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各學科的教學都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新教材、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不斷進步的國內教學水平正在不斷地提高著全民的素質。針對初中物理而言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物理課程的教學重點,它不僅需要學生們掌握豐富的課本知識還需要同學們在實驗和生活中積累物理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身邊各種物理現象。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的學校師資力量和財務力量有限,造成初中生物理實驗設施不完善,教學體系不健全,從而導致學生們在進行物理學習的時候往往事倍功半,但其實農村地區的學校合理利用好自身的環境優勢完全可以彌補一些其他方面的劣勢。
關鍵詞:農村;教育;物理核心素養
一、 引言
眾所周知,物理作為一門傳統的理科學科有著很強的理科學科的代表特點——邏輯能力強,思維面寬,運算量大,因此學習物理十分注重對于能力、方法的培養,所以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便成為了提高學生整體物理知識水平的最好途徑。而農村地區的學校雖然沒有城市地區的資金、師資力量的優勢,但是憑借自身有利資源完全可以揚長避短,從生活中培養學生們的物理核心素養。
二、 沉浸式學習擴展課堂寬度
所謂沉浸式學習是指讓學生們沉浸在一種學習環境中,這種環境不僅包含學校給予的課堂學習環境,還包括課下相互的學習環境,以及自主學習的積極環境。這就需要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于學生的學習認知的培養,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加強知識的關聯性,拓展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們可以靈活并且主動地運用知識,可以通過所學知識解釋身邊的物理現象。把課堂的局限性打破,讓生活成為學習知識的大課堂。傳統的講授教學對于學生們的理解有著很大的制約性,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需要很強的想象力去在腦中形成物理模型,從而理解課本知識所講述的原理,這就從側面增加了學生們學習知識的難度,而如果把物理現象擺在學生眼前,那么這種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對于農村學校而言,實驗設備、教學器具相對落后,有些學校甚至并不具備這些條件,那么不妨從身邊著手,農村環境相對于城市環境來說有著更多的機械、工具,也有著更多的動手機會。比如說在講解滑輪相關課程時,城市中的孩子大多只能通過教具和想象來理解,現如今城市生產大多是大型機械以及電氣化設備,很少會有簡單機械的出現,而農村生產活動大多離不開簡單機械,例如在房屋的修建中仍可以看到滑輪的應用,在老水井上依舊可以看到吊桶與轆轤,這些都對于學生們理解滑輪知識十分有幫助。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妨開拓一下課堂的寬度,不要一味地苦于教具與實驗設施的欠缺,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們在生活中尋找并運用物理知識,用農村自身有利資源幫助學生們養成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好習慣,提高學生們的觀察、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們的物理核心素養。
三、 提升教師素質水平提高課堂深度
學校是學習的殿堂,這個殿堂并不是針對于學生的,而是針對于學校里面的每個人——包括老師。農村物理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積極配合、學習、踐行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提高教師的教學作用,并且不斷學習、總結教學經驗。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師在培養學生們物理核心素養的過程中經常無法逾越的瓶頸就是教學思維的桎梏,當落后的教學理念遇到新編的教材往往會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痛苦不堪,究其原因還是教學方法與教材的脫節,因此農村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目前農村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個創新意識不僅僅是說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還包括對于課堂講解方式的創新,對于課程內容分析引導的創新,對于課下練習、測試內容的創新。農村學校相對于城市學校來說校與校、老師與老師的交流機會較少,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力量不斷發展,農村網絡覆蓋率正在穩步提高。老師們可以通過網絡的力量幫助自身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另外農村學校對于學生與老師的制約相對于城市學校要少很多,老師可以有更大的施展空間,因此相對于城市學校而言,農村的教學創新環境更加優厚,因此老師們更加不能放棄這種先天的有利資源,更應該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時俱進,跟隨潮流,合理利用網絡、電視、媒體等資源,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學會用新思維、新方法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難題,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從初中物理做起,從每個老師做起,逐漸縮小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
四、 利用農村學生成長優勢資源揚長避短
學習的過程不應該是一個灌輸的過程——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裝到自己的大腦中,這個過程并不能稱之為學習。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而農村學生們正是有著十分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動手能力和動手環境。農村學生雖然不如城市學生有著十分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從小幫助家人進行的田間勞作,從小與小伙伴們自己制作玩具的經歷讓他們對于生活對于大自然有著自己的理解,而這個理解并不是“把別人的東西拿來”,而是自己通過不斷的生活積累所學習到的內容,這種經歷對于學生們培養物理核心素養是十分有幫助的,他們可以不用描述就可以回憶出沸騰現象,甚至可以不用實驗就說出水中氣泡的變化;對于杠桿的運用也駕輕就熟,鋤頭、鐵鍬、扳手之類的工具可能就是他們兒時玩具的一部分;而接燈泡換保險絲等工作可能從小就在看父母做,甚至自己也曾上手。這些生活經歷讓他們對于物理知識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而老師們只需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小竅門中所蘊藏的物理原理,便完全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甚至為他們自學物理打開一扇大門,因此老師決不能忽略學生們自身素質的開發,要結合農村學生的優勢幫助他們培養物理核心素養。
總之,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初中物理學習的重中之重,農村地區的學校雖然在各種學校教具、實驗設施等硬件方面不及城市學校,但是老師們一定要注重自身素養的提高,不斷發揮農村有利資源,堅定貫徹新課標的核心素養,揚長避短,從自身做起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參考文獻:
[1]賈江闖.結合環境特點開展體驗教學——農村中學物理教學探索[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B,2013,(7).
[2]李澤奇.農村條件下的初中物理教學[J].師道:教研,2010,(9):40.
[3]王成友.農村中學物理探究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與裝備研究,2008,(4):11-12.
作者簡介:
李育標,中學一級教師,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縣崇文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