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妃葵,郭秀珠,勞小梅
(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廣東 湛江 524000)
近年來,泌尿外科手術的診斷和治療模式發生了很大轉變,膀胱鏡、電切鏡、腹腔鏡等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內鏡手術已逐漸成為泌尿外科主流治療方法[1]。但內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有創操作,有一定的不適感,會出現一些并發癥,且內鏡檢查時需暴露患者隱私部位,使其產生恐懼心理。因此,不少人抵觸這種檢查,致使一些泌尿系統疾病甚至腫瘤不能早期確診,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內鏡檢查患者大多是門診預約或短期住院者,與醫護人員接觸時間短,護患間很少有機會交流,導致患者依從性差,影響操作成功率。我科于2017年5月起對內鏡檢查患者嘗試實施個性化宣教,旨在提高患者內鏡檢查認知度,消除緊張、恐懼心理,使其主動配合操作,減輕檢查帶來的不適,提高護理滿意度,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1—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內鏡治療室行內鏡檢查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輸尿管鏡檢查54例,尿道鏡檢查23例,經皮腎鏡檢查15例,膀胱鏡檢查8例;男53例,女47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51.35±8.13)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8例,高中及以上42例;職業:工人30例,農民31例,干部28例,其他11例。采用等組實驗法,將2017年1—4月行內鏡檢查的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2017年5—8月的同類患者(50例)設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檢查項目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常規宣教,包括內鏡檢查的目的、意義、注意事項、并發癥預防等,同時發放《泌尿外科內鏡檢查須知手冊》。
進行個性化宣教。具體步驟:(1)因人施教: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理念,評估患者一般資料(年齡、職業、文化程度、排尿情況以及對檢查的認知、恐懼、焦慮程度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采用不同的宣教方式,如對于文化程度較低者,利用錄像、圖片宣教,直觀易懂,容易接受;對于文化程度較高者,則發放文字資料如《泌尿外科內鏡檢查須知手冊》,方便其隨時閱讀;對于年齡較大者,以口頭宣教為主,放慢語速,重要內容多次重復,加深記憶;對于年輕患者,則以口頭、文字宣教相結合。(2)因治療方案施教:結合所患疾病及治療方案進行宣教,如尿道鏡、膀胱鏡檢查后會出現腿麻、頭昏癥狀,休息后可自行緩解,1~2 d內出現少量血尿,合并尿頻、尿急、尿痛等,均屬正常現象,宜清淡飲食、禁辛辣食物,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多喝水、多休息,癥狀會逐漸緩解,如出現劇烈疼痛、大量血尿、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診。經皮腎鏡檢查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需去枕平臥6 h,之后改為健側臥位與半臥位交替,臥床休息至引流液顏色轉淡后逐漸開始活動;多飲水,術后24 h內飲水量在2 500 ml以上,并保證每次尿量在200 ml以上。(3)因領會能力施教:以提問的方式了解患者飲水、進食、臥位等知識掌握情況,講解后讓患者口述一遍,如未掌握則重復宣教,直至患者完全理解,能準確口述為止。(4)因需求施教:依患者健康信息需求情況宣教,如疼痛、血尿、飲水、體位是泌尿外科內鏡檢查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檢查前后可著重講解。
2.3.1 舒適度 舒適是個體身心處于輕松自在、滿意、無焦慮、無疼痛的健康、安寧狀態時的自我感覺[2],包括生理、心理、環境、社會4方面,本文只研究患者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舒適度。自行設計泌尿外科內鏡檢查患者舒適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生理舒適度是患者對內鏡檢查引起的不適和并發癥進行評價,如腰部疼痛、尿頻尿痛、腰酸腿軟、昏厥跌倒、血尿、心慌氣短、發熱等;心理舒適度是患者對內鏡檢查過程的擔心、對疼痛出血的恐懼、對檢查結果的擔憂、對治療效果的不確定等心理反應。調查表共20個項目,采用自填式單項選擇計分法,“無”為0分,“很少有”為1分,“有時有”為2分,“大部分時間有”為3分,“絕大部分時間有”為4分。總分0~80分,分數越低表示患者舒適度越高。問卷調查選在患者內鏡檢查后觀察期內進行。
2.3.2 滿意度 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由我院統一設計,包括服務態度、主動性、工作能力、健康教育、關愛與溝通5個條目,每個條目包括3個小項,共15項,分為很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4 個選項,分別計 7、6、4、2 分,滿分 100 分。
2.3.3 不適例數 統計兩組檢查后出現腰痛難忍、尿頻尿痛、腰酸腿軟、昏厥跌倒、心慌氣短、發熱等不適的患者例數。
2.3.4 統計學方法 調查所得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表1 兩組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觀察組舒適度總分為(41.22±5.39)分,對照組為(66.52±4.09)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
觀察組滿意度得分為(98.46±1.56)分,對照組為(90.24±2.37)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
觀察組出現不適者2例:尿頻尿痛1例、腰痛難忍1例;對照組出現不適11例:尿頻尿痛5例、腰痛難忍2例、昏厥跌倒2例、心慌氣短1例、發熱1例,觀察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體掌握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3]。健康教育方式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教育成果[4]。患者是一個特殊群體,其知識層次參差不齊,理解能力不同,健康知識需求各異。針對泌尿外科內鏡檢查患者實施個性化宣教是指根據患者的年齡、社會背景、領悟能力、經歷、情緒等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按需宣教,有的放矢,可有效提高患者對內鏡檢查的認知度和依從性,消除因心理、生理不適而導致的應激反應。個性化宣教就是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理念,處處為患者著想,把患者放在首位,緊緊圍繞患者的需求,在檢查前后講解飲水、排尿、活動等注意事項以及麻醉何時清醒、治療后需休息多長時間等患者感興趣的內容,保證檢查過程及檢查后的安全,預防并發癥,滿足患者需要,提高患者舒適度。
泌尿外科內鏡檢查只需要借助一些特殊器械進行診斷和治療,不需要做傳統大切口,明顯減輕了組織損傷程度,這也是泌尿外科診斷、治療方面的重大變革[5]。本課題通過實施個性化宣教,以口頭、文字、圖片相結合的形式,按照優質護理服務標準進行針對性教育,大大降低了意外發生率。表1顯示,觀察組僅有2例患者出現不適,而對照組有11例患者出現不適,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
個性化宣教減輕了患者的焦慮、恐懼感,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有助于良好、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如表1所示,觀察組滿意度總分為(98.46±1.56)分,對照組為(90.24±2.37)分,兩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舒適護理可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而護理滿意度是評價護理服務質量最有效的指標之一[6]。個性化宣教通過開展針對性護理服務,使患者在檢查、治療過程中感到安心、放心、舒心,值得臨床推廣。
[1]陳小妹.護理風險管理在泌尿外科內鏡手術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6(1):154-155.
[2]李娟,馮佩蘭,蔡白連,等.橈動脈穿刺行冠脈介入治療舒適度及滿意度的調查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3):628-630.
[3]譚秀苗.個體化健康教育在門診結腸鏡檢者腸道準備中的效果評價[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5):768-770.
[4]彭冬梅,楊靜華,鄭海娟.腸鏡檢查準備知識了解狀況調查[J].現代醫院,2011,11(10):75-76.
[5]張寧.泌尿內鏡檢查教學中的素質教育與健康性認知教育[J].中國性科學,2014,23(1):17-19.
[6]馬麗麗,馬麗波.舒適護理在結腸鏡患者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45(9):11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