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摘要:《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是一部以克隆人為題材的科幻小說,作者石黑一雄給20世紀90年代末的英國虛構了一個生物醫學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一切疾病均能通過更換器官得到治愈的社會。小說以克隆人自述的口吻講述了克隆人復雜的身份問題,沉思克隆人身份危機,以及邪惡的社會文化機制所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殘暴,通過刻畫克隆人面對人性的貪婪及自身必然死亡的結局時仍然保持著的人性光輝,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本文試圖從“人的本質”這一概念界定克隆人的主體地位,認為克隆人的“人的身份”決定了他們擁有與人類平等的權利。此外,從技術倫理學的視角,運用生物倫理的四原則,證明了克隆人應享有的權利。本文認為,克隆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會人,他們理應享受人所應擁有的生存權、發展權以及不受他人傷害的權利。
關鍵詞:身份危機;生物倫理四原則;身份追尋
1997年,克隆羊“多莉”誕生的消息瞬間震驚全球,意味著人類自此便可以利用科學技術及動物細胞創造出許多完全相同的生命,也引發了科學界對克隆人及克隆技術的一系列倫理思考:克隆是否合法?克隆人應當被界定為何種身份?克隆人體內是否有靈魂存在?2005年,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一書一經出版便引起轟動,獲得了當年的布克文學獎提名。這部小說圍繞克隆人身份問題,通過講述露絲(Ruth)、湯米(Tommy)和凱茜(Kathy)等克隆人的成長經歷以及三人之間的友情、愛情故事,揭露了由泛濫的生物科技和邪惡的社會文化機制所帶來的身份危機。
一、克隆人合法性探討
克隆羊多莉的研究成功,標志著人類在哺乳動物界克隆技術的進一步成功,也意味著,人類在這基礎上會有更多、更大的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社會的進步,社會會出現更多的問題。據統計,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歐盟委員會和俄羅斯等各國法律都有禁止克隆人的實驗研究,《聯合國關于人的克隆宣言》也已經明確規定禁止克隆人,但是這并不代表克隆人不會出現,人們對此的擔憂從未停止。
我國曾在2002年2月聯合國舉行的關于擬定《反對生殖性克隆人國際公約》會議上表明立場:反對克隆人不贊成、不允許、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克隆人實驗,但主張對治療性和生殖性克隆加以區別。目前為止,我國并沒有規定克隆人屬于違法行為,根據法無明文即自由的原則,目前在我國克隆人是合法的。
二、克隆人的身份與權利界定
我們所了解的人是什么呢?恩斯特·卡西爾說:“所有這些文化形式(指語言、神話、藝術、宗教等)都是符號形式。因此,我們應當把人定義為符號的動物(animal symbolieum)來取代把人定義為理性的動物?!卑乩瓐D說:“人是一個理性問題能給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p>
一般意義上的人是指通過有性生殖的方式而產生的獨立的個體,而克隆是通過無性生殖的方法,創造出具有與自然界中的人類一樣的思想、行為,并且能夠自我思考、生活的個體。雖然克隆人并非通過正常的生殖方式而產生,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法律和道德問題,但是在生理機能、智力、行為方面是與普通人類無異的,因此,本文認為克隆人就是人,是具有與普通人不一樣的胚胎方式的特殊的人,應當享有刑法所保護的人身權利,保護其人身安全、人格受到尊重以及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也應當享有生存和發展的權利。如果克隆人的各項權利不能得到保護,那么克隆人就有可能侵犯其他人的權利,造成嚴重后果。
三、克隆人的身份追尋
在《別讓我走》中,石黑一雄刻畫了凱茜、湯米和露絲三人不同的身份追尋態度。少了黑爾舍姆的庇護,克隆人對自身身份謎團充滿疑惑,也對命運安排感到惶恐不安。他們無法確認自己的生存意義,渴望從身邊找尋答案。
