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亮??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提高,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我國的教育行業中,互聯網也逐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網絡的視域下,中小學教師的培訓一直是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如何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效率和質量,為我國中小學提供充足的教師儲備人才,成為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重點。因此,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和內容,優化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激勵機制,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和網絡資源,進而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效率。本文主要針對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教師培訓中遇到的難點困境以及解決策略和措施,并對其積極作用進行簡要闡述,進而為網絡視域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提供參考性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網絡;中小學教師培訓;問題與策略
一、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教育行業對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加強對中小學的教師培訓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網絡視域下中小學的教師培訓存在著培訓體系、內容、方式以及規劃的問題,進而對教師的培訓產生不良的影響。其中,培訓組織與培訓內容安排不當是其中的重要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通過利用互聯網大量資源以及無時間地點限制的優勢,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時間以及地點進行靈活的安排,進而為中小學的教師培訓提供便捷的條件,從而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水平,提高教師的教學水準,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而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我國中小學提供高素質的教師人才儲備,突破以往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困境和難點,推動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在以往的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研究中,主要是對培訓本身以及培訓內容等進行研究,但是在理論以及實踐等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且理論研究過多,實踐研究較少,且缺少結合現下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進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本文對中小學的教師培訓,是基于網絡的發展對中小學教師培訓進行研究,同時重視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研究,并且針對現今中小學的發展方向,進而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
二、 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問題
(一) 培訓內容存在問題
培訓內容存在問題,是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難點和困境。在以往的教師培訓中,由于傳統的培訓理念的限制,使得在進行中小學的教師培訓中,對于培訓的內容沒有明確的指示和指導,進而在進行培訓中出現培訓效果不明顯的情況。在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培訓的理論沒有與實際進行結合。在中小學的教師培訓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培訓人員在進行培訓時,只是通過讓教師對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進行觀看和講解。雖然現在網絡中教學方式多樣,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實踐與之結合,就會使教師的培訓沉入谷底,沒有發揮最大的效果。
第二,培訓的內容沒有深度。在對教師進行網絡視域下的培訓時,培訓內容過淺使得教師在進行培訓時無法集中注意力,缺少對培訓的積極性,進而影響教師培訓的效果。此外,在進行網絡視域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時,培訓內容脫離實際,過于學術化和書面化也是其中的問題。
(二) 培訓體系不夠完善
培訓體系不夠完善是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時所遇到的困境。在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時,培訓體系為中小學教師培訓提供前提條件。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教育部門的培訓體系不夠健全和完善,會影響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在培訓體系中,評價考核制度不夠優化是其中的重要問題。在培訓體系中,考核評價體系過于片面化,沒有參照教師的培訓理論學習、實踐應用以及教師之間的評價進行考核,使得在對教師進行評價不夠全面,進而影響對教師的考核,降低教師的積極性。此外,激勵機制不夠完善也是其中的問題。在培訓體制中,激勵機制還存在著以往的落后理念,認為激勵機制在教師的培訓中所起的作用較小,進而對于激勵機制的關注不多。是以,使得在對教師進行培訓時,教師的積極性降低,進而使得網絡視域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面臨困境。
(三) 培訓方式不夠完整
培訓方式落后不適合現代網絡環境下的中下學教師培訓也是現今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面臨的困境。在中小學的教師培訓中,傳統的培訓方式主要以培訓員教授講解,教師聽的方式進行。此外,在網絡視域下,其培訓方式落后,不適應現代網絡環境。在網絡視域下進行培訓,單一的培訓方式和多樣的動態培訓方式沒有完全結合,使得培訓效果不夠突出。例如,在進行培訓中,一些只注重對教師進行知識性的培訓,缺少讓教師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的環節和過程,進而使得教師在進行過培訓之后無法進行反饋。同時,也有一些只注重讓教師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卻缺少對教師進行基礎性的知識傳授。此外,教師利用網絡進行遠程培訓的方式無法與培訓人員的知識傳授和教師之間交流溝通進行優化結合,也是其中存在的主要難點。
(四) 培訓規劃存在問題
教育行政部門的培訓規劃存在問題是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中遇到的難點和困境。在傳統的教師培訓中,一般在網絡環境下,由于對網絡培訓的時間以及地點沒有限制,進而在安排教師進行培訓方面存在困難。在進行對教師的網絡培訓時,教師和培訓人員之間的管轄使得培訓規劃困難。在中小學教師培訓過程中,無論是培訓組織者、管理者還是培訓對象都未真正重視培訓對象之間與培訓者之間的分工與協同,孤立培訓對象與培訓者之間的分工與協同無疑會阻礙培訓信息的傳遞、培訓內容的交流與分享甚至是培訓成果的評價與檢驗。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對于培訓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對于提高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 網絡視域下解決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對策
(一) 網絡下教師培訓體系完善
