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教學作為學習古漢語知識的有效手段,是語文教學中的關鍵部位。但是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會在教學實踐中產生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程序化教學、無目標性學習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重點研討運用教學情景、文言文誦讀、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分析
一、 引言
文言文作為一種獨特的文體形式,具有晦澀難懂的特點,與現代白話文之間的表述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給文言文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學的質量,保證教學的有效性,一直以來是一線語文教師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文言文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具有較大的分值比率,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成績的有效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要保證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和分析文言文教學的相關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 初中文言文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 文言文教學的程序化
文言文主要是以古漢語形成一種文體形式,與現代漢語存在巨大的區別,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為了更好地講授文言文知識,往往采取的是先借助于多媒體來解釋文言文字詞句同時講解相關作者的背景和寫作由來,再分段落進行相應的講解同時加以適當的泛讀,最后加以全文講解和通讀的教學程序。在這種程序化教學中,盡管學生能夠大體的掌握文言文的相關內容,卻不能深入剖析其中的深層知識。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這一課的時候,可能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知識,但是對于《桃花源記》的寫作構成、文體構建、主題闡述、特殊句式等方面的學習往往顯得有些缺失。
2. 學生的文言文學習缺乏一定的目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作為一種獨特的文體形式,學生對于它的學習還處于基礎階段,嚴重缺乏對文言文學習的經驗和方法,無法準確把控對文言文的整體學習,致使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缺乏一定的目標性。這主要是因為:第一,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其內容比較繁重,結構比較多變,比白話文更加晦澀難懂。學生在面對這些文言文的時候往往會產生相應的畏懼心理。第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學生側重于對文言文考試部分的重點記憶和學習,不注重對文言文課文的整體把握,長此以往形成了不良的學習傾向,自然嚴重影響文言文課文學習的效率。第三,在文言文誦讀方面,教師過于強調背誦,忽視有效的誦讀的方式,使得學生對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嚴重下降,學習文言文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 提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 根據文言文課文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文言文教學中
文言文不比白話文易懂,要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知識,首先要做的便是將繁瑣的文言文知識轉化成簡單的白話文形式,或者根據文言文課本的相關知識,運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或者教學技術,通過視頻、動畫、圖片、聲音等形式將文言文知識進行有效地轉化,使得文言文知識更加生動有趣,便于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的興趣和愛好。例如在講解《陳太丘與友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網絡收集相應的動畫,通過動畫的形式再現文中的內容,避免文言文過于晦澀難懂。在動畫中,充分展現“陳太丘等待友人的焦急心態”“陳太丘友人質問元方的憤怒”“陳元方辯駁的有理有據”“陳太丘友人自慚形穢的深情”等過程中,使得這篇文章不再是文字性的,而是可視性,便于學生有效地掌握這篇文言文的中心思想,借元方與來客對話時的場景,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同時,贊揚了陳元方維護父親尊嚴的責任感和無畏精神。通過這種可視性的教學方式,使得文言文擺脫枯燥無味的教學過程,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文言知識的興趣和愛好。
2. 引導學生有效地朗讀相關文言文,便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既要抓住文言文的考試重點,也不能放過文言文教學的其他知識,要充分以素質教學作為指導,注重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實踐中,應該先用理解性的文言文教學手段作為基礎,通過視頻、動畫、聲音等形式將文言文知識進行相應的簡化,教師再進行進一步講解,充分將文言文課本知識講透,把文中的實詞、虛詞、句式、詞類活用、中心思想等相關知識講透,使學生充分把握文言文相關知識。而后,針對相應的文言文文章,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便于充分檢測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程度,使得學生能夠全面把握整個文言文課文知識。
3. 根據文言文的相關內容,進行相應的改編
在文言文教學中,有關人物的文章比較常見,教師在文言文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文言文的相關內容進行相應的改編,邀請學生進行舞臺劇表演,使得文言文從文體形式轉變為立體形式,便于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保證文言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例如,在學習《塞翁失馬》這一篇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根據這個故事進行適當地改編,形成相應的舞臺劇,邀請學生進行舞臺劇表演,使學生通過角色的表演,來感受文言文中各個人物之間的心態、語言、動作,便于更加標準地把握文言文。針對非人物的文言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借助網絡技術,將相關的事物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有效地掌握和記憶文言文相關知識。
四、 結語
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要保障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首先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的培養,通過針對性的情景創設,使學生充分融入文言文教學中,便于學生有效地掌握相關的文言文相關知識。同時,在文言文學習的過程中,誦讀方式,也是提升文言文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避免學生形式化誦讀,而是進行理解性誦讀、理解性記憶,有效地保證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另外,為了避免文言文的枯燥性,教師可以針對人物性的文言文作品,進行適當改編,形成相應的舞臺劇,便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保證文言文的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詩棋.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D].渤海大學,2016.
[2]李永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實現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68.
[3]王美玲.有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9:203.
[4]洪豐碩.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2:50.
作者簡介:吳愛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大濟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