要。學生可以互相閱讀對方的作業來獲得樂趣。學生如果不僅僅是為教師一個人寫作,將更能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任務,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注重平時的訓練積累與正確評價,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英語寫作習慣,不僅語言無誤,更重要的是內容充實,文體得當,拓展有序,使學生會寫、樂寫、善寫,最終達到英語作為語言交際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