來到村舍不久,露絲便沿著蘇西(Soucy)和格雷格(Greigg)的腳步,學著模仿電視里的行為,與周圍的人保持一定的生活步調,以此找尋身份認同感,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安慰。而凱茜認為自己性欲強烈,便開始瀏覽色情雜志,渴望找到自己的原型。湯米則一直堅持繪畫,堅信繪畫作品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他相信作品里靈魂的存在,并關心愛護他們。實際上,湯米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注入了許多情感,對自己繪畫作品和畫中主角的關心也真實反映了他對自身身份危機的恐懼。
在得知諾??顺霈F了露絲的疑似原型之后,眾人約定一起去揭開謎題,踏上了諾??酥?。雖說結果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但這一趟旅程卻讓他們或多或少明白了些事情:他們可能是由社會各階層的人克隆而來,可能是酒鬼、騙子,而遠不是想象中那些坐在辦公室里怡然自得的高級白領。
離開村舍后,他們各自踏上了捐贈之旅,而凱茜則成為了一名護工。再次相見時,露絲已接近生命尾聲,來到凱茜工作的醫院接受治療。她自知命不久矣,將自己聽到的推遲捐贈的方法告訴湯米和凱茜,若他們能證明深愛對方,兩人便可以申請推遲器官捐贈。湯米帶上自己的繪畫作品找到夫人,但卻被告知推遲捐贈只是謠傳,繪畫作品是為了檢測克隆人體內是否有靈魂的存在,而他們并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捐贈便是他們的生命歸宿。
在得知真相之后,露絲接受了最后一次器官捐贈,結束了自己短暫而無奈的一生。湯米在返程途中拼命嘶吼,向這不可逆轉的命運和不公的世道宣泄著自己的不滿,而凱茜也結束了護工生涯,遞交了器官捐贈申請,等待著第一次捐贈的到來。
在《別讓我走》中,所有的克隆人都接受了自己器官捐贈的使命,盡管他們曾經抗爭過,但結果仍未改變,沒有人聽到他們的心聲,更沒有人理會他們的訴求。
四、對待克隆人的不同態度
盡管從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克隆人都是自然人和社會人的一部分,應當被賦予生存權和發展權,但大多數自然人卻將克隆人視為器官捐獻者,不會給予他們平等對待。雖然在黑爾舍姆里,監護人們想要為克隆人建立一個庇護家園,但他們也從未放棄榨取克隆人一切可利用價值以延長自己生命的“福利”。隨著黑爾舍姆的關閉,自然人帶給克隆人最后的一絲溫情也隨之消失。以露西老師為代表的一類人是真正關心克隆人生存情況的,他們保護克隆人的利益,將克隆人放在與自己同等的地位之上。但是,他們卻沒有能力改變克隆人的悲劇命運。
五、生物倫理四原則
技術倫理主要指對在技術實踐階段可能出現的倫理道德問題的思考,具體來說,技術倫理學包含了技術設計、測驗、生產和應用階段出現的倫理問題。在技術與社會關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技術倫理學,既面臨著許多現實性問題,又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社會影響。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技術倫理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深化技術倫理學研究是時代趨勢。技術倫理學作為連接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橋梁學科,將二者之間的關系視為主要研究點。Tom L.Beauchamp是美國著名的生命倫理學家,2001年他與James F.Childress一起合著了《生物醫學倫理學原則》(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一書,他們在此書中明確提出和闡釋了“四個原則”,即尊重自主原則(Respect for Autonomy)、不傷害原則(Nonmaleficence)、有利原則(Beneficence)和公正原則(Justice)。雖然這四大原則的提出引起了很多非議,但卻一直被學界援引為生物醫學倫理學公認的普遍原則。
為了明確對待克隆人的倫理基礎,本文認為,盡管克隆人的誕生得益于科技化社會,但不管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他們都與人類無異。
尊重自主性原則指的是尊重一個有自主能力的個體所做的自主選擇,表示對個人的自主和自由的尊重,其核心是對人權的尊重。公正原則常被定義為社會機構應當遵循的首要原則,強調在競爭中作出公正選擇的道德義務,意味著平等對待自然界一切生物。
