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2012年江蘇高考理科第19題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筆者進行了進一步地探究和推廣,給出了前人結論的新證并得出了兩個新結論以及它們的證明,最后對該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討論。
關鍵詞:圓錐曲線;探究和推廣;討論
一、 引言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第19題文對其利用圓錐曲線與直線方程聯列求解,將其推廣得到:
定理1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橢圓x2a2+y2b2=1(雙曲線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點分別是F1(-c,0),F2(c,0)。設A,B是橢圓(雙曲線)上位于x軸同側的兩點且直線AF1和直線BF2平行,AF2與BF1交于P點,則PF1+PF2=a2+c2a。
本文對上述定理1給出不同與文的證明,并將定理再做進一步推廣,得到:
定理2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橢圓(雙曲線)的左、右焦點是F1,F2,橢圓(雙曲線)的長半軸(實軸)在x軸方向且長為a,短半軸(虛軸)在y軸方向且長為b,半焦距長為c,設A,B是橢圓(雙曲線)上位于長半軸(實軸)所在直線的同一側的兩點且直線AF1和直線BF2平行,AF2與BF1交于P點,則PF1+PF2=a2+c2a。
定理3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橢圓(雙曲線)的左、右焦點是F1,F2,橢圓(雙曲線)的長半軸(實軸)長為a,短半軸(虛軸)長為b,半焦距長為c,設A,B是橢圓(雙曲線)上位于長半軸(實軸)所在直線的同一側的兩點且直線AF1和直線BF2平行,AF2與BF1交于P點,則PF1+PF2=a2+c2a。
二、 結論的證明(定理均僅給出橢圓的證明,雙曲線類似)
1. 定理1的新證
定理1的新證
證明 設AF1=m,BF2=n
因為AF1//BF2,所以nm=PBPF1=2a-n-PF1PF1。
則
PF1=m(2a-n)m+n,
同理
PF2=n(2a-m)n+m,
故
PF1+PF2=2a(m+n)-2mnm+n=2a-11m+1n。
下面計算1m+1n的值,設∠AF1F2=θ,
cosθ=4c2+m2-2a-m24cm=ma-b2mc,
同理
cos(π-θ)=na-b2nc,
所以
cosθ=ma-b2mc=-cos(π-θ)=-na-b2nc,
即
na-b2nc+ma-b2mc=01m+1n=2ab2,
所以
PF1+PF2=a2+c2a。
故定理得證
2. 主要結論的證明
定理2的證明
證明 由題意得,設橢圓的中心在(x0,y0),
橢圓的方程為(x-x0)2a2+(y-y0)2b2=1,
令X=x-x0,Y=y-y0
則
X2a2+Y2b2=1,
由定理1,得PF1+PF2=a2+c2a。
故定理得證
定理3的證明
證明:以原點O為原點O′,
以橢圓長軸所在直線上側為x′軸正方向,
以短軸所在直線左側為y′軸正方向,
設∠x′ox=θ,于是將xoy坐標系逆時針旋轉θ,
即可變成x′oy′坐標系,
在x′oy′坐標系中設橢圓的中心是(x0′,y0′),
則橢圓的方程為
(x-x0′)2a2+(y-y0′)2b2=1,
再由定理2,得PF1+PF2=a2+c2a。
故定理得證
3. 討論
筆者參考文,其給出了江蘇高考題的三種不同的解法,分別是利用焦半徑、極坐標、參數方程來解決問題。受此啟發給出了定理一的新證。聯想到圖形變換的思想,將圖形平移,旋轉以后該性質是否依然成立,經過一系列的探究發現無論橢圓(雙曲線)的中心在哪個位置,無論長半軸(實軸),短半軸(虛軸)位于什么方向,PF1+PF2都是定值。
參考文獻:
[1]崔北祥.五年高考真題匯編理科數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
[2]鄭良.2012年高考數學江蘇卷第19題的推廣及教學啟示[J].中學數學研究,2013(4).
[3]朱紅喜.2012年高考數學江蘇卷解析幾何別解[J].中學數學(高中版),2012,09.
作者簡介:
陳佳佳,安徽省蕪湖市,安徽師范大學數學計算機科學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