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秋
摘要:我國已經由傳統的應試教育逐漸轉變為素質教育,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心的重點話題,尤其是針對大學生這一敏感群體,正確的掌握英語學習方法顯得十分重要。由此可見,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已經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促進當代大學生與世界接軌。
關鍵詞:英語課;質量影響因素;質量提升策略
一、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意義
《高職英語目標》曾明確指出:“高職英語應該使學生樂于學習英語,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使學生基本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能夠熟練掌握英語語法、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等基本英語學習方法,形成強烈的語感。”
二、現階段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以及遇到的問題
(一)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固化、單一
很多高校缺乏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學生普遍存在通讀英語文章、逐字逐句的翻譯和閱讀、寫作能力低下等問題,學生不能準確找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這種缺點不僅導致學校學習效率降低,甚至會出現徒勞無功的現狀。與此同時,高職英語教師也沒有制定一整套科學、合理的英語教學方法,導致英語閱讀能力較低,學生英語成績難以提高。
(二)高職英語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我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風土人情、學習習慣、地域文化與西方存在很大的差異和區別,這使得高職英語教師常常用中國式固定思維去理解和翻譯英語,這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和不便。高職英語教師教學思想保守、單一、落后,教學方法大多為課堂填鴨式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和教師之間缺少必要的課堂互動和經驗交流,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往往會出現誤導學生的現象,忽視對西方國家文化背景的學習和了解。
(三)高職英語教學忽視實踐
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校教學的效果好壞。教師往往注重英語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實踐教學,僅僅依靠英語課堂教學使學生閱讀的質量和數量都得不到保障,經常出現啞巴英語的情況,學生無法理解英語題目,及時能夠理解題目也做不對問題,直接或者間接導致了英語閱讀失敗。
三、提升英語課教學質量策略
(一)課堂設計多元化
高職英語是一門基礎課程,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有不同的要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內容設計上,適當側重和取舍。鼓勵學生建立符合自身的階段性學習。
(二)建立學生學習檔案
了解學生學習目標,來源地,教育背景和專業背景,語言程度等,根據語言水平分成不同的優良中差各占不同比例的小組,在同伴學習的過程中,以先進帶動后進,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三)教學方式多樣性
通過設計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當然學生選擇自身而言最有效的語言學習方式時,得分率最高的前四項是:語法學習(占40%),課堂小組討論(占35%),單詞記憶和寫作練習(占25%),聽力練習(占20%)。從這份問卷觀察,課堂上投入時間學習語法,單詞寫作是有必要的,而學生認為第二個有效學習方式是課堂小組討論,這個比例可能會因為學生和環境有所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語言學習需要改革。而小組討論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目前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普遍采取大班授課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比較難以和學生形成切實的互動。課堂氣氛容易陷入沉悶,使得教師失去教學激情,學生失去學習熱情和興趣。因此要從課堂氣氛抓起,營造輕松自如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熱愛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學習效率。那么高職英語教師如何營造輕松自如的課堂氣氛呢?第一,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改變。不能一味地“教”,而忽視學生的“學”。要讓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讓學生主動創造性地學,教師作為組織者和主導者。第二,引導激發學生熱愛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用一些經典英文歌曲,英文電影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有去想學習歌曲或者想聽懂英文電影的欲望;也可以多介紹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或者請外籍教師來和他們交流一下,讓他們有一種想用外語與人交流的想法;或者讓學生用英語來講述幽默故事,詩歌等等,來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從而引起他們對英語更大興趣。第三,設計一些有趣的與課文相關的課堂活動。通過用英語分組討論或者學生的表演,或者讓學生講解課文片段,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表現力,營造積極學習氣氛。第四,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課堂氣氛的營造也是相當重要的。教師可以在課下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英語學習水平,口語水平,從而可以更好的指導學生。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給他們平等的表現機會。教師還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在課堂上,教師要熱情,親切,不要把自己不好的情緒帶到課堂上,這樣會使課堂氣氛緊張和壓抑。教師應提升自己的親和力,讓學生愿意放松大膽地積極表現出自己。葉圣陶說:“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俾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聽。”教師“主導”的核心在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領導者、組織者、教育者的地位,把握教學方向和教學目標,控制教學進程和指導學生學習。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就是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知識,學習做人的過程中學會自己學習,學會如何做人。在傳統教育制度中,教師在課堂上起的是“填鴨式”的主體作用,并沒有發揮到主導作用。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因材施教”,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再次,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對教學程序的組織和安排上。精心組織和安排教學的過程和次序,緊密安排好教學環節完成好教學任務。教師的主導作用還體現在對學生的點撥和引導上。教學過程在于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去感知材料,理解教材,鞏固知識。
四、大學英語課堂課程設計的展望
大學英語課堂越來越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生以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和引入課堂小組討論模式是一致的。那么,大學英語的課程設計就應該在這一理念下研究教學手段和方法,根據教材難易程度進行取舍規劃,借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提高學生綜合語言技能。讓大學英語這門課程在新形勢下不斷挑戰自我,不斷更新改造,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10年前的大學生相比,不僅僅是在英語水平上有了明顯的提高,自主性和活躍性也明顯提高。最主要的是他們面臨的社會環境和就業對他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嚴峻的挑戰。因此,教師要做好隨時創新的準備,不能故步自封,改革從理念上開始從教學大綱做起,為學生的發展做出貢獻。
五、結語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有了實質性的突破,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努力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自身英語學習情況和差異,因材施教,從而實現大型英語教學目標。總之,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艾大林.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文教資料,2017 (20).
[2]霍瑞.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