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琴
摘要:事業單位績效激勵是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下的必要措施,有助于事業單位更好的適應當今的社會經濟環境,更好的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有利于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事業單位績效激勵存在的很多問題導致績效激勵不能很好的發揮應有的作用,本文針對事業單位績效激勵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績效激勵效果的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績效激勵;問題;對策
事業單位是由國家財政撥款籌資建設的為人民服務的單位,包括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利益,影響到政府形象。績效激勵可以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為人民群眾提供更便捷優質的服務,對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績效激勵在事業單位的落實不如企業單位好,與事業單位體制長期受計劃經濟影響有關,目前存在很多漏洞和弊端,影響了事業單位的辦事效率,亟待改進。
一、事業單位績效激勵的含義和必要性
績效激勵是用人單位為了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將員工的業績納入工資考核中,績效考核通過一系列的績效考核方案,對員工的工作量化,多勞多得,表現優異的給予獎勵,獎勵內容包括工資或者獎金形式。績效獎勵可以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維護事業單位的形象,同時職工的收入和工作自豪感也會隨著增加,職工工作熱情凝聚力提高,有利于職工的團隊的管理和團隊精神建設[1]。
事業單位的績效激勵是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在事業單位實行績效激勵不僅可以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還能提高公共事業的建設,事業單位將科學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日常經濟活動中,能最大程度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事業單位實施績效激勵是事業單位中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更科學合理運用資源,確保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二、事業單位績效激勵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績效激勵制度不夠完善
事業單位是穩定的工作單位,有“金飯碗”之稱,大多事業單位職工抱著干多干少都一樣,干與不干工資照發的思想在事業單位混吃混喝,工作怠慢,這種現狀極大的影響了事業單位的形象和工作質量。這與我國事業單位的傳統管理方法影響有關,沒有建立合理的績效激勵制度,績效激勵實行起來無章可循,職工自然不會重視績效激勵,績效激勵變成了一紙空談,只是形式上有個績效激勵表,并有績效記錄,實際并沒有真正體現績效激勵的作用。
(二)事業單位績效激勵力度不夠,結果不明顯
績效激勵執行力度不夠,只是走形式,應付上級,沒有落實到實處,這是事業單位普遍存在的問題,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人員與被考核者之間的私人關系影響績效考核結果的真實性,真正工作能力高的人的績效業績沒有體現出來。這與我國事業單位績效激勵沒有一個完善的激勵制度有關,缺乏考核標準,人為判斷給予績效評分,主觀因素占多數影響評分結果,沒有體現出績效激勵的公平公正的宗旨。
(三)事業單位績效激勵缺乏監管
事業單位的激勵制度不完善,沒有得到很好落實,也有績效激勵缺乏監管有關,在事業單位,各部門分工不明確,績效激勵缺乏有效的監管,在實際績效考核中存在舞弊,徇私等亂象得不到有效的監管,即便有的員工有公平待遇和不滿也沒有申訴的專門部門處理。績效考核時偏向職務高資歷老的職工,即使沒有工作量也可以享受高工資待遇,而新職工不僅做自己的工作還得做好老職工派的任務卻沒有得到應用的績效工資,久而久之新職工工作激情下降,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我國事業單位。但是一直沒有監管部門處理,導致事業單位的績效激勵一直是空談,沒有真正發揮績效激勵的作用[2]。
三、改進事業單位績效激勵的對策
(一)完善事業單位績效激勵考核制度
績效激勵考核應當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工作進行量化考量最終形成一套專業的評分系統,事業單位在績效考核中參照評分系統,根據職工實際工作中完成任務的數量和質量做出相應的評分,最終落實到績效工資上。隨著事業單位工作內容的變動績效考核制度也相應的改進,形成完善的評價體系。績效激勵制度還需要專門的部門和責任人承擔,獨立于其他部門,避免徇私舞弊的現象發生。
(二)完善事業單位績效激勵方案,建立梯度激勵制度
事業單位績效激勵機制最終落實到績效工資上,績效工資的分配對績效激勵十分重要,規范合理的績效工資是績效激勵制度成功的有效手段。在績效激勵制度中采取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去分配,積極鼓勵新的要素參與分配,健全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分為基本工資,績效獎金,綜合工資等多種考核標準,科學有效的體現工作的價值。在績效激勵方案中建立梯度激勵方案,即績效考核評分劃分等級,評分達到一定等級范圍,績效獎金比例提高,得分越高績效獎金比例越高,績效薪酬就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職工的工作激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3]。
事業單位績效激勵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能體現績效考核的權威,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事業單位發展離不開工作效率的提高,事業單位為績效激勵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持和制度保障,績效考核就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事業單位在安排職工時應當根據職工專業和特長安排有利于挖掘職工潛力的工作部門,每個部門的績效考核都制定考核標準,科學分配。在管理上位績效考核提供支持,為考核部門提供專業人力物力財力保證績效激勵制度的落實。
(三)建立事業單位績效激勵監管機制,加強事業單位績效激勵的落實
由于我國事業單位績效激勵制度缺乏科學的,規范的制度,在落實過程中沒有完善的監管機制,在績效考核中由于種種因素的存在沒有很好的落實,從而阻礙了事業單位的發展。在市場經濟與政府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下,提升單位的行政效能,員工實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也是薪酬分配的發展趨勢,事業單位作為服務大眾的公益性單位勢必要執行績效激勵制度。必須克服當前的困難,事業單位績效激勵的落實必須到實處才能符合現代事業單位發展的需求。事業單位績效激勵制度的落實必須有嚴格的監管機制才能實現,建立監管機制監督績效考核的公正公平,保證績效考核信息的公開,使每個工作能力強的職工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從而提高工作積極主動性。監管機制的建立包括監督工作的完善,嚴格的檢查考核結果,明確公平的考核標準,責任負責制的落實,保證監管力度,不定時開展監督工作,提高監督工作的權威。
四、結語
自從2009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在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以來,績效激勵制度成了事業單位收入分配的主要內容。績效激勵逐步由津貼補貼發展到績效工資,績效激勵以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與薪酬分配秩序,嚴格薪酬分配制度為基本準則,以提高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水平為導向,目的在于健全完善績效激勵制度,搞活事業單位的薪酬配置。經過十余年的發展,事業單位的薪酬分配發展到以績效考核為主,績效激勵制度在事業單位逐漸完善[4]。
建立完善的績效激勵制度和監管機制,保證績效激勵制度的落實是目前提高職工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發揮職工潛能,促進事業單位辦事效率和工作質量提高,維護事業單位形象的有效手段。同時不斷加強績效激勵制度的改革與時代發展同步,引進先進的績效激勵理念和經驗,將績效激勵制度真正落實到績效考核中,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鈺婷.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激勵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6 (10).
[2]高菊貞.試析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激勵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人力資源管理,2014 (5).
[3]盧琳.事業單位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 (6).
[4]肖強明.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外資,201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