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摘 要:數學是一門思辨性比較強的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養成良好數學學習習慣。數學教師應從低年級起有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為學生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習慣;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50
葉圣陶先生是我國著名教育家,他說過一句話:“教育是什么,往簡單一點說,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睂πW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因此,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職責。
一、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的習慣
數學課本是數學教師研究教學、開展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載體和工具。養成良好的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不但減輕了教師負擔,分解了部分教學壓力,而且使學生信心倍增,學習過程輕松愉悅,對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閱讀課本主要是指導他們學會看圖、讀圖,了解圖中的內容,培養細致地觀察能力。到了中高年級,在看圖的基礎上,著重讓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文字,理解數學語言,掌握數學概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概念時,讓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抓住關鍵詞“有”和“只有”,辨析它們的區別,正確而深入理解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概念。
二、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在教學實施中,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準確表達自己思想,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一項重要的人際交往技能。教師要從低年級開始注重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使學生明白認真傾聽可以有效識記、理解學習內容,同時懂得認真傾聽是尊重他人的表現,也體現了個人的良好素養。
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以下幾點要做到。一是要專心,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聽老師和同學講話,思想不能開小差。二是要有耐心,傾聽時不能隨意打斷他人說話,等待他人說完了再發表自己的見解。三是要虛心,與他人意見相左時,要虛心接受他人意見,不能吹毛求疵。四是要用心,從他人的發言中,聽懂內容、了解重點并能做概括與評論。
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其思維性、邏輯性極強。學生學習數學,本質上是一種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就是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活動中。通過分析、歸納、總結、推理等多種思維方法,提出自己見解,獲得思考結果,掌握數學知識??鬃釉浾f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思考是掌握知識的前提。通過獨立思考,可以及時消化所學知識,讓雜亂知識條理化,讓零碎知識系統化。另一方面,學會獨立思考,可以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生活,適應社會,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要注意以下幾點。(1)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明確思考的目標??梢栽O置問題情景,喚起學習動機,引發學生興趣,并提示思考的目標,使學生有動力完成學習任務。(2)要留給學生寬裕的思考時間。思考過程需要時間支持,也需要空間支持,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安靜的空間,同時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3)為學生提供思考的依據。思考不是空想,教師要及時點撥,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與重點,使學生有章可循。(4)要及時組織學生交流。在交流中,激發新的思考,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的訓練。
四、培養學生善于質疑的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研究者、探索者、發現者,這種需要在兒童的內心世界更為強烈?!眱和翘煺娴模瑢ξ粗澜缬肋h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希望通過探索發現真知,獲得研究的樂趣,滿足內心的求知欲。而這種欲望、好奇則以質疑為前提——遇事總愛問個為什么,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抓住學生的這種天性,引導他們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呢?(1)設計問題情景,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北師大版數學教材就基于學生心理特點設計了一系列問題串,這些問題串都是由淺入深設計的,教師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悉心領會。教師在實施教學時,也可以設計情景,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穿一件扣錯扣子的上衣,引發學生對軸對稱問題的思考。(2)營造和諧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敢于提問。教師要積極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才能放飛想象的翅膀,激發起他們的求知欲與表現欲。(3)要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問,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我國傳統教學注重訓練學生的求同思維,致力于尋找標準答案,導致學生過分依賴課本、依賴教師,其后果是千篇一律,忽視了學生的個性成長。其實,學生喜歡求新、求異、求奇,對周圍事物特別敏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提出問題,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五、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
作業是學生最常見、最基本的獨立學習活動,是鞏固知識、獲得新知的主要手段。認真做作業是每一個學生基本的職責所在、態度所在、品質所在,也是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家長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事實證明,作業認真、書寫工整的學生學習差不到哪里去,而那些字跡潦草、應付了事的學生學習往往較差(當然,也有例外)。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做作業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認真審題,這是做好數學作業的前提。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強調學生認真讀題,明確要求。尤其對于應用題教學,要要求學生找出題中的數學信息,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理解題意,理清思路后再逐步列出算式、解答。其次,要求學生認認真真、一筆一畫書寫。寫好字是一個優秀人才必備的素養,反映了一個人某些方面的素質。要求學生寫好字,教師應在平時的板書中規范地書寫,做好示范。另外,對優秀作業進行展覽,可激發學生書寫的興趣。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功,這就要求教師認真研究,從細節入手、從點滴入手,持之以恒,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自覺學習、主動學習,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景艷.小學生良好數學習慣的培養[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10).
[2] 孫艷玲.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