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敏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常州 213164)
高校在運營的過程中,不但要做好校內教學課程的安排、教學科研任務的探索以及校內行政工作等,還要注重關懷校內師生的生活起居,積極響應國家所倡導的節能減排措施,科學合理的利用水電等珍貴資源,當前各高校的后勤部門為了優化整個校園的資源管理工作,引進了新的科學理念,對師生的資源利用進行了系統化的管理。雖然絕大多數高校在此方面都具備了資源優化管理意識,仍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節能問題。
首先,高校的整體文化氛圍是不同于中小院校的,在此種校園內主要進行著高等教育,這種特性間接定位了其對于水電管理模式的選擇。高校的發展目標是培養綜合素質優秀的高級知識分子,聚集了眾多人才,因此在對校內水電資源的利用進行管理時,需要謹慎選擇,全面考慮。舊有的高校水電管理模式具有較多缺陷,很多管理方式早已經不能適應當下高校的發展屬性,因此水電節能模式的優化勢在必行。
其次,目前部分高校不只存在一個校區,而不同校區的建立年限往往參差不齊,對于一些設施較為陳舊的老校區,在水電資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這種情況使校園資源供需問題出現較大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校內師生的正常生活,也滯礙了校園的良性發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部分校區近年來正在進行擴建,校內的水電資源配備是按照原有校園面積設立的,隨著校區面積的逐漸擴張,校內水電的供應負荷超標,根本滿足不了新建校區的資源需要。另一方面是部分高校校內的水電供應設備與管道年久失修,早已超過的正常的使用年限卻沒有及時更換,這使得校內的水電供應系統故障頻發。
由于當前人們經濟水平的上升,很多人嚴重缺乏節能環保意識,而高校中的部分師生也是如此。對于此種現象,校內資源管理人員也沒有及時對節能問題進行適當的宣傳和疏導,從而使得校內的水電節能工作的進展緩慢。因為學校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較為特別,政府部門往往會優先保障教育事業的資源配比,高校在辦學過程中極少出現水電資源供給不足的現象。這種優越的資源享受使得校方管理人員缺乏對資源的珍惜意識,從而忽視了校內水電資源的控制與管理。高校節能意識淡薄目前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雖然當前高校教育整體發展迅速,但是仍舊存在一些管理模式落后的學校。在這些校園中,不難見到水電資源被浪費的現象。部分學校雖在倡導節能的大環境下做出了一定的改進與優化,創建了相應的資源控制管理制度,在落實資源管理的過程中,由于校方的疏忽與不重視,往往難以劃清管理權責,管理工作混亂且效率較低。經過調查可知,很多校園內的教室在夜間無人的情況下仍然燈火通明,很多學生公共洗漱間內的水龍頭損壞漏水無人過問,學生私自使用違章電器的情況屢見不鮮,教師辦公室內的空調四季運行,這些水電浪費的情況在不加以遏制,只會給校園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目前很多高校的水電節能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其在資源管理上的潛能還有很多有待開發,高校的主要成員都是高素質高文化的學生和教師,如果加以適當的宣傳,高校師生往往比較容易接受資源節約的文明倡導。高校在培養出具有節能環保意識的優秀畢業生之后,學生的輸出也有利于我國快速實現節約型社會的建設目標。
校方要加大校內節能的宣傳力度,潛移默化的給校內師生灌輸節能的優勢,培養其節能意識。高校應把水電節能工作與校園的日常文化建設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將其深化到學生的生活當中。校內的各種學生組織也要積極輔助學校的節能管理工作,例如校園廣播的學生成員、學校的學生會組織、共青團組織、各類社團組織等,在日常的各類校園活動中要開展各種節能活動,制作各種節能標語海報,粘貼在校內的海報宣傳欄中,校園廣播站可以攥寫與水電節能相關的稿件,進行宣讀,以此來不斷強化校內的水電節能教育。長此以往,經過多方的努力,才能使得節能意識深入人心。
為了良好的落實校內水電資源的控制管理工作,校方的管理人員首先要制定一個完善可行的計劃,校方領導自身提起對于節約環保問題的充分重視,才能有效強化資源管理隊伍的管理意識。在實施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校方要在后勤管理部門中單獨建立一個水電資源控制部門,該部門的管理人員權責要分明,專項專管。在日常管理中,水電管理人員要定期巡查校園內的所有建筑物,包括教師、圖書館、師生的宿舍、辦公區域以及實驗室等場所,學校還應在師生的生活和辦公場所中安裝電表水表等資源用量統計設備,以用來監控校內的具體水電用量,這樣一來,也可減少管理人員的統計壓力。
高校水電節能管理要根據高校的實際特點,以節約能源為目的,通過各種宣傳方法強化全體師生的節能意識,改變傳統的資源管理模式,增強環保節能技術及設施的投入,加快環保節能型校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