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沈琳
摘要:本文將以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奇葩說》為研究語料,分別從該節目的用詞用語特點和言語風格這兩個角度,對主持人、導師和選手的辯論進行分析研究。歸納出《奇葩說》所呈現的用詞用語多為網絡流行語和新詞新語,體現出言語犀利、幽默搞笑等風格。
關鍵詞:奇葩說;特點;風格
一、《奇葩說》簡介
《奇葩說》是一個辯論節目,被譽為“中國首檔說話達人秀節目”。第一季于2014年11月29日在愛奇藝獨家播出。截止到2018年8月27日,在愛奇藝平臺上《奇葩說》第一季的播放量達到4.14億,豆瓣評分為9.1;第二季的播放量為6.03億,豆瓣評分為8.7;第三季的播放量為6.29億,豆瓣評分為8.6;第四季的播放量為7.95億,豆瓣評分為7.7。
每一季的《奇葩說》都是由主持人、導師、嘉賓和選手四部分構成。馬東、何炅作為節目的主持人,能夠有效的調控場上的節奏;導師各代表正反方,發表自己的觀點,并且在最后進行總結性發言;嘉賓通過個人的自身經歷來發表對于辯題的觀點和看法;各路“奇葩”選手各抒己見,盡情的發揮自己,釋放自己的天性。節目的辯題是當下熱點話題和網民關注最多的問題,如“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容易引起共鳴,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二、《奇葩說》的用詞用語特點分析
《奇葩說》以“說”取勝,看誰最會說話,說的有技巧,用詞用語新穎獨特。以下將從主持人、導師和選手之間的辯論來探究《奇葩說》的用詞用語特點。例如:
(1)真給力!(選手范湉湉,2016-04-01期)
(2)紀澤希是一個很漂亮的選手,會為這個節目吸引無數女的腦殘粉。(主持人馬東,2014-12-07期)
(3)你是看不得人家陳銘現在比你高大上!(選手范湉湉,2015-09-19期)
(4)蔡康永老師,要想吐槽我。(選手顏如晶,2015-02-15期)
例(1)“給力”在2010年世界杯期間,開始成為網絡熱門詞匯,后來作為新詞語,被收錄到2012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的442頁當中。例(2)“腦殘粉”是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而出現的一個名詞。例(3)“高大上”是屬于網絡用語類的新詞語。例(4)“吐槽”是屬于外來詞,源于日本。
(5)你是有工作、有朋友、有閨蜜、有娛樂的現代女性。世界那么大,你經常出去看看,讓他媽也出去看看。(選手馬薇薇,2016-04-01期)
(6)為了提高我們這么一個高逼格節目的……(主持人馬東,2014-12-06期)
(7)剛才周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意淫狂和屌絲的狂歡節。(選手馬薇薇,2015-07-10期)
(8)這個墊子的銷量比所有網絡上各種小鮮肉的墊子賣得都要好。(導師張泉靈,2017-06-10期)
例(5)“世界那么大,你經常出去看看”源于2015年4月14日一位女教師的辭職信。原句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入選為2015年度十大網絡用語。高逼格、意淫、屌絲和小鮮肉都是近些年來流行的網絡用語。
《奇葩說》的用詞用語多為新詞語和網絡流行語,且某些新詞語和網絡流行語帶有粗俗化傾向,如“腦殘粉”“高逼格”。
三、《奇葩說》的言語風格分析
言語是人的活動,每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年齡、地域都會有所不同,進而個人的言語風格也會有所差異,接下來以節目中的辯論來探究《奇葩說》的言語風格。例如:
(9)大家都知道,我們每期都會有一個女神出現在我們的現場,但是女神確實沒那么多,所以今天就請了一個神。(主持人馬東,2015-01-10期)
(10)我們當然要好好的搞事情。掏出來搞事情,我們感謝拍照黑科技小米手機來冠名播出我們的《奇葩說》。(主持人何炅,2017-06-10期)
例(9)主持人的語言起到了調節氣氛的效果,具有幽默性。例(10)主持人的語言具有過渡性。
(11)我今天站在正方的原因,不是我要鼓吹這個態度,可是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妨拿來檢驗自己的斗志,有多么堅強的機會。(導師蔡康永,2015-04-14期)
例(11)蔡康永的整個辯論傾向于情感化,打動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和辯手,具有暖場性。
(12)你今天另結新歡也就算了,你還敢邀請我來參觀,你是缺錢,你還是缺心眼,你敢請,我就敢去!你不犯我,我不犯人,你若犯我,我斬草除根。(選手范湉湉,2016-03-11期)
(13)香奈兒包愛馬仕包,對方辯友一直在妖魔化包包,怎么就沒有人說書包啊!一個人不惜刷爆信用卡,買了一大堆書包,捐給希望工程。(選手歐超,2016-04-22期)
以上的兩位選手的辯論中,可以感受到選手們邏輯能力強,言辭具有犀利性和辯論性。
從主持人、導師和選手的辯論中體現出《奇葩說》這個節目的言語具有幽默性、辯論性、犀利性、粗俗性等。
四、總結
《奇葩說》詼諧幽默的言語風格和選手的奇葩表現,為全國觀眾帶來了歡聲笑語。新詞語和網絡流行語的出現,不僅迎合了青少年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學習一些新知識。網絡流行語的盛行,難免會存在某些粗俗化傾向,需要我們在觀看節目時多一些思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總而言之,《奇葩說》因其新穎獨特的辯論角度、自由發揮的辯論賽事和幽默風趣的節目效果深受全國觀眾的喜愛。
參考文獻:
[1]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岑運強.語言學概論[M].第四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3]田蕓澤.網絡自制節目《奇葩說》成功之道分析[J].東南傳播,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