然而,在《別讓我走》中,以凱茜為代表的克隆人被視為器官捐贈的機器,他們沒有改變自己生活節奏的權利,不能為自己的未來做計劃,也無法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他們生來就肩負著奉獻器官拯救人類的使命,無法享受與自然人平等的權利。這是對克隆人這個集體尊嚴的踐踏,既不符合尊重自主性原則,也違背了生物倫理公正原則。
不傷害原則指的是個人或集體的行為不應該對其他人或集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包括身體傷害(如病人的身體的疼痛,組織的傷殘,功能的損害)和精神上的傷害(如泄露病人或受試者的隱私、人格、尊嚴被侵害等造成精神上的、心理上的不舒適),以及經濟利益的損失。有利原則是指一個為了他人利益而行動的道德義務。很多有利的行為都不是義務性的,但有利原則則是幫助他人以促進他人利益的義務。這兩個原則說明我們并非有造福他人的義務,但我們卻肩負著不傷害他人的義務。
一方面,克隆技術并非絕對可靠,許多克隆人可能會帶有先天疾病??寺∈堑退降臒o性生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組恒定的基因可能會發生變異,這會對克隆造成不利影響。如果患有先天疾病或是壽命不長的克隆人誕生,那么這樣的克隆就是對人權的侵犯,既不道德也不人道。另一方面,捐贈器官會對克隆人的身體和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實際上,許多捐贈者因為身心所受的煎熬會在第二次器官捐贈之后結束生命。在《別讓我走》湯米、露絲與凱茜的最后一次旅途中,露絲說話無力,精力不足,甚至呼吸困難、虛弱至極,因為她已經開始了器官捐贈。而且,所有黑爾舍姆的孩子在離開學校之后都要去英國各地的村舍為器官捐贈做準備。所以,他們命運悲慘,在短暫的生命過程中,快樂是少之又少的,而這都是由人類自私欲望造成的。對克隆人而言,真正讓人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對死神何時降臨未知的恐懼。
六、總結
對待死亡,許多文人學者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三毛曾說:“如果說出生是最明確的一場旅行,死亡難道不是另一場出發?!惫琵堅裕骸八劳霾⒉豢植溃膊豢杀?,可悲的是有些人縱然活著,但生不如死,活不如滅,他們活著也只是活在痛苦的深淵里,毫無意識?!鄙K將走向終結,這是一項自然規律。但是當人類掌握了生命科學的規律之后,他們就開始希望能夠干預生命進程,通過剝奪克隆人器官的方式來延長自身生命,何其殘酷!
在小說《別讓我走》中,克隆人作為器官捐贈著而被創造,但與此同時,他們在一定特殊的層面上又可以作為獨立的人類。他們不僅擁有和自然人相同的外貌,而且內心住著與自然人同等甚至更為純潔的靈魂。他們在得知自己的悲劇命運之后,雖然有過抵抗和憤懣,但他們最終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犧牲自己。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無從選擇、無力改變,其中也包含著他們對自身使命的接受。他們和人類一樣有著復雜的情感,但他們卻沒有決定自身生命長度的權利。事實上,克隆人也是自然人,他們應該擁有生存權和發展權。但他們卻并未得到公平對待?!秳e讓我走》這部小說批判了無情剝奪克隆人生命的人類中心主義的貪婪與自私,警示人類應避免濫用生物科技,并從長遠角度預見了未來可能發生的人類互相傷害的局面。那么,在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的抉擇面前,人類是否應該重新審視呢?
參考文獻:
[1]恩斯特·卡西爾.人論[M].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9.
[2]王前.技術倫理通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Beauchamp,Tom L.and James F.Childress.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1.
[4][德]阿明·格倫瓦爾德.技術倫理學手冊[M].吳寧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5][英]石黑一雄.別讓我走[M].張淑貞譯.臺北:商周出版社,2006.
[6][英]石黑一雄.別讓我走[M].朱去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7]Ishiguro,Kazuo.Never Let Me Go[M].New York:Vintage,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