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氣象環境的監測與治理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對環境影響評價一定要公正。與此同時,一定要注重氣象資料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作用,這是因為總結氣象資料這個流程在該地環境評價中是至關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對環境影響評價中,需要對氣象資料進行深入剖析和研究,以此來對環境影響評價做出正確與準確的判斷,將我國環境影響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在環境評價的導則中對于氣象資料沒有明確的說明與解釋,所以在大部分環境評價工作人員來說并不清楚氣象資料的意義何在。鑒于這種情況,本文將對氣象資料的一些問題進行闡述,力求讓環境測評的相關工作人員充分了解到氣象資料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氣象資料;環境;評價;意義;作用
中圖分類號:X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1-0019-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011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ata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ang Hongwei
(Shando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enter, Ji'nan Shandong ,25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f our country, the status of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n our social lif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require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be fair.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meteorological data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is is because the process of summarizing meteorological data i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this area.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eorological data need to be analyzed and studied in depth in order to make correct and accurat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to continuously raise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China. However, there is no clear explanation 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in the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herefore, it is not clear to mos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workers what the significance of meteorological data is.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will elaborate on some issues of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strive to make the relevant staff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meteorological data.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ata; Environment; Evaluation; Meaning; Function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中,人們已經拋開了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開始追求環境建設水平與經濟同步穩定發展的戰略目標與道路,所以在我國現階段,人民大眾對環境評價的標準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氣象部門的氣象資料也應該緊跟人民大眾的評價標準,以此來滿足各部門發展的需要和人民大眾的需要。這就要求氣象資充分發揮重要作用,對各級的環境評價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
1 如何為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更加準確的來源
眾所周知,為了使環境影響評價更加具有客觀性與準確性,我們需要收集一些準確無誤的氣象資料。在對氣象資料進行收集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幾條規定。首先,要明確氣象資料的意義所在。氣象資料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能夠直觀地表現出所描述地區的自然環境情況,也能夠將該地區的環境特點加以概括。此外,氣象資料還可以將氣象污染的范圍和強度展現出來,為氣象服務部門進行氣象環境污染的防治與管理提供方便。在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時,應該充分研究氣象資料,也需要根據不同的評價標準來提供不同內容的氣象資料。在氣象部門,對環境的影響評價一般分為三個梯度,在第一梯度之內,如果進行氣象評價的氣象臺是被包含在需要評價的地區之內,與此同時,該氣象臺所處的地理位置與需要進行建設項目的自然環境差異不大時,可以直接將空氣的穩定程度和探空材料進行直接應用,在面對第三個梯度的評價項目時,更加方便的做法是將當地的氣象臺所提供的材料直接進行使用。
2 在環境評價中需要準備的資料
