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能夠重視自身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需要重視復習課策略的運用。合理運用復習課教學策略,學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自身的物理學習薄弱之處,并能夠進行針對知識點的學習和補充,促使自身的綜合復習素養可以獲得明顯的提升。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要能夠深入了解自身班級學生在新課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態,并有效結合學生的物理學習基礎選擇學生最能夠接受的復習策略。只有如此,自身班級的學生才能夠從復習教學中獲得收益。本人結合自身多年實際高中物理教學經驗,就如何利用復習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獲得綜合物理能力的提升闡述自身的觀點,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復習策略;復習效率;復習質量
為了促使自身班級的學生能夠認清復習環節的重要性,并能夠有效通過復習環節的學習來獲得自身綜合物理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如下的復習策略:首先教師要能夠幫助學生不斷進行解題思想和方法的總結,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得物理綜合素養的極大程度提升,從而避免無用功現象的出現;其次教師要能夠教導學生正確的錯題整理方案,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避免同樣一個問題丟兩次分現象的出現;最后教師則需要對不同物理能力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復習要求,幫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自身已有的基礎上獲得物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一、 重視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的總結訓練
在進行物理復習講解的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提升自身的復習效率和復習質量,教師首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的總結技巧。只有當學生具備了這一技巧之后,學生才能夠真正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也才能夠在面臨陌生題型的時候找尋問題的核心,并以熟悉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代入,從而完成問題的解決。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首先要能夠教導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正確方案,其次則要教導學生學會使用分析法來解題的技巧;最后教師則需要帶領學生掌握臨界法解決問題的思路。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為了有效幫助自身班級的學生掌握好臨界法條件求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進行了不同臨界場景的判定復習總結。如物體的“剛好脫離”意味著彈力為零;物體的“剛要滑動”意味著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為最大摩擦力。通過對臨界現象的判斷以及隱藏條件的推出學生就能夠順利完成相應問題的解決,并能夠在不斷總結臨界問題的過程中面臨陌生問題的時候做到游刃有余。
二、 帶領學生掌握正確整理錯題的方法
學生在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為了有效鞏固自身所學習的物理內容會進行大量題目的訓練。而在進行題目訓練的過程中由于自身對所學內容理解得不到位,會存在一定數量的錯題。在復習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進行錯題整理方法的教學,幫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意識到錯題是自身物理學習的寶貴財富。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錯題來進行復習鞏固,自身的物理能力才能夠真正獲得全面的培養和提升,物理綜合素養也才能夠獲得提高。與此同時,自身的復習就能夠具備針對性,復習效率和復習質量自然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得保障。
例如,我在培養自身班級學生正確的錯題整理方法過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指導思路:首先我要求學生將自身所練習并產生錯題的習題集都集中放在一起,并結合每一章節來將對應的錯題進行集中處理。在具體處理過程中學生要進行錯題分析,如果這道題目是概念混淆出現問題,就備注概念;如果是因為計算問題則備注計算;如果是審題問題則備注審題。通過對每一章節錯題的針對性分類歸總以后,再進行二次訂正。如果自身能夠通過二次訂正正確解答問題,則將錯題劃去,避免在第三次復習的時候再進行訂正。由此,每一位學生的錯題整理和復習效率都能夠有效提升,自身自然也能夠通過錯題的正確整理以及復習獲得綜合物理能力的最大程度進步。
三、 針對不同物理能力的學生要制訂針對性的復習目標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位獨立的個體,在進行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差距.為此,教師在實際進行復習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針對學生的物理基礎給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復習目標。只有如此,自身班級的學生才不會在復習過程中對復習目標產生畏難獲得懈怠心理,每一位學生也才都能夠結合教師設計的目標進行針對性的努力和自身物理綜合素養的提升。為了有效實現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則需要在復習工作開展之前對每一位學生都做好系統的分析工作,并在充分分析之后對學生進行層次歸類。由此,在實際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詢問不同難度的問題、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以及提出不同難度的要求。學生也能夠在此針對性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四、 結語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重視復習環節工作,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系統的復習學習獲得自身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只有如此,自身班級的學生才能夠真正在物理學習道路上走得扎實并走得遠。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要能夠針對性訓練學生舉一反三,以不變應萬變能力的培養。由此,學生的復習效率和質量就能夠得到保證,自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也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升。此路漫長,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冷緒信.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5,(05).
[2](蘇聯)B.A.蘇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
林金錠,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縣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