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翔宇
摘 要:自2013年以來,“95后”大學生已逐漸成為高校學生群體的主體。而在現今的大學校園中,第一批“00后”大學生已經踏入象牙塔頂端,他們尚未成年,有些甚至心理上仍未“斷奶”。與此同時,筆者作為第一批“90后”輔導員,已在高校工作兩年有余,面對“95后”大學生和“00后”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群體的轉換,通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并結合自身的實際工作體會,提出一些提高輔導員勝任力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90后”輔導員;“95后”大學生;“00后”大學生
當前,“90后”不斷涌入高校擔任輔導員崗位進行思政教育工作,并且逐漸成為輔導員隊伍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大學本科生中幾乎都是“95后”學生,當然還有為數不多的“00后”大一新生,預示著2018年開始有大批的“00后”學生將要踏入大學校園。年輕的輔導員老師遇上年紀差距逐漸拉大的學生群體,在學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臨全新的挑戰。
一、“90后”輔導員的特征
在現今的高校中,“90后”輔導員成為校園的一道風景線,他們大多剛剛走出象牙塔不久,年輕活力又富有朝氣,為輔導員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在實際工作中,年輕輔導員們在把握國家教育方針上,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時具有鮮明的特征。
(一)角色轉換的過渡期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這就意味著輔導員要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道路上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對于初出茅廬的“90后”輔導員來說,自身或多或少都帶有些“學生氣”。褪去新入職的青澀與懵懂,消除剛上崗的忐忑與不安,完成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變和適應,需要一個緩沖的過程。
(二)理論知識的豐富期
高校輔導員隊伍中包括人文社科類、理工農醫類、體育藝術類等諸多專業,思政相關專業所占比例甚少。雖然都已參加過崗前培訓,但也只是簡單的學習,專業化水平相對較弱,在教育學生時難免會出現底氣不足的情況。輔導員做學生工作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時,需要以理論為指導,以實踐為基礎,以經驗為支撐。畢業后脫離了學校的傳統教學,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
(三)實踐經驗的積累期
輔導員中不乏在學生時代擔任班委干部、學生會等組織負責人出身,甚至有的做過兼職輔導員、學工辦助理等對口工作,對于輔導員的崗位職責有著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然而,站在老師的角度看問題,其深度和維度則大相徑庭。在育人方面,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更要有一定的工作閱歷。因此,“90后”輔導員們沒有一定的人生經歷,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經驗缺乏,尚有漫長的路要走。
(四)個人氣質的塑造期
在社會大環境下,“90后”被喻為從火星來的一代,貼上了自由、時尚、叛逆等不少標簽?!?0后”輔導員也不例外,有著自身鮮明的個性和氣質。但是每個個體都是不可被低估的,個體永遠在變動,而且變動的可能性巨大。進入到高校的教育體制,年輕輔導員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將不斷地充實和完善,在與學生們相處時有著符合自己特質的工作方式。有的與學生打成一片,能以“哥們”般的相處模式同學生建立深厚的情感;有的樹立自身威嚴,在保持教師神秘性的同時,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五)精力充沛的奮斗期
年輕本身就是一種無形且無價的資本,“90后”輔導員除了具有年輕的外表,還有蓬勃的活力和旺盛的精力,有一種埋頭肯干的拼勁兒。特別是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90后”輔導員們緊跟時代的步伐,善于運用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媒體,以符合學生口味的方式進行宣傳和引導。加之與學生的年齡差距相對較小,更容易融入到學生群體之中,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態,從而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00后”大學生的特質
作為大學校園里年齡最小的一群人,“00后”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變化與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代年輕人由于家庭結構、社會階層的不同,他們的價值觀念也變得多元化、碎片化,這給我們帶來的挑戰是,提取最大公約數變得更加困難。
(一)個人意識強,集體意識弱
在家庭和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下,“00后”大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主觀意識,他們為人處事大多憑個人喜好,不太會考慮或是顧及他人的感受。再者,“00后”大學生多半是獨生子女,家庭和親人的關愛,使得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很強,更多地關注自身應當取得的收獲與回報,很少考慮自己的努力與付出。
(二)自尊心較強,抗壓能力弱
“00后”大學生生長在一個物質生活富裕,精神生活豐富的時代,成長道路上沒有經歷過坎坷。進入大學后,這些未成年新生們,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難題,諸如迷茫和彷徨、孤獨和空虛、學習節奏不適應、人際關系不和諧等。部分學生因從小由父母包辦,在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時間的合理分配。
大學校園是一個交流思想情感、培養綜合素質的中心地帶。從溫室中走出來的“00后”們的人生旅途往往較為順坦,表現得過于自信,且具有較強的自尊心,一旦遇上挫折或是困難,敏感的自尊心和脆弱的抗壓力不堪一擊。
