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未覺??
摘要: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對我們的教育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英語課堂,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產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讓課堂充滿了生機。本文旨在闡釋信息技術對小學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從課堂語境,信息擴充,家?;?,創新培養四個角度分析,幫助讀者感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啟發讀者更進一步的思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促進
作為我國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英語,無論是在學術研究方面,還是實際應用上都有著很深的價值。小學英語作為今后發展的起跑線,更是顯得尤其的重要,但是以往的教學方式往往枯燥單調,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導致一蹶不振。
信息技術使得我們的英語課堂擺脫了沉悶的照本宣科,更加地貼合了新課標。小學的英語課堂需要活潑的上課氣氛與有趣的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操練,得益于信息技術的普及,我們的小學英語也朝著更為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著。
筆者根據幾年從教的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將信息技術對小學英語的促進作用做了如下的總結:
一、 營造語境,創設氛圍
以往的英語課堂,在多媒體信息技術普及之前,主要依靠老師的講授為主。英語這門課的特點便是需要強調記憶,照本宣科的講授很容易使得學生感到枯燥。
每個孩子接受英語的能力是不同的,但是毫無疑問,在小學階段,孩子們處在學習外語的黃金階段,語言學上的關鍵期假設正好能證明這一觀點:在一個人的生命周期中存在一個黃金時段,這個時間段里外部對其語言方面刺激全面超過人生其他的年齡段。在這個黃金時期,人學習語言是通過全腦學習的,而發育完全的大腦只能用左腦進行。大約11至19歲左右,因人而異,大腦側化停止,大腦發育成熟。因此,語言學習的黃金年齡段,便是在大腦側化完成之前,這便是所謂的“關鍵期假設”。
如何把握住這個小學階段這個黃金時期,激活孩子對英語的語感,便顯得尤其重要了。曾近的教學方式,對那些對語言不敏感的孩子而言,是不公平的,因為他的學習興趣沒有被激活,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來幫助他們操練,使得他們沒能在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產生相應的語感,對今后的英語學習,也很難提起興趣。
得益于信息技術的普及,現在,老師們能夠制作精美的課件,下載原聲的影音,來幫助營造相關的語境。教師也要調整教學策略,擺脫單方面說教的舊教法,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的環境進行語言探索與操練。優美的影片,動聽的音樂,借助于興趣,并在語言環境的外界刺激下,現在孩子們的英語掌握程度也遠超曾經,這正是信息技術所帶來的裨益。信息技術,將課堂真正地還給了學生。
二、 擴充知識,拓展視野
過去,教師受制于硬件,只能依靠板書來書寫知識要點,不僅單調,還費時。如今依靠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能夠在課件上很輕易地展現知識要點,并輔之以相應的圖片或影視信息,幫助學生全方位理解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識的擴充不僅僅只局限于課本內的。與之相對應的,如今的英語課本只是充當著部分知識載體與話題提供者的角色,學生能夠接觸的信息遠遠超過了課本所承載的內容。大部分孩子在接觸到課本內容時的反應都是似曾相識,可見,信息技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們。
不僅僅是學生,英語老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拓寬自己的視野,進一步學習最新的教法與教學理論,獲取學科知識與最新的英語研究成果,觀看原聲的英語新聞,幫助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通過網絡平臺的繼續教育還能幫助老師節省舟車勞頓的時間,同時網上平臺還能幫助教師進行自我檢測,及時反思,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學習任務。
可見,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信息技術都能讓信息充滿我們身邊,豐富我們的視野。
三、 立足校園,走出校園
眾所周知,英語學習的主要場所還是依賴于校園。但是不少家長不希望孩子落后于他人,希望孩子在家中也能進一步提升英語水平。校外的英語學習一直是困擾著教師與家長的一個難題。而校外的英語教學,充滿了變數,無法讓家長與老師們放心。
網上英語平臺借助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教學資源在網絡上共享,系統地將英語知識,練習,語音與影視資料進行歸納,讓孩子自行探索。網上英語平臺的評測系統能夠及時地將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匯總,老師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孩子們自行學習的進度。
不得不感嘆如今科技的強大:現在的網絡平臺,還有對孩子的朗讀進行判斷的系統,能夠根據孩子朗讀的程度進行評分,盡管評分的準確度還有待提升,但是這個系統給出的一個信息便是,現在在家中,利用信息技術,孩子便能夠自行進行英語的操練了。即便不會英語的家長,也可以輕松地依靠英語學習軟件,學習機等設備進行英語啟發式學習。不少孩子過早地接觸了電子設備等產品,盡管家長老師都擔心孩子是否會沉迷于高科技中無法自拔,但是也不可否認,其中不少英語的含義孩子會隨著好奇心自行探索,得到答案。
四、 創新實踐,增強自信
信息技術讓身邊的一切都擁有可能性。我們在不斷地目睹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教育事業也在信息技術的促進下,脫胎換骨。小學英語教育不僅擺脫了沉悶的課堂,讓孩子們真正地學有所用,也培養了孩子們的創新意識。精美的教學設計與拓寬的知識,不僅僅能讓孩子掌握課本所要求的知識,也能讓孩子們進行適當的創新。不管成功與否,信息技術帶來的教學變化都讓孩子們能夠以更理智健全的心態面對新生事物,能夠加以創新為自己所用。
英語是一門需要開口說的課程,許多孩子不愿意張嘴說,導致語音部分掌握不完善。有的畏懼于老師的批評,有的可能擔心同學的嘲笑,這些成為了英語學習的絆腳石。但是孩子們在信息技術營造的開放式教學環境中,會愿意開口說,樂于去與同學們交流。無形之間孩子樹立了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便能夠用更健康的心態去面對今后的挫折。
信息技術的確給我們的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作為教師,我們依然要磨練自己的教學技術,不能對技術產生依賴。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不能被設備喧賓奪主。學生要做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這才是新課標所期待的課堂。我們師生彼此都要乘風破浪,勇攀時代的高峰。
參考文獻:
[1]王娜.中國遠程教育發展中技術因素影響的考察與分析[D].河南師范大學,2007.
[2]百度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EB/OL].
作者簡介:
沈未覺,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城北高科園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