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梅艷
摘 要:高中政治課堂常讓學生感到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為此許多教師都在尋找改變現(xiàn)狀的教學方式。多角度創(chuàng)設是一種新式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注重語言藝術,設置貼近生活實際的活動情景,以激發(fā)政治課堂的趣味性。
關鍵詞:多視角創(chuàng)設;政治課題;趣味;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1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70
高中政治內容豐富,但學生常常對政治產(chǎn)生厭惡感,認為政治內容枯燥、無味,教師在課堂中僅會講各種大道理,課堂氣氛沉悶,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對于政治毫無興趣[1]。為此,教師應該進行多視角教學,從多個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可以利用多種媒介進行教學,找到更多有趣的切入點,改變學生對于政治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以及品質,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條件[2]。
一、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高中政治教材的內容豐富,教師若要進行情境教學,首先應對教材內容進行剖析,發(fā)現(xiàn)教材中與生活貼近的地方,由此作為切入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創(chuàng)造情境教學,例如課堂演繹、生動陳述、故事引導、生活案例舉例等等,讓學生身臨其境,產(chǎn)生共鳴[3]。多媒體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情境的有利工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多方面的情境創(chuàng)設。多媒體功能強大,可以利用其展現(xiàn)圖片、視頻、音頻等教學材料,學生更易被帶入教學情形當中,并且可以通過教學材料清晰感受到政治學習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到高一人教版《影響價格的因素》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將學生帶入情境當中,如播放影視作品《大宅門》,在觀看視頻過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七爺在藥材市場高價購入了100斤黃連,還放話說要收購1000斤,藥商們開始瘋狂搶購,導致黃連價格飛漲,但幾天之后價格下跌,七爺趁勢購入大批黃連,省了很多銀兩,你們可以在這其中看出什么?其中影響價格的因素是什么?你還能舉出哪些生活中的例子?”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被逐漸帶入情境當中,再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個個都提起了興趣,開始積極討論。多媒體的使用可以讓學生更快進入情境,提供更多教學素材,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提高,學習態(tài)度更加積極。
二、 課堂教學注重語言藝術
教師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于語言的運用,語言是一門藝術,應充分利用該藝術進行準確的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講課枯燥、無味,語言過于嚴謹,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無法提起興趣。教師應改變這一現(xiàn)象,以自身語言為切入點,要求語言要具有幽默、詼諧等特性,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幽默是語言藝術的一種,生動的語言可以感染氣氛,能將難以理解的事物變得淺顯易懂,學生更加容易理解以及掌握課堂知識[4]。高中的學生對于政治常常存在一種“偏見”,認為其主要教學目的就是講各種大道理,索然無味,學起來也非常吃力。若教師可以更加注重語言藝術,利用語言改變學生對于政治的固有看法,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教學效率便會隨之提高。
教師提升語言的藝術性,也能提升其個人魅力,讓學生感覺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平等。例如在學習《發(fā)展生產(chǎn)滿足消費》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播放教學材料,如音頻《越來越好》,教師可以用幽默的語言引入今天的課文內容:“我們真是趕上好時候了,房子也好,車子也有,收入也好,日子過得真幸福!這么幸福的時刻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我們今天的內容吧!”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圖片讓學生看看城市這幾十年來的改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幽默的語言讓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活躍,學生也很快就被帶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當中。
三、教學活動貼近生活
高中政治課程涉及的內容非常多,許多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將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學生對于宏觀的政治思想并不感興趣,但是貼近生活的內容學生是很感興趣的,結合實際生活與教學內容,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5]。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了自身的思維認知能力,對于國家以及世界大事都充滿好奇心,教師應該針對高中學生的特性,進行政治知識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內容來引入政治知識,例如在學習到課文《多彩的消費》時,教師可以舉一些案例給學生。
例如:“在上海有三個外地人,一個是來自美國的有錢人,一個是剛剛在中國畢業(yè)的大學生,一個是到上海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都希望可以在上海擁有自己的房子,美國富翁對于房價毫不在乎;大學生認為自己工作穩(wěn)定之后也可以買房交首付;打工仔認為自己沒有固定收入,可能永遠都買不起房。我們可以針對他們三人的情況,給出一些買房子的策略。”這類型與自身生活相關的問題可以一下提起學生的興趣,他們迅速展開熱烈的討論。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設計成教學問題,讓學生產(chǎn)生探索的念頭,無論最后是否能想出辦法,但在過程當中學生已經(jīng)學到了很多知識。
四、結語
新課改主張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應將大部分的課堂時間交于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身臨其境。教師要通過語言以及各種媒介讓課堂變得輕松、和諧,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習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從多個角度激活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沈雪松. 多視角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高中政治課堂趣味激發(fā)策略[J]. 教育藝術,2015(12):63.
[2] 洪潤澤.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提高教學實效——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策略[J].北極光,2016(10):28.
[3] 吳慶峰.淺談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6).
[4] 施凱.淺談高中政治教學課堂生態(tài)化發(fā)展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1):189.
[5] 劉錫山.基于多元智能理論視角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論析[J].吉林教育(綜合),2015(35):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