網絡視域下教師培訓體系的完善,教師評價考核制度的多元化,都對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水平有所幫助。在以往的傳統教師培訓體系中,其對培訓效果的考核制度一般是按照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考核。但是傳統的考核制度過于單一,缺少培訓人員對其的評價以及教師之間的評價,進而在進行對教師培訓的考核時出現單一,缺乏對教師進行完善的考核,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難以提高。但是,在網絡中小學教師培訓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進而促進培訓質量的提高。在進行對教師的考核和評價中,傳統的培訓考核制度不適應先進網絡視域下的教師培訓的考核。因此,網絡視域下的教師考核是通過將教師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結合進行考核。在網絡視域下,考核人員通過將教師在培訓中的學習以在網絡中培訓相結合,進而形成最終對教師的培訓。此外,教育部門會組織審核小組對教師的培訓結果進行審核。對教師培訓的審核也有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進行教師培訓的審核時,不僅對教師的上課情況進行記錄,也對教師在實踐中的情況進行了解,同時讓教師進行現場教學實踐,更具教師的現場教學情況,進而檢驗其培訓效果。之后根據培訓人員對教師培訓的評價結合教師之間的評價,進而得出全面的教師審核標準。因此,網絡視域下的多元教師培訓體系,對解決傳統教師培訓考核單一的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endprint
(二) 中小學教師培訓內容深入
利用網絡加深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內容,對解決中小學教師在培訓時遇到的難點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傳統教師培訓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培訓內容過于單一,只是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基礎的理論知識培訓,沒有將教師培訓的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同時脫離實踐,加之沒有廣度和深度,使得教師培訓效果不佳,進而影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但是,在網絡的優勢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內容不斷深入。
第一,理論傳授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在網絡的環境下,培訓人員對教師進行網絡培訓,卻缺少實踐性能。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培訓人員通過網絡讓教師觀看視頻進行理論學習之后,進行現場模擬,進而找出教師培訓中的不足和問題,并且及時解決。例如,教師可以在家中利用網絡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學風格的視頻進行學習,進而在網絡的環境下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第二,教師培訓內容得到延伸和拓展。在傳統的教師培訓中,培訓內容長時間換湯不換藥的方法,使得教師培訓效果一直不佳。因此,在網絡的視域下,培訓人員利用互聯網技術,根據當地中小學教育發展狀況、社會經濟以及教育觀念,不斷對教師培訓內容進行改變和革新,進而適應當地教育的發展。例如,在網絡視域下,培訓人員通過網路進行教學培訓內容的搜集,可以借鑒國外的教學內容,進而不斷豐富其教學內容。因此,網絡視域下教學內容的深入和拓展也是傳統教師培訓所不能相比的。
(三) 教師培訓的組織性
網絡視域下,對教師培訓具有組織性,教師培訓制度化,是網絡視域化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優勢。在以往的傳統教師培訓中,由于教師的時間地點不同,對動員教師進行培訓存在難度。有時候,教師的培訓安排已做好準備,但是由于某些教師的自身原因不能參與教師培訓,進而影響教師培訓的安排和效果。但是網絡視域下,沒有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靈活性較大。因此,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構建了以中小學教師職前培訓、骨干培訓以及職后培訓的培訓組織,根據教師的類型進行集中培訓。由于各個中小學教師的職業水平不同,進而根據教師的入職時間和教學經驗對其進行培訓。這樣的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以往不同水準教師一起培訓的問題,進而極大地提高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構建了以省市縣區等為主的中小學教師培訓組織。明確教師培訓的級別和深度。在我國的不同省市中,教師的教學速度和質量存在差異。因此,在網絡視域下,加強教師以省市縣的方式進行劃分培訓,進而提高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水平。因此,通過對教師進行組織性培訓,不斷明確培訓目的和內容,是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優勢。
(四) 健全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協調機制
完善的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協調機制,對于提高教師的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進行中小學教師培訓時,協調機制在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單一和落后的協調機制對現今中小學的教師培訓起到阻礙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師培訓協調機制中,其單一的協調機制使得教師培訓的效果無法進行反饋,進而影響對以后教師培訓內容安排。因此,網絡視域下建立和完善了協調機制。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構建了培訓內容的雙向協調機制。通過即借助網絡環境,不僅具有從上到下的傳遞機制,同時也具有從下到上的傳遞機制。通過對培訓內容動態變化的了解,進而不斷提高教師培訓的質量。同時提高協調機制的信息化水平。通過將協調機制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其分析和整理,必要時借助大數據的手段,對教師培訓的內容、形式以及效果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為以后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提供資料。此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進一步完善了教師培訓的激勵機制。在網絡視域下,針對教師培訓內容和方式的變化,將教師借助網絡進行的培訓以及教師教學的反饋呈現到網絡中加入到教師的激勵機制中,完善激勵機制。因此,完善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協調機制,進而突破網絡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困境。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的教育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引入和滲透,對我國中小學的教師培訓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傳統培訓理念以及培訓方式的不健全,使得在網絡視域下我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效果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其中,在網絡視域下,我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主要存在著培訓內容存在問題,培訓體系不夠完善,培訓方式不夠完整以及培訓規劃存在漏洞。因此,這對這樣的培訓難點和困境,通過創新網絡視域下教師培訓體系和內容,優化培訓方式,提高對教師培訓的組織性,進而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效果和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于聰.網絡化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困境與突破[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11):16-20.
[2]吳樂成.探析縣城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8):00188.
[3]王莉.教師教育共生性合作:動力機制、困境、對策[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3):5-9.
[4]吳秀娟.小學教師培訓現狀的問題與對策[J].亞太教育,2015,(3):101.
[5]施彩芬.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培訓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4(3):13-14.
[6]魏非,肖立志.教師遠程培訓中的學習評價設計:現狀問題、內涵意義及優化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6,(11):94-99.
作者簡介:
李大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