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進??
摘要:微課簡潔、高效、新穎,針對某一知識點,或者教學主題,以微視頻形式進行授課,有利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針對性,提升教學效果。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中職物理教學中,微課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本文簡要探討了中職物理教學中微課的價值和運用。
關鍵詞:中職物理教學;微課;價值;運用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一種微縮型的課程——微課悄然興起,微課通常不超過十分鐘,教師將教學重點、難點、易錯點濃縮,制作成微課程,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點增強理解和記憶。因此,將微課應用于中職物理教學中,可以使物理知識變得更加形象,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認識,提高教學效率。
一、 中職物理教學中微課的價值
1. 微課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有很大的幫助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習能力比較弱,在初中階段學習能力就比較差,進入中職學校,學習情緒則更加放松,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給予有效的引導,就很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外,中職學生相對于高職學校以及大專院校的學生年齡較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比較差,學習時間過久,就會注意力不集中,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同時,物理課程內容呆板、難學,知識點連接性比較強,如果教學內容缺乏新鮮感,學生在課堂上不注意聽講,就會影響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由于學生的文化基礎不同,教學無法做到齊步走,一些學生課堂注意聽講,教師稍加點化,就能夠理解物理知識,而一些學生反復練習依舊體會不到物理知識的真諦。教師如果能將微課應用于物理教學中,通過微視頻,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自主的學習能力。
2. 微課對于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比較有限,中職物理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知識,學生只能利用課余時間內化知識。微課簡潔、高效、新穎,教師將教學重點、難點、易錯點濃縮,制作成微課程,學生可以利用微課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遇到比較難的知識點,也可以利用微課去仔細分析,體會其中的道理。知識傳授過程可以在學生自學時間完成,而上課時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課堂教學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習也變得靈活、主動,教學模式得到了有效的創新。制成的微課可以反復使用,物理教學有一些實驗課,將實驗課做成微課,可以彌補課堂時間的有限性,通過反復討論、實踐、示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我做“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實驗,雖然演示實驗比較規范,在課堂教學中也再三強調操作要點,但由于教室空間較大,一些學生無法清楚地觀察實驗的關鍵性步驟,學生自己練習時就會很茫然。如果將這堂課程以微課的形式來完成,從不同角度錄下演示的操作過程,通過循環播放微課,不僅可以彌補演示實驗的暫時性,還有利于學生清楚地看到實驗全景,內容短小精悍、畫面清晰的微課,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 中職物理教學中微課的運用
1. 運用微課內容要精練,知識呈現密度不能太高
中職物理教學應用微課,內容要精練,一定要注意選題,選題不能太大,要恰到好處,知識呈現密度不能太高,以便于學生能夠徹底弄懂一個個知識點。微課制作不需要太多內容,在制作微課時,主要是把一節課的核心內容列入其中,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微課制作還要注意教學內容能夠一下子吸引學生的視線,才更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如講解“萬用表檢測色環電阻實驗”時,我先將色環電阻阻值的識別、萬用表的表盤刻度線分布、機械調零、量程選擇、歐姆調零、測量方法及測量讀數等實驗步驟進行系統的講解和操作演示,并將其錄制成微課讓學生反復觀看,使學生掌握了色環電阻阻值的識別和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正確使用方法。又如在教學“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互換”時,為學生播放了一段經過后期制作的蹦極微視頻,彈性繩索隨著人快速下落的速度變長,繩索由于彈性作用,重力加速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種極具刺激的微視頻,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起了學生繼續探索的欲望。
2. 微課制作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
制作微課,物理教師一定要注意站在學生的立場,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中職物理教學中,微課的運用要注意新穎、有趣、有感染力,由于微課時間都比較短,利用微視頻引入課題一定要快速,可以設置疑問、引入懸念,也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以及生活現象引入微課內容,無論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注意快速切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才能真正服務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一節成功的微課,內容要簡明扼要,切中主題,體現完整性;語言精練,重點突出,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要注重小結,在反思中不斷改進。物理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微課內容,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微課內容,反復觀看細思慢品。在微課選題上,要目標清晰,在設計上,要重點把握知識點的講解方法,制作和使用微課,教師要充分研究學情,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更易于重點突出,促進學生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 微課借助手機微信平臺,促進學生的課外學習
教師把每個物理知識點濃縮在一節微課中,有利于系統地保存,充分利用中職學生人人均有手機的有利條件,建立班級微信群,將事先錄制的微課程放在班級微信平臺上,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微信平臺先進行課前預習,了解本節的學習內容和重點、難點;課后再通過班級微信群讓學生復習,反復觀看直到吃透教學重點和難點。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活學生手中的手機,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從生活中發現物理現象拍攝成一段視頻,小組討論這是什么物理現象。并讓他們對拍攝的視頻做適當的后期制作,最后在課堂上由小組長展示視頻并講解其物理現象。最后教師給予評價,列入期末總成績。學與練,學生才能把知識內化,真正地理解掌握,達到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程志翔,薛曉琴.基于微課的中職物理探究性實驗有效教學的研究[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07).
[2]周宇杰,丁穎.淺談微課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6(08).
[3]陳真.物理教育中應用微課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經濟市場,2014(10).
[4]王俠.微課運用于物理教學的優越性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5(11).
作者簡介:黃文進,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工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