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張亮
(1.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湖北武漢 430000 2.武漢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00)
在當今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對于高校畢業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而且也對他們的實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近些年來,隨著一些高校的擴招,相應的就顯得許多的教育資源相對緊缺,在實踐教學方面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便逐漸的凸顯了出來。面對這種矛盾,需要相關的教學工作者,積極的行動起來,充分的調動身邊一切可以利用起來的資源,將土木工程的教學和具體的實踐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提高高校土木工程教學的整體水平。
土木工程專業對應的行業屬于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行業,特別是在這個各種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不斷涌現的時代里。這就要求高校在看展土木工程教學的時候,在照顧到學生們的知識水平的教學的同時,也要兼顧到對學生們的實踐能力的培養。
所說的實踐性教學體系,就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有機的融入實踐的元素,合理的配置各種教學資源。另外在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中必須要以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為背景,有針對性的來對實踐性教學體系進行科學的規劃和建設。力求構建起一個以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為平臺,以學生的未來發展為基礎和前提,建立一個集校內和校外、課內和課外、教和學為一體的實踐性教學模式,以使得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一個全面的提升。具體的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框架如圖1。

圖1 實踐性教學體系框架
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我國的大部分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而輕實踐的傾向。而土木工程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科性學科,但是許多高校往往把其當成理科性學科來進行教授,在課程的內容設置上忽略了實踐的環節。由此便造成了剛畢業的大學生只有理論,而實踐能力欠缺嚴重,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的需要。出現這些問題,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高校中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觀念出現了問題。
在我國的高校中,使用的教材一般都由本學科執教的老師們編寫的的,這些老師雖然理論水平很高,但是他們畢竟實踐經驗有限,尤其是在這個新技術和新手段不斷涌現的時代,很多先進的技術經驗都掌握在第一線的實踐者手中。
因此這些單純的由學校執教的老師們編寫的教材必然會和這個社會的實踐之間出現不同程度的脫節,教材內容的落后必然也會嚴重影響到教學的效果。
一般情況下,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都會比較抽象化,沒有具體的運用,學生很難對所學到的知識有一個具體的理解。因此我們高校中的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應該積極的采取行動,在教學中積極的加進一些實踐性的環節,比如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一般大一大二的時候,學生接受的都是基礎性理論的教學,大三大四的時候,逐漸的課程都開始偏向與實踐。
無論是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積極的關注本學科中新技術新手段的出現,不要一味的沉湎于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可研究中,應該在思想上認識到實踐才是土木工程專業的靈魂。
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僅在課外,也不能僅僅的停留在思想觀念層面,也可以將實踐有機的融入到土木工程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比如,可以建設一些和土木工程專業有關的實踐基地和實驗室,利用這些資源可以進行一些沖擊動力學、材料力學、測繪儀器、凍土等方面的試驗,一方面可以幫助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們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
在高校的土木工程的教學中,采用的傳統的實習方式一般都是集中式的觀摩性質的實習,這種實習方式很難讓學生深入的了解所要實習的內容。因此我們應該做出改變,對過去的那種老舊的實習方式進行改革,采用小組跟蹤的方式進行實習,以使得學生對所實習的內容有一個相對深入和細致的了解。
基于土木工程這門學科的學科性質,必須要在其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必要的實踐性環節,也唯有如此才能夠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很多的院校里面的土木工程教學并沒有很好的將實踐的環節融入其中,因此我們應該改變過去的那種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人才的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更多的實踐性環節,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以使得能夠得到一個更好的教學效果。
[1]歐忙.土木工程教學與實踐有效結合的途徑研究[J].科研,20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