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1)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海綿理論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城市排水系統的壓力。作為城市排水管理的新概念,海綿城市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還存在有比較多的技術問題,這也就要求相關市政單位的工作人員能夠在海綿城市的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經驗總結,并使得海綿城市的應用效果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揮。海綿城市的具體建設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海綿城市的建設思路
海綿城市的建設主要是為了解決城市排水系統不夠健全所導致的水害問題,因此在進行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也就需要盡可能進行人工排水措施以及自然排水途徑的有機融合,來最大限度的進行雨水的有效滲透,并借此來減少水澇等自然災害對于城市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每個城市的水文情況以及建設水平都有著比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進行海綿城市的建立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聯系城市的實際,并做到因地制宜,根據城市自身的發展特點以及管理現狀來采取針對性的海綿城市建設措施,并對該城市中的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通過針對性海綿城市建設方式的應用,能夠使得城市的建設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充分滿足該城市居民的生存需求。
水系濕地作為城市中的凈化器,其對于城市的環境保護、氣候調節以及生態平衡等都具備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水系作為流域之中所有江河湖泊等水體組成的水網系統,其具備有良好的調節蓄水系統,蓄水能力也與該河流的長度、路下個以及河網性狀的密度等諸多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濕地作為天然或者人工形成的沼澤地等具有靜止或者流動水體的淺水區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態系統。因此說在進行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也就需要充分發揮出水系濕地的重要作用,借此來取得一個良好的生態平衡效果。目前有許多城市在自身的建設過程中開始興建人工湖,其建設形狀有沒,并能夠起到一定的凈化環境以及增強城市蓄水排水能力的作用。但是在進行濕地水系的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其的建設管理力度,并需要將自然以及人工水系濕地的補水、蓄水以及凈水能力進行充分的發揮,從而實現海綿城市的建設效果,并給予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
綠地作為城市規劃中的一項專業術語,其主要指的是城市為了改善生態與保護環境,而給居民們所提供的休息場地以及美化景觀所用的綠地。綠地廣場中具備有眾多植被。其能夠借助于光合作用來將二氧化碳轉變成氧氣,并能夠對城市熱島效應的緩解做出非常大的貢獻。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速度的進一步增加,許多城市也加強了街心花園以及廣場綠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這些綠地廣場能夠在美化環境和優化空氣的基礎上,起到良好的水源涵養效果。近年來有部分城市通過公園綠地的建設來起到一定的蓄水池效果,并直接通過繁茂的植被來進行城市中國多余水分的吸收,然后在光合作用下實現生態水循環。近年來隨著新型蜂窩狀滲水地磚的出現,使得城市的公園小路也能夠擺脫以往下雨天氣泥濘不堪的情況,并能夠迅速將雨水滲透到地下磚的泥土之中,從而進行水分的有效蓄存。
交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直接影響到城市的發展進程,良好的城市交通能夠使得商業交往的便利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并帶動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力度的進一步加快,使得城市道路的寬度以及數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許多城市多是瀝青路面,在下雨的時候這些路面不僅僅有效的滲入雨水,甚至還會直接阻礙到雨水的排泄,從而導致城市內澇等情況的發生。因此在進行城市道路的建設過程中也就需要對現有的下水道系統進行的不安的優化與完善,并需要在進行城市交通道路的建設過程中能夠進行透水透氣材料的有效利用,從而實現海綿城市的真正建設。通過對城市的下水管道系統進行不斷完善以及構建完善的小水管道體系的模式,對于城市內澇等自然災害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并且能夠通過存蓄到的雨水來環節干旱季節中的城市用水緊張這一問題。
地塊內部的規劃在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進行地塊規劃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土地資源的合理應用,并需要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充分重視綠地、濕地以及湖泊等方面的合理規劃,在保障了城市正常有序運行的基礎上將這些部分作為重點建設環節,其能夠取得一個良好的海綿城市建設效果,對于城市中的生態環境起到良好的保護與改善效果。只有對土地的使用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才能夠充分發揮出涵養水源的作用,并能夠促進城市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海綿城市作為一種新興的城市形態,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的暴雨以及洪水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與城市損害,還能夠起到良好的生態系統保護效果,從而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在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也就需要對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海綿城市的建設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海綿城市在我國的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得以普及,并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1]鞠茂森.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技術和政策問題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5,15(3):7~10.
[2]王鶴錕,王瑞初.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基本思路和配套政策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6,1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