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春
摘 要:復習課也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中考前的總復習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而實驗的復習又是難點。要讓學生復習掌握好覺得難學的電學知識,只有先復習好電學實驗。本文以三個重要電學實驗復習為例,摸索出電學實驗復習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復習電學實驗
我們平時的新課教學像“栽活一棵樹”,而復習好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復習課是教學過程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型,對夯實學生的基礎、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復習課又是最難上的一種課,難就難在學生對復習課的學習激情下降,沒有了學習新課程的新鮮感,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成為我們上復習課的老師棘手的并必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忙亂而遠離井井有條,最后導致“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涂了”。
“溫故知新”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復習中鞏固已學知識,獲得新知識,這是教學的需要,也是學生學習的需要.在對探究實驗進行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根據探究目的和已有條件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步驟的設計要注重突出學生的表達能力,最后要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數據或圖象,得出結論.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探究實驗的復習策略.
一、提出情境問題
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實驗,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或實驗觀察中的發現提出和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也可讓學生根據現象來提出問題,但要注意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問題提出后,教師就需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情境問題來進行分析.
例如,情境問題為:兩位體重看起來基本相等的女士在海邊沙灘上散步,其中一位才穿平跟鞋,另一位穿高跟鞋,結果他們留下了深淺不一的腳印,對此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在對這一情境進行分析時,要引導學生提出可探究的物理問題,而盡量避免直接“問題化”(為什么高跟鞋在沙地上的印痕比平跟鞋深?).探究問題可如鞋跟留在沙地上的印痕深淺與鞋底的面積是否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是否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些問題具有明確的探究方向,不僅有利于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發現問題的答案,也有利于實驗的設計和實驗.
二、進行猜想
進行猜想是要引導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的成因而提出自己的假設,當然,假設的前提是基于學生所學知識、實現現象或生活經驗等因素.
例如,在冬天為防止路面上的冰雪發生“晝化夜凍”狀態,交警同志經常在冬天的路面上撒上許多鹽,從而避免了“晝化夜凍”現象,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情境提出后,請學生根據自己學過的物理知識來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猜想.在猜想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根據因果關系來進行.在這一案例中,水溫達到凝固點.且繼續放熱是學生已學過程的知識,水不再結冰是這一現象的結果,而水為何沒有結冰是因為水溫沒有達到凝固點,那么,猜想就可能是加鹽后的水的凝固點降低了(鹽水的凝固點比水低),這一猜想是否正確,即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熔化了的冰雪加鹽后不再結冰還需要通過實驗來證實.
三、設計實驗與進行實驗
既然提出的只是猜想,那就需要證實.設計實驗與進行實驗就是要根據探究的目的和已有的條件,設計實驗方案,在實驗中能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正確記錄實驗數據從而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在設計實驗方案中需要注意明確實驗的目的,即觀察或測量什么?如何觀察或測量?即包括選擇器材、設計電路等.實驗步驟,包括實驗操作方法、記錄數據或現象和對數據的處理等;設計記錄表格.對上述這些內容,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來合作完成.
四、分析和論證
這一步驟是對實驗數據、現象或圖象等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結論.其中包括數據分析,根據現象判斷兩者之間的變化趨勢相同、相反或不變,變化速度越來越大(或越小),是否成正比、反比關系等,如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規律.判斷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物理量,可通過加、減、乘、除的運算,把得到的和、差、積、商進行比較,看有無確定關系,如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圖象分析則是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畫出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圖象,再對圖象進行分析.
五、評估
這是探究實驗中較為重要的一步,學生在對假設進行實驗探究后,要對自己的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進行評估,評估探究中的信息是否科學,是否能很好地證明自己的假設.通過合作評估學生也能更好地改進實驗,從而更好地促進對實驗的觀察而得到結論.
總之,在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探究實驗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高度關注.在探究實驗教學中還需要注意,探究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設計與實驗現象觀察來獲得實驗結論,這些過程并不是學生個體能較好地完成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來完成.同時,物理知識間具有一定的互通性,教師在引導學生來進行綜合性實驗時,要引導學生從宏觀方向來進行實驗設計和實驗,在對得出的實驗結論進行分析時,也要注重整體把握,細致分析.總之,探究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廣大教師在進行探究實驗教學和復習時,都要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按照一定的模式進行,這樣才能提高實驗的效率,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技能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莉萍.初中物理演示實驗室建設構想[J].好家長,2017,(37):186.
[2]施婷婷.初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之管見[J].教育文匯,2016,(03):47.
[3]姜敢.發揮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08,(42):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