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威
摘要: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指通過將資金、信息、業務進行整合,并對企業進行適度授權、分權以及業績評價來實現企業資源合理配置、貫徹發展戰略、穩步增加價值和持續改善經營等目的的方式。本文將著重探討全面預算管理應用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和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措施,以期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應用價值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我國經濟發展逐漸進入新時期,同時我國各行企業面臨著嚴峻挑戰,為了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各行企業開始將全面預算管理應用到企業管理中,盡管該理論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尚未解決,因此各行企業應當將其作為促進企業發展的核心工作,完善全面預算管理。
一、堅持戰略導向,完善預算管理系統
(一)忽視全面預算的作用
我國大多數企業的預算管理基礎工作較為薄弱,只是將全面預算管理作為財務管理中的一部分,并沒有為全面預算管理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也沒有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系統,使得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流程存在漏洞,執行人員無法可依,嚴重制約著企業管理的高效性[1]。再者,當前大部門企業沒有健全預算組織體系,由于預算組織體系是全面預算管理運行實施的基本條件,如果企業缺乏完善的且具有權威性的組織體系,就無法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使其流于形式,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另外,如果企業的戰略目標與預算管理不符,會使得企業的預算編制存在錯誤,影響企業的外部環境、內部控制以及經營狀況,令企業發生重大變故時無法采取正確措施及時解決,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健全制度,完善系統
因此,企業應當堅持將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戰略導向,建立并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完善預算管理系統,為執行人員提供堅實可靠的法律基礎。首先,企業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將全面預算管理總則、預算管理體系、預算組織機構、預算編制法則、預算控制與差異分析標準、預算考核與激勵細則以及其他補充條件全部包含于系統中,從而保證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的科學性、完整性、合理性以及高效性,使得工作人員在企業遇到外部環境風險、內部資源危機時,能夠及時采取科學正確的措施應對。
其次,企業應當將全面預算管理與經營成本控制相聯系,依據不同形式的成本信息構建成本管理系統,將經營成本與各方預算相鏈接,致使企業的經營成本管理系統變得規范化、標準化和精確化,對企業編制預算和控制經營業績具有重要的積極性作用。
再者,企業還應當強化預算基礎工作,健全預算編制相關信息和體系,將企業內部信息統一收集、分析和整理,優化企業資源,提升預算管理的整體水平,為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建立并完善企業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以及建立獨立預算管理部門、預算監督管控機構,引導企業全體工作人員以堅持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為導向,推進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執行。
最后,企業應當研發先進的預算管理網絡技術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基礎支持,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能夠實現企業預算電子化管理,令企業信息資源實時共享,有利于企業預算責任報告和數據信息能夠及時精準產達到各個部門。如果沒有計算機技術的輔助,就無法將企業復雜繁瑣的數據資料整理準確,導致企業在進行經濟決策時,不能在第一時間獲得精確的、及時的數據信息,從而錯失良好的投資機會,使得企業蒙受經濟損失。
二、明確考核目標,健全考核評價體系
(一)考核體制不完善
我國大型企業現有的考核評價機制通常將收入指標和利潤指標作為績效衡量標準,與成本指標、安全指標等其他指標的聯系相對較淺,不僅無法反映各部門的綜合業績,也無法體現員工個人的獨立業績,使得考核評價機制失去公允性,影響了企業工作環境的公平性、公正性與和諧性。中小企業因其規模較小,所以在設定考核評價標準時,將收入和利潤作為主要評價標準,使得部門業績和員工個人業績的可操作性變得較為隨意,既無法真正體現出全面預算管理的實際意義,又降低了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對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
(二)完善機制,實施激勵
當前,不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大多只重視企業的靜態管理,僅在月末或者年末將財務部門總結的數據與預算數據進行對比,使其企業經濟狀況停留于數據表面,導致預算出現偏差。因此,企業應當明確業績考核目標,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將成本指標、收入指標、利潤指標以及其他指標有機結合,綜合考評員工和部門的實際業績,對于超額完成考核預算標準的員工給予物質獎勵,激勵其再接再厲,對于沒有完成目標的員工給予懲罰[2]。另外,將員工的薪資與考核標準相聯系,能夠有效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薪資刺激員工完成企業預算目標,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提高,還能促使企業各部門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協作,有利于確保企業的穩定性,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強化內部控制,培養綜合管理人才
(一)內部控制影響企業穩定性
由于內部控制是全面評價檢驗人員能否認真執行責任、完成任務的主要標準,規范著工作人員的行為,所以企業管理部門應當為工作人員創造出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保證內部環境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全面預算管理是有效控制企業內部環境的直接表現形式。檢查和監督是保障企業內部控制穩定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的基礎,將全面預算管理應用到企業管理中,能夠有效增強企業組織的規劃控制、分權和授權控制、員工質量控制、物質安全控制以及財政預算控制等方面的監督和管理。
(二)加強控制,重視人才
目前企業許多中級管理人員和基層工作人員并對全面預算管理并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他們普遍將其當財務部門的工作任務,使得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受到極大的阻礙,無法徹底的在企業內部貫徹執行,影響著企業的整體管理,所以企業應當重視提升管理人員和基層工作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水平。
對此,企業首先可以強化內部控制,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注意培養相關企業文化,為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普及全面預算管理有關知識,促使其形成正確的責任意識,令其將自身利益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實現增加企業價值、加強企業綜合競爭力等目標。
其次,企業應當以全面預算管理為培養企業綜合管理人才的教育導向,帶動所有員工參與到全面與權管理工作中,通過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增強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同感,從而自發踐行并發揚,進而在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同時推動企業蓬勃發展[3]。
最后,企業應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建信息化平臺,培養綜合型人才。將信息技術貫穿全面預算管理的整個制定執行過程,令信息化系統反映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情況,使得企業管理人才能夠根據全面預算管理實際情況及時掌握企業發展形式動態和市場變化情況,敏銳發現促使企業發展的有利機會,為推動企業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全方位預算管理體系,能夠貫穿企業的各項工作管理過程,有利于企業優化整合資源、增強自身盈利能力、合理控制經濟成本,可以促進企業實現長久發展。因此企業應當將其作為發展導向,完善預算管理系統,健全考核評價制度,培養綜合管理人才,實現預算管理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周雪艷.企業管理中全面預算管理的價值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8,9 (17):156-157.
[2]文鏡.關于全面預算管理如何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8 (23):161-162.
[3]常燕.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J].中國商論,2018 (2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