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陽
摘 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獲得信息的方式,各種思潮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給受眾帶來極大影響,影響到他們的思想,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在網絡中占領思想高地,樹立正確價值觀,破除錯誤思潮的影響,是當今值得探討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互聯網;輿論;思潮;意識形態;價值觀
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我們獲取和傳播信息的重要平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和移動社交軟件的普及,人人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獲取和傳播信息,信息傳播已經進入了“自媒體”時代。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在競選的時候,因為推特治國的新理念拉到了很多選票,他當選之后更是在推特治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可否認,互聯網給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甚至改變了人們慣有的生活方式。而敵對分子也開始運用互聯網這種現代化的信息工具,把意識形態滲透與信息傳播結合起來,對黨和政府發動輿論攻擊。典型的網絡思潮具有發動現實力量的能力,常常將某些思想訴求轉化為現實活動。一些具有鮮明思想傾向的網站匯聚了一批大V、骨干力量與高度認同者,在研究生、大學生甚至普通網民中具有影響力。它們經常組織各種線下活動,積極參與各種社會事件。[1]毋庸置疑,互聯網對我國國家治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對我國的國家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中出現了一類現象:一些人或組織,通過歪曲事實,制造謠言,轉移焦點等手段,將意識形態滲透暗藏在發布的言論之中,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有目的性地引導,這些言論把矛頭對準了黨和政府,暗示性地或公然地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反對社會主義,以期達到動搖政府公信力,激化社會矛盾的目的,在社會中造成了一部分群眾,尤其是一部分青年學生思想認識上的混亂,對黨和政府產生不信任感,進而給國家安全和社會治理帶來了重大隱患。互聯網已經成為新的思想輿論戰場,如果對互聯網引導不當,我們錯失的將是引領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生活新空間、拓展國家治理新領域的契機。[2]
自媒體時代,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應用在網絡上占據了大量的話語權。微博中的“大V”擁有眾多粉絲,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相當大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在價值導向上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有一部分“大V” 卻借自身的廣泛影響力,在網絡上發布或二次傳播不實信息,或有意無意地傳播所謂的“普世價值”,宣揚西式“民主”,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攻擊社會主義。借“言論自由”的名義,打著“開啟民智”,為普通老百姓爭取權利的幌子,做著意識形態滲透的事情。意識形態安全關乎道路安全,關乎政治安全,關乎政權安全,關乎制度安全。錯誤思潮看似分布領域不同、針對對象各異,但究其政治實質,其指向相同,即反對馬克思主義指導、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反對社會主義道路。如果任其肆意傳播,必然動搖主流意識形態地位。[3]
網絡推手或網絡水軍,通過注冊多個賬號,并在各大網站、論壇、自媒體上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大量信息發布和傳播,引導事件走向或轉移公眾注意力,實現一定的目的。在互聯網上,網絡推手在一定程度上擔任著意見領袖的角色,一些“意見領袖”被利益集團甚至反動勢力所利用,而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紐帶就是利益,“意見領袖”為了獲取利益而不惜通過博人眼球的炒作手段,將某些人或事件迅速推到公眾視線中,同時發布“意見領袖”的看法,激發網民非理性情緒,甚至形成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影響社會正常秩序。
各種反動勢力對我國傳播所謂的“普世價值”、“憲政民主”等思潮,都是其和平演變的工具,其目的都在于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如果放任錯誤思潮的發展,必將丟失思想陣地,誤導群眾,甚至引起社會動蕩,造成危險的后果。面對網絡輿論的復雜情況,搶占輿論的話語位置,掌握輿論的主導權是我們必須要采取的措施。如果丟失了話語權和主導權,就無法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喪失價值引導,動搖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
確立黨政機關在重要信息發布的主導地位。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反對錯誤思潮,引領科學價值觀,關鍵也在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以及全面改革的深入推進,許多事件生成后就在網上迅速地擴散開來。如果黨政機關和相關部門在處置這些事件時稍有不當,就可能會招來民眾的強烈質疑、攻擊甚至非理性的謾罵。錯失平息事態的機會,甚至會導致事件發酵升級,引起不可預測的后果。針對這些情況,黨政機關部門要適應網絡時代和自媒體時代的發展,開設官方賬號,關注網絡輿情,及時發布信息,建立公開、快速暢通的信息通道。更新觀念,主動做好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堅持正面宣傳,正確引導,堅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強對各種錯誤思潮和錯誤傾向的批判,要注意收集敵對勢力對我進行攻擊的輿情動態,密切關注他們利用敏感時期、敏感事件、敏感人物散布反動言論的輿情動向,密切關注網民對政治人物、重大政治事件的思想反映,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提高駕馭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形勢。[4]
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監管,限制非法信息的傳播,弘揚主旋律思想。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7年1月發布的《2016年中國互聯網新聞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社交媒體已逐漸成為新聞獲取、評論、轉發、跳轉的重要渠道,已成為網絡輿論的重要源頭。而超六成網民轉發新聞前不會核實,僅有25.7%的用戶在轉發新聞前會有意識核實信息真實準確性。信息傳播的低成本加劇了非法信息傳播的速度,也給不良思潮的滲透帶來了一種極其便捷的方式。一些刻意編造的謠言裹挾著反動思潮,通過否定英雄、誹謗領袖,來攻擊社會主義制度,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并在網絡中迅速蔓延,給人民群眾思想帶來了混亂。針對這種現象,必須要通過法律手段和技術手段,多管齊下綜合治理,消除網絡謠言,對造謠傳謠者依法處置,并通過多個平臺及時辟謠,最大限度地減少政治謠言和不良思潮的傳播空間。
打造一支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堅力量,以全民皆兵的方式守住網絡意識形態斗爭主陣地,打造網上的統一戰線。做好網絡輿情工作,關鍵在隊伍、在人才。[5]黨員團員在網上不能只是做為看客,對于網絡中的不良思潮視若無睹,更不能做不良思潮的傳播者,要發揮黨員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網上敢于發聲,支持壯大主流意識形態的力量,自發自覺地批判錯誤思想,同不良思潮做斗爭。要爭取在社會和網絡中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人物,引導他們在凈化網絡環境,弘揚主旋律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東超.網絡思潮給國家安全帶來新挑戰.紅旗文稿,2017,7:10
[2]張利英.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過好互聯網這一關.紅旗文稿,2017,5:39
[3]樊建新.社會思潮與文化安全.紅旗文稿,2017,07:8
[4]中共中央宣傳部干部局組織.新時期思想宣傳工作.北京:學習出版社,2006,204
[5]黃愛斌.關于網絡輿情的引導研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2:2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