(三)依賴心理強,實操能力弱
“老師,我選修課的上課教室找不到了,沒有任課老師的聯系方式,怎么辦?”諸如此類的求助問題多數是小事,很多都是學生原本可以自己尋找辦法解決的,卻常常依賴于老師或是學長的幫助。在運用電腦技術上,“00后”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網絡“原住民”,興趣較為強烈。但若是使用辦公軟件等方面,基本處于零基礎狀態,實操能力比較弱。
三、“90后”輔導員做好“00后”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議
當前,學生工作要加強思政工作的時效性、學生事務服務的精細化、學業指導的專業化、社團活動的品牌化,做到“守底線”“抓主線”“接天線”。endprint
(一)把握角色定位,找準關鍵環節
“90后”輔導員與“00后”大學生年齡差相對較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既是知心朋友,也是人生導師。盡管有時以“哥”“姐”相稱,但要讓學生在心理上以老師尊稱。對于新入職的年輕輔導員來說,盡快實現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從“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定位轉變,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常規性工作內容尤為重要。目前,“00后”大學生尚未成年,他們的心理特征較為特殊。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首先要掌握其特征,通過建立牢固的情感紐帶,適時打出“感情牌”,更有效地找準關鍵環節和突破點,從而促進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實。
(二)加強自身學習,提高綜合素質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進入高校體制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很多均為碩士研究生學歷。然而,在社會情況越發復雜的大環境下,學生問題的類型和表現也呈現多元化。為此,年輕輔導員們尤其是非思政類專業的輔導員,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堅持在工作之余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在工作中加強經驗的積累和借鑒。除了涉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還應學習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內容,更為全面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立足實際情況,注重關愛學生
輔導員主要面向的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內容離不開學生群體。因而,要秉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宗旨,將“為了學生的一切”作為工作的理念和出發點,做到寓“三心”于服務工作中。
首先是細心?!?0后”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這就需要輔導員獨具慧眼,及時發現這些現象,并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在新生始業教育中,可以通過開展《優秀學長經驗分享會》《匆匆四年》《大學生活之我見》等基礎性講座,使新生能盡早地熟悉大學校園生活,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心理層面的轉變。
其次是愛心。作為一名輔導員,要熱愛自己的學生,關心學生的生活,經常找學生談心,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生生病住院治療,要及時關注并探望,用溫暖去關懷;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可以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幫助其尋找解困之路;學生學業困難,采取督促與激勵雙結合的方法,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后是耐心。輔導員的事務性工作本身較為繁雜和瑣碎,雖然有時會重復機械性的工作內容,答復學生們同樣的問題,但是一看到學生尋求幫助后露出燦爛的笑臉,所有的煩惱便會煙消云散。所以,輔導員需要用心去對待每一名學生、每一項事務,耐心地做一名傾聽者、傳道者和解惑者。
四、結語
當“90后”輔導員遇上“00后”大學生,勢必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面對個性鮮明、氣質獨特、思想活躍的“00后”大學生,“90后”輔導員要轉變自身固有的觀念,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以新的工作理念、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工作態度專注投身于學生工作,憑借自身的人格魅力,hold住即將占據主流的“00后”大學生。
參考文獻:
[1]佚名.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J].黑龍江政報,2006(18).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J].浙江醫學教育,2004(4):1-3.
[3]郭先根,陸曉莉,廖素梅.《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實施路徑研究[J].林區教學,2016(3):122-125.
[4]王超,洪麗娜.高職院校“90后”輔導員勝任力提升的探索——基于“95后”藝術類學生現狀的調查研究[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22).
[5]曹婷.“90后”輔導員如何接招“95后”大學生[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7(1).
[6]陳子庭.當“80后”輔導員遇見“90后”大學生——淺析“80后”輔導員如何針對“90后”大學生的思想特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青春歲月,2010(18).
[7]王麗.90后大學生特點及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新對策[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