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文磊
摘 要:針對依托大學生主題創新區培養學生科研興趣的實踐活動進行了探討,從培養原則、培養方法、培養成效幾個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通過主題創新區開展的學生科研訓練工作,積累了主題創新區工作的寶貴經驗,同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培養成果。結果表明,大學生主題創新區對培養學生科研興趣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 主題創新區 科技競賽 科研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b)-0237-02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based on the topic innovation zone is practically investigated. Several opin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ivation principles, training methods, and the achievements. Through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on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a topic innovation zone, some valuable experiences are obtained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achiev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opic innovation zones of undergraduates can greatly promote their development of interes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opic innovation zo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rests
新時代人才多元化需求對高等教育質量要求日益增高,同時,受教育者的自我提高與完善的要求已遠不局限于書本成績的高低,個性化日益明顯。作為教學科研工作者,如何盡早引導學生參與科研,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從而培養科研后備軍成為了當前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
目前,我國大學生經歷了從小學到中學的系統培養和高考的激烈競爭,大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和對理論知識的領悟能力普遍比較好,對書本知識學起來得心應手。但是,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普遍比較少,一方面,書本知識不能學以致用,很容易忘記,變為沒用的符號;另一方面,大學生普遍實踐動手能力薄弱,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機會也比較少,抑制了他們從事科學研究和創新的興趣,不利于科研人才的培養。
科技競賽是培養大學生科研興趣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作為課堂理論和專業學習的補充和延伸,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歡迎和高等學校的重視,已經基本發展成為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重要載體[1]。大學生參加科技競賽有助于學生工程實踐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2]。
然而,對于大學生的科研興趣,需要持久的引導和培養,競賽的機會本身較少,期望單純通過短期集中的投入培養學生持久的科研興趣,并不符合科學研究的規律。創新人才培養的本質特征是人才培養過程的創新[3]。因此,有必要積極探索大學生科研興趣培養的長期有效的方法和平臺,為培養科研后備軍提供基礎。
大學生主題創新區是教育改革的產物,根據本專業基礎或前沿的研究方向設立面向廣大學生的主題創新區,除了依托其開展基本的實驗課程教學活動,同時也允許和鼓勵有想法的學生在創新區中利用良好的實驗和研究平臺發揚創新精神,積極開展自由探索,將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常態化。有學者指出:通過增加學生的課外活動,使其進入實驗室學習,體驗科學研究,感受科研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4]。可以預見,大學生主題創新區有利于通過長期的培養強化學生的科研興趣與能力,對我國科研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1 依托大學生主題創新區的科研興趣培養原則探討
大學生主題創新區首先是一個組織形式的存在,首先就具備開展學科相關的創新活動的軟硬件條件,同時也是聚集一批具備潛力學生的平臺。其工作的有效開展將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常態化,因此,依托大學生主題創新區對學生參加科技競賽就是要充分發揮其常態化的優勢,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總結了一些原則,如下所述。
首先(選擇并創立符合專業特色及符合時代發展的主題區,組織討論并請相關專家評審,可以國內外調研),做好宣傳工作,激發學生對該領域科學研究和主題創新區的興趣,在主題創新區組織科研講座或訓練,鼓勵學生積極參加。
其次(確立專職指導老師制度,確保每年一定時間能指導學生,指導學生選題),在創新區配備專業的研究人員,使所有學生在創新區做科研訓練時都可能得到面對面的專業指導和解惑;對個別有興趣的學生,依托主題創新區進行定期的專業科研培訓,提高其創新素養和實踐能力。
再次(制定寬松的進入和退出機制,有潛力的追加投入,允許失敗),包容學生的錯誤,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新鮮想法,進而通過自己動手而驗證,增強其實踐能力和創新探索的信心。
最后(鼓勵將成果參加評獎,發文章、專利等),鼓勵學生參加科技競賽,通過團隊內部的競賽和參加省級或國家級的科技競賽進一步培養其科研的興趣和能力。
2 方法與實施
筆者曾有幸主持了一個教改項目,基于在太陽能高效利用領域的研究基礎,創建了一個面向大學生的太陽能利用主題創新區,并依托該主題創新區指導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本科生開展科研訓練,同時發掘了一些優秀的大三和大四學生,激發了他們的研究興趣,指導他們開展了更高水平的科研創新,并參加了省級和國家級的科技競賽活動。endprint
具體來講,筆者定期在創新區開展學術報告、討論,或者展示吸引人的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研究興趣。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科研訓練,在創新區組織專業的研究生或博士,請他們對科研訓練中的學生進行單獨的具體指導,這樣某種程度上可以避免學生為了完成任務混學分而草草收場。發現了幾位對光伏發電有興趣的學生,對其組織了專業的科研培訓,內容遠遠超出了課本的范疇,強化了其專業能力。鼓勵有興趣和能力的學生進行科技競賽,將參賽的學生團隊分組,創新區要向其全程開放,要求兩組學生積極創新,互相競爭,并且通過評比糾正他們的錯誤,鼓勵他們在創新與實踐方面努力提升;在開展內部競賽時發現了一些很有潛力的同學,提高了對他們日常研究工作的要求,鼓勵其參加全國和省級的科技競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科研興趣和能力。總之,通過在主題創新區對學生進行的日常科研指導和借此培育出來的科技參賽項目,對學生的科研興趣和能力實施多方位的培養。
3 培養成效
通過以上工作,大學生參加日常科研活動的熱情與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有幾位同學對科研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考取了研究生,進一步深造。同時,培養了兩支優秀的學生團隊,分別獲得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三等獎和江蘇省機器人大賽一等獎,獲獎同學中有個別的因成果突出保送到更優秀的兄弟院校中讀研。還有同學基于在創新區中開展的科研工作申請專利和撰寫論文。總之,通過主體創新區的活動,學生的科研興趣得到很大發展,科研水平也相應提升,為進一步培養科研人才提供了基礎。
4 結語
大學生主題創新區將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常態化,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想、創新能力、科研興趣和信心,以及良好的實踐能力,對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興趣與科研水平有較大的幫助。本文針對自身研究領域的個別主題創新區對小范圍學生科研興趣的影響進行了初步探索,考慮的因素也不十分全面,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 付雄,陳春玲.以科技競賽為載體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1(6):29-31.
[2] 李守好.大學生科技競賽指導探索[J].科技信息,2009(1): 156.
[3] 郭廣生.創新人才培養的內涵、特征、類型及因素[J].中國高等教育,2011(5):12-15.
[4] 何益明,吳瑛,趙雷洪.大學化學教學中學生科研興趣培養的探索和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11(35):10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