在氣象部門內部有著自己明確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內部已經將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資料的存在年限進行了規定。例如,在對某一區域的主要氣候條件進行評價時,需要參考的資料應是在20年內所做的,參考以前的過于陳舊的資料會使評價結果產生差異。與此同時,查閱的不僅僅是最近幾年的資料,而是要將近些年來的資料統一收集起來進行查閱參考。在統計資料中,有些部分和項目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比如說年平均氣溫、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相對溫度和濕度、年度總降水量以及每年的極端氣候值等等項目,都需要進行記錄,這些數據在評價中充當著重要的作用,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在將這些項目都統計完畢之后,需要綜合考量,以此來對環境影響評價做出正確的判斷。
3 具體分析充分發揮氣象資料的作用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關于資料的留存年限
所謂留存年限,就是指這個資料從整理好以后到當下所存在的年代。氣象資料猶如陳年老酒一般,年代越長久,價值越高。所以在對參考資料進行選擇時,盡量選擇年代較長的資料,這樣對環境影響評價的準確性和客觀性才會得到提高,評價結果才會更加接近真實的狀況。在查閱氣象資料時,每年的數據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一般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不會對評價的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在一般情況下,對一個普通地區的氣候類型進行評價與確定時,需要查閱的資料年限在五年之內就可以,但是要高于三年。一般在對氣候條件評價時不會調用十年以上的資料,一是因為十年以上的資料不容易調用,同時會給工作人員帶來很大的工作壓力與負擔,另一個原因就是調用多年以前的資料會使得查閱的成本很高,給氣象部門帶來經濟壓力,不利于提高氣象部門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
3.2 對于風向的確定與風向頻率的測定
在城市規劃中,工廠一般都布置在城市的下風向,主要的原因是避免工廠產生的污染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對環境造成污染。風向的確定非常重要,所以在對風向進行確定時,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在氣候類型中,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屬于季風氣候,旱季與雨季特別分明,所以在對方向進行分析時,應該充分考慮夏季和冬季的區別性因素。在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一般會產生一定的誤區,比如說主要分析每年的主導風向,而只對主導風向進行分析,會給風向的評定帶來很大的影響,會使得無法確定主導風向的分布及其分布特征的問題發生。因此,在對風向進行分析時,應該對每個月的風向都進行分析,防止某一個月出現個別特殊的情況,對評價的結果造成影響。
除此之外,想要充分發揮氣象資料的重要作用,需要收集一年的逐時風向資料,這也凸顯了氣象資料的重要作用。這是為了保證模式確定的準確性,還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分析出白天和夜間的風向如何變化,并根據這些情況對環境影響評價做出判斷。
再者,風速與風向的頻率關系非常密切,在查閱相關氣象資料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在對靜風進行處理時,需要考慮到風的頻率和風速,如果風在擴散時是無法對靜風進行測算的,但是如果某個地區的靜風出現的次數比較大時,可以按照出現風的時候的數據對其進行測量和處理。在每年固定的時間內風向的改變一般是具有規律性的,這個部門可以對這個規律進行概括和總結,以便掌握其規律,為之后的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更有力的資料,促進環境質量的提高。
第三,在對氣象資料進行運用時,應該注意特定時期內每年的盛行風向的問題。在評價的原則中,已經規定了每45度是三角的范圍,在主導方向中一般為2到3個。主導風向是每個地區的盛行風向,一般情況下,主導風向在所有風向中處于重要,所以在對主導風向進行評價時應該考慮到一些影響因素,比如說地形情況以及內陸與沿海的情況,以此來對主導風向進行評價。
第四,應該考慮到對資料進行插補的問題。在對風向和風速進行測量和記錄時,應該考慮到插補的情況。所謂插補,就是在對風向和風速進行記錄時如果缺失風向觀察站,則需要對數據進行插補。當然,確實風向觀察站這樣的情況不是時常發生,所以只要把將近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的數據補充到缺失的部分就可以。如果數據缺失的情況比較嚴重時,比如一天就缺少20個小時的數據時,就不能隨意插補數據。在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時,一定要認真注意每個資料的記錄年代及資料觀測時的次數情況,防止由于記錄的過失,而導致評價結果的差異。這時就必須采取逐時風向記錄的方法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處理。
3.3 對運用氣象資料時應該考慮到日照的問題
在地球表面,在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時也需要對日照時間進行統計,這就需要長年累月地在一個觀測點進行統計。在統計時,需要關注到其他影響因素,比如天氣情況、云量大小等等,這些因素對日照時間的長短都有很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擴散模式中進行資料的查閱時,只需要關注到云量多少的記錄,而可以對日照資料進行忽略。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氣象資料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所以對環境造成影響的評價進行分析評價時,需要對氣象資料進行查閱,最重要的資料就是調查地的氣象資料,其中需要包括地形信息、氣候條件、風速、風向的調查和研究,工作人員要對當地的環境形成一種整體性的認識,否則會對氣象資料的查閱結果形成偏差,對最終的評價結果造成不良影響。在對氣象資料進行運用的過程中,也應該對日照、風向等因素進行關注,防止查閱資料不仔細而影響氣象資料重要作用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鐘海英.氣象資料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意義和作用[J].南方農業,2017,(06):94-95.
[2]余林康.公眾參與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與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7,(04):188-191.
[3]陸建偉.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16.
[4]姚申君,吳健平,易敏,於家.GIS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J].環境科學導刊,2013,(06):77-80.
收稿日期:2017-12-15
作者簡介:王宏偉(1968-),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氣象科技與氣象服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