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學校學生具有較強的叛逆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們班主任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如果無視中職學生的實際現狀,簡單的處理學生中存在的缺點,則不僅不利于學生思想工作的開展,更容易導致學生的反感,可謂南轅北轍,事與愿違。
關鍵詞:中職學生;班主任工作;策略
批評和表揚作為班主任工作的兩大手段,在學生的身心健康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對學生的心理發展至關重要,批評也是一種藝術,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更是表揚無法代替的,職業學校的學生雖然思想逐漸成熟,但也還處于叛逆期,對其進行有效的批評,使學生在心理上真正地獲得對正確思想的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當班主任面對著嬌生慣養的心理素質較差的“00后”時,如果沒有恰當的批評教育方式,那么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會使學生的缺點得不到改正,而且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朝著更不理想的方向發展。故而,適度的批評、藝術的批評在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顯得更加重要。
一、 幽默,讓缺點低頭羞愧
幽默是使人心情愉快的法寶,是新課改教育理念中,突出強調學生在學習中應保持的一種積極的、愉快的學習態度,而在班主任的批評藝術中,幽默不失為一種恰當有效的教育方式,就像是一杯苦咖啡加入了一塊甜甜的方糖,使教育得到有效的實施,也使學生在一種更加適宜的方式中改正了自己的不正確的行為習慣,教育于無形,內化了教育的本質,符合職業類學生的心理特征,無論怎樣的批評,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都是根本。
例如在有一次上課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同學拿著棒棒糖,我立即想起來學生曾經學過《幼時記趣》,其中的內容恰恰是有關童年美好生活的畫面,當發現這個同學悄悄地將棒棒糖塞入另一個同學手中的時候,我并沒有立即加以制止,而是巧妙地運用了所學的內容,幽默地將這種愛做小動作的缺點化為無形,我說:“是啊,童年的美好是我們沒有辦法用語言去形容的,更是我們最眷戀的心靈家園,那么,你們有沒有對那甜甜的棒棒糖心存留戀呢?有沒有與那公園中旋轉的木馬再生愛慕之情呢?”我立即找了正準備吃棒棒糖的那個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他立即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繼續說:“原來我們這個同學到現在還吃棒棒糖啊,那么上課的時候也想吃吧?”他立即否認:“不,不。”大家輕松地笑了起來,他也悄悄地將棒棒糖放回了書包。
眾所周知,咖啡加了糖變得更加香甜,批評中多了一些幽默將是對學生改正缺點的有效方式,既可以使班級的氣氛變得更加活躍,而且還會給學生的內心帶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能夠發自內心地將自己的錯誤進行徹底地改正,比起直言指責和空洞的說教更加有效。尤其是對職業類學生,如果我們教師不能契合他們的內心,巧妙的將問題藝術的處理,則不僅達不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引發學生心理的抵制,事與愿違。
二、 榜樣,讓缺點無處遁形
單純的批評對于職業學生而言很容易產生逆反的情緒,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樹立榜樣法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其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樣將教育化為一種無形的、隱形的內在驅動力,對于學生改正錯誤大有裨益,既避免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直接的沖突,又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不那么緊張,采取迂回的批評方式,更加適合處于叛逆期的職業類學生。
例如在一次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幾位學生在上課不久,就出現了昏昏欲睡的情況,聽課開始不專心,這時候教師一般采取的教學策略就是批評,指出學生的錯誤,并進行批評教育,而我并沒有這么做,而是采取了一種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引起了學生對于問題的重視,以樹立榜樣的形式激發起學生的競爭意識,“今天,一、二組的同學聽課時非常專注,三、四組的大部分同學聽課狀態也非常好,這值得我們為自己鼓掌,雖然是下午第一節課,但你們的精神狀態令我感動,值得我為大家點贊。”這一番話說出來后,大家的精神都受到了鼓舞,即使是那些睡意蒙眬的學生也被鼓舞了,立即打起精神來聽講。
停止講課,批評學生的做法是不值得我們肯定的教育方式,對于課堂氣氛的形成以及學生的自尊心的尊重,都不是一個有利的因素,采取迂回的教育方式,更加契合學生的心理,會使學生在一種榜樣的作用下改正自己的缺點。
三、 感化,讓缺點俯首稱臣
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往往會在學生的思想品質的形成上下更多的工夫,學生的心理健康上的詬病往往會對其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這樣的遺憾不是我們教育者所愿意看見的,但是在學生的思想品質形成中,班主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其進行教育,勝過無數次的單純說教。
例如在每天的打掃衛生環節,班主任即便是費盡心力,也很難杜絕亂扔垃圾的現象,尤其是在走廊中,由于學生的活動較多,那么在值日生的一遍遍打掃中卻仍然沒有能夠做到徹底,而且除了值日生,其他同學都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有一天,我發現走廊里有些碎紙屑,而我班的同學在走廊里聊天嬉笑,我沒有立即對其教育,而是拿起掃帚掃了起來,當幾個學生看到后,立即說老師我來掃吧,我跟同學們一起高興地打掃著,就勢說,打掃得這么辛苦,原因是不是我們不自覺的行為造成的呢?以后我們是不是應該改掉這樣亂扔垃圾的小毛病呢?學生們欣然接受,以后的走廊果然干凈了許多。
陶行知說:“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要躬親共做。”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人向善,而得法的教育是涵養善性的前提和保證。這就需要教師細心地觀察每個學生的心理,選擇出最有效的方式去感染學生,使學生不斷地反省自己的行為,產生羞愧之心,在情感上“懲罰”學生,使其養成良好的品行。
總之,班主任在幫助學生改正缺點的時候,要立足于職業學生的實際,對其開展幽默的批評方式,用自己的行為去感動學生,使學生學會自省,學會自己發現改正自己的錯誤,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別把缺點帶到一生的旅程中,讓他們在職業學校的生活中不留遺憾。
作者簡介:李其龍,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