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慶生
摘要: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向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轉軌,能夠進一步優化配置財政資源,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本文簡單陳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優點,從技術人才儲備、兩種制度之間的聯系等方面簡述國庫集中支付的可行性,并概要闡釋了制度實行所要遵循原則、內容等,進一步深化政府財政改革。
關鍵詞:會計集中核算;國庫集中支付
一、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施的優越性
(一)有利于提升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優越性在于它能夠將資金進行集中管理,提升了政府對于財政資金的整體把控能力,加強了政府對于財政資金使用的調控力。相對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前對于財政資金的管理相對過于分散,政府不能夠對其使用狀況、預算核算等進行良好的管理,使得財政資金部分處于低效率甚至是無效的運作狀態中,造成了財政資源的浪費。實行了國庫集中制度后,一方面,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使用,將財政資金進行集中管理,政府各部門單位在使用資金之前需要按照規章要求填寫資金使用申請表,使得資金的使用更具規范性,減少了資金撥款的中間環節,降低資金運轉流通成本,多余的資金也能夠在財政部門中進行留存,有效的解決了資金冗余的調配,提升財政撥款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借助現代化信息平臺和技術,聯結稅務機構、銀行以及財政單位等,構建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有效掌控財政資金使用的來源去處、支取方式等信息,提升使用的透明度,為提升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提升經濟把控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有利于提高財政精細化管理水平
國庫集中支付的推行,有助于財政資金管理及財務管理水平更具規范化、精細化。第一點,規范各部門財務會計核算流程。原有的制度基礎下,財務管理上經常會出現部門銀行開戶賬戶較多、財政資金收支管理混亂、資金流通層次過多等現象,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行,能夠有效降低此類問題發生的概率,將其各項流程的操作進行規范,明確責任主體,使得獎賞有據、追責有源,夯實財政管理的基礎工作,加強預算編制、審核、執行、監控等基礎工作的實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第二點,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與財務管理中的精細化發展更為契合。現代化發展環境下,市場機制中的精細化分工需要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國庫集中支付和精細化兩者之間恰為互相推進的狀態,能夠進行有效的融合發展。我國在預算法頒布之后,對于財務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能夠將會計管理的預算、審核、執行、調控進行聯結,能夠對資金使用等信息進行追根溯源,明確責任主體,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性,保障預算編制的合理性,清晰反映各項資金支取信息和運轉狀態,落實財務基礎工作,提升精細化建設水平。
二、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的可行性
(一)兩者之間具有轉軌的必然聯系性
會計集中核算能夠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兩者之間必然有其轉軌對接的聯系點。盡管兩者之間在行使職能、運作程序、控制機制、核算主題、發揮作用機制以及功能性上等方面具有較大的不同,但兩者之間存在天然的聯系性,在某些方面上來說,兩者之間并不分你我,而是一個有機整體。首先,會計集中核算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執行主體和服務客體是相同的。兩者都是由在國家政府部門部署下的各級各單位財政部門執行,均服務于國家政府部門各事業單位,在兩者的轉軌期或是前后,服務于轉軌期的人力、物資等各執行資源支持方面不會有所減少,反而其業務操作會更具規范性,能夠為國庫集中支付的順利轉軌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兩者的工作動機、愿景目標是相同的。兩種制度的實施執行均是為了合理配置財政資金,提升其流通速率和使用效率,加強財政資金來源去處的透明度,此遠景目標以及功能發揮作用的相同性能夠為兩者的順利過渡保駕護航,防止其對接軌道的偏離。最后,雖然會計核算主要解決了監督問題,而國庫集中支付主要解決減少支付層次,規范化收支流程等問題,也就是資金收支的監督問題,在此角度來看二者之間是相通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二者的轉軌做出一定的累積支撐。
(二)轉軌技術以及人才的支撐
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向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轉軌,不僅兩者制度之間的相關聯系性可以為其起到保障作用,其會計核算機制的技術配置和人才儲備也為轉軌做出保障。我國在建立實施會計集中核算機制時,與其相匹配的信息化平臺、軟件信息系統的建設也已相應的成熟。國庫集中支付機制基于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搭建的現代化信息系統,在其運行階段,根據其機制運行的性質等對計算機平臺信息進行相應的修改調配,使其信息運行機制和制度運行相適配。此外,會計集中核算機制下,人才培養、人才儲備建設較為充足。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充分了解法律法規行政制度,具有較為扎實的會計專業技能,能夠在國庫集中支付機制建設運行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國庫集中支付轉軌的實施建議
(一)明確轉軌的基本思路、原則和主要內容
在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的過渡中,我們要明確其轉軌工作的基本思路、遵循的原則以及主要工作內容,才能夠進行良好的過渡銜接,保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良好建設。轉軌的基本思路在于:明確各部門單位預算核算主體,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鋪設到各部門,各部門單位按照統一、規范化的流程進行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轉軌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點是操作的規范性。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時,對于各部門在資金收支的過程中,資金提取要進行書面化的申請審核,并利用信息化系統對資金的來源去處進行詳細的記錄,使得賞罰有據、追責有源,銀行、財政部門、稅務等各部門協調規范,統一規則秩序,保證財政資金的透明化使用。另外一點就是監督機制的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能夠在原有監督機制建設的基礎上,強化各方信息流通,減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監督失利,使得財政資金的運轉顯現在政府人員及更多公眾面前,提升資金運轉的透明度。國庫集中支付轉換包括:首先,財務會計核算方式的改變。在此制度運轉下,區別于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國家財政資金設有單一的財政賬戶體系,所有行政活動的收支均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中心,依靠現代化信息系統進行直接或是間接的支付。其次,在會計集中核算體系所建立的信息化系統基礎上,建設完善聯結稅務系統、財務會計管理、銀行部門等各機構的現代化的信息化平臺,加強財政信息在各部門之間的共享流通,一方面加速財政資金運轉速率,另一方面為完善監督機制夯實基礎。另外,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行過程中,要注意根據資金收支的類型以及收支主體的差異等,根據確定的規章條例、管理辦法等對支付方式進行選擇。
(二)深化預算改革,建設完善規章制度及監督機制
會計集中核算機制向國庫集中支付轉換過程中,要注重對預算體系進行改革建設,對各項目、各流程、各秩序規范進行改革深化,將各級部門各單位的預算目標進行細致規劃,細化各級各部門財政目標。并通過確立規章制度,規范行為人和流程,完善監督機制,建立安全有效的財政資金運轉環境。首先,對包括財政資金支付管理、會計核算等在內的管理規章制度根據制度實施的具體要求進行整改完善,避免朝令夕改,盡快將其最終確定,使其有據可依。其次,對行為人進行制度規范。除了確定各項規章制度外,還要定期進行審核,對員工工作成果進行績效審核,建立各單位聯結的對賬體系,統一財政資金賬戶設置。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升財務部門人員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的提升,使其員工整體業務水平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相匹配。再者,政府部門對資金的申報項目要進行嚴格把控,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層層控制,確保資金能夠用到實處,使得資金的使用用途合理化、安全化、透明化。最后,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從最開始資金的申請到最后資金具體落實,借助信息化系統,聯結銀行等多方信息,對財政資金的運轉狀況,進行層層的監督控制。
四、結語
在現代化信息建設中,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已不能很好的和政府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要求相匹配,基于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基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優越性、以及政府財政改革的要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切實可行。
參考文獻:
[1]王芳草.淺論推進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J].中國民商,2018 (07):208.
[2]鄭小玲.論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J].財會學習,2017 (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