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莎
摘 要: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和開發文創產品,“十三五”規劃首次把文化產業提升到支柱性產業的層次。文化產業備受關注,前景充滿希望。擁有豐富的圖書典藏,圖書館,特別是公共圖書館,是文化資源的重要聚集中心,具有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了滿足廣大人民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公共圖書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擔當。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文化創意產品 產品開發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c)-0254-02
文化創意產品(以下簡稱文創產品)屬于知識產品的范疇,和一定民族與地區的文化背景相聯系,源自個人才情、靈感或智慧,是人類的知識、智慧、靈感、想象力的物化表現[1]。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轉發的《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要推動各類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文化、文物單位挖掘館藏文化資源,開發文化創意產品。2017年1月,文化部確定或備案了37家副省級以上圖書館作為試點單位[2],開創了圖書館充分利用館藏,挖掘典籍內涵,通過創意設計、跨界合作推動中華典籍融入萬千百姓生活的新業態。圖書館作為文化事業單位,具有資源豐富、人才聚集等諸多優勢,是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的排頭兵[3]。
1 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的意義
隨著中國國力的綜合發展,廣大民眾越發追求精神生活,公共圖書館作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其館內空間設計、布局不僅僅要圍繞館藏文獻,更要以讀者為核心,本著轉變、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的理念,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空間、創意施展平臺,為讀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滿足讀者個性化的需求。
“‘活化圖書館資源,開發、做強文創產品,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是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水平、豐富服務內容的重要途徑。目前,發掘館藏資源,開發衍生的文創產品,已是許多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文物單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通行的做法。文創產品開發,不僅可以宣傳圖書館形象、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為圖書館創造經濟效益增加館務基金,還有利于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我國文化事業深化改革提供新的途徑。
2 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存在的問題
2.1 種類單一,缺乏品牌效應
目前圖書館文創產品品種較為單一,缺少深層次的創新和創意。文創產品兼具經濟屬性和文化屬性,沒有品牌將難以實現更高層次的傳播。在起步階段,缺乏經驗,沒有以往成功經驗的指導,意味著開發文創產品是一項邊摸索邊進行、邊反思邊總結的工作。
2.2 缺少資金支持
公共圖書館所有經費依靠財政撥款,經費緊張,能夠投入市場化運營的資金有限。在圖書館日常運營中,與市場接觸少,缺乏營銷經驗,若將有限的館務資金投進未知的產品研發,一旦失敗,不但不能為圖書館帶來利潤,還會影響圖書館正常運營,造成不良社會影響。雖《意見》有提出,鼓勵文化文物單位與社會力量深度合作,作為公益類事業單位,如果圖書館生產、銷售創意產品獲得營利,可能引起公眾輿論的質疑,這也許會讓部分有心開發文創產品的公共圖書館猶豫觀望,也可能會使社會資本有效注入存在一定的阻礙。
2.3 缺乏相關專業人才隊伍
由于體制原因,專業人才匱乏是文化創意產品創新性缺乏的重要原因。缺少創意設計人才,產品缺乏特色,品類單調,同質化嚴重,民眾自然不會消費[4]。沒有設計人才巧妙的創意和人為有效的市場運作,館藏資源不會自動轉化為生產力。
3 圖書館文創產品的開發方向
3.1 館藏資源復制品和衍生品
雖然各級各類公共圖書館于近兩年才陸續開展文創工作,但業界也有不少成功實踐。國家圖書館依托館藏古籍,推出的甲骨、金石拓片等復仿品、以甲骨文字形為靈感的甲骨文手工皂、《慶賞昇平》中公主、狀元等卡通形象公交卡、書簽等廣受歡迎;借助第三方線上平臺推出的“國圖旺店”,讀者能線上購買到各種具有圖書館典藏元素的文創小物,充分闡釋了肩負“把傳統文化帶回家”重要使命的文創產品是公共服務的前沿陣地。
館藏資源復制品和衍生品是承載圖書館特殊意義的主要商品,也是較常見、易開發的文創產品。復制館藏資源及開發其他文創產品,圖書館須事先界定好知識產權的歸屬。產品開發及后續的經營都應在法律的保護下和相關部門的監管下進行,杜絕“山寨”的出現。文創復制品、衍生品等的開發雖然追求創新,思維可能天馬行空,但保持對文化的尊重也不容忽視。
3.2 體驗式文創產品
以館藏資源為立足點,通過開展實地體驗,利用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新科技,將體驗要素如音樂創作、創業創意交流等依附于圖書館文創產品和相關服務中,讓讀者在館內消費的過程成為產品的一部分。如利用“互聯網+”,圖書館可以把館藏資源尤其是古籍、地方文獻類資源整理、分類,將其數字化,開發體驗類文創產品。
3.3 文創軟件開發
文創產品應突破實體物品的局限,在信息化時代,各文化機構也逐漸看重線上產品的開發。圖書館可以依靠數字資源豐富的優勢,開發獨具特色的文創軟件,如利用館藏資源開發推送信息類產品的軟件或開發擴展圖書館教育功能的集娛樂和學習為一體的互動式游戲軟件等。
3.4 隱性文創產品
圖書館文創,除了客觀真實的文創產品,圖書館也可以提供一種“看不見”的文創產品,讓文創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人性化的服務,舒適的館舍,文化與休閑相融的氛圍漸漸讓讀者“泡圖書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方面,廈門市湖里區圖書館、重慶北倉文創街區圖書館及許多熱門書店就值得學習借鑒。
4 圖書館文創產品的開發模式
《意見》提出,“支持文化資源與創意設計、旅游等相關產業跨界融合,提升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的設計水平,開發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風情、文化品位的旅游商品和紀念品。”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與其他領域的深度融合,“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農業”等跨業態融合已取得一定成果。“文化+”合作模式的不斷涌現也為文創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機遇。圖書館可通過開展文創設計大賽,與文創設計企業、科研機構等跨界合作,推出別具匠心的文創“明星”產品;圖書館可與旅游景點合作,將文創產品展銷和旅游推介相結合,讓文創產品“走出去”,同時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走進來”,方便游客更直觀深入地了解當地圖書館以及當地文化;圖書館可與宣傳部門、媒體合作,擴大圖書館文創工作的影響范圍,提高文創產品知名度。同時可采用線上、線下商業模式,以實現文創產品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5 結語
文創產品作為館藏的延伸,是另一種推廣文化的方式,極具現實意義與廣闊前景。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是一個新興事物,其開發與推廣是一項長期工作,不僅需要自身的學習、發展、創新,也需要社會的理解、包容、接受。圖書館為文創設計搭建交流協作的平臺,匯聚文創設計資源,促進文創成果轉化,旨在讓創意找到市場,讓企業發現商機、讓民眾通過文創產品親近文化、深入了解圖書館館藏的歷史特色,增加對圖書館的認同感[5],由此增加公眾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 姚林青,盧國華.文化創意產品的經濟性質與外部約束條件[J].現代傳播,2012(5):106-ll0.
[2] 田利.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形式延伸發展的理性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7(2):123-125.
[3] 劉斌.圖書館服務與文化產業研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0):103-106.
[4] 趙曉紅,武莉莉.公共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研究——以南京圖書館為例[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11):88-91.
[5] 莫曉霞.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探討[J].圖書館建設, 2016(10):98-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