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
【摘 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小兒患有腸炎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來我院兒科治療小兒腸炎的患兒9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兒48例給予常規護理,參考組患兒48例給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持續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護理干預后,參考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持續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對患有小兒腸炎的患兒實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持續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降低患者患有并發癥的機率,適合小兒患有腸炎時使用。
【關鍵詞】小兒腸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并發癥;臨床癥狀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2
近年來我國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有很多,包括小兒腸炎等。其中小兒腸炎的發生人群主要集中是嬰幼兒,加上嬰幼兒的身體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特別容易出現小兒腸炎。患兒發生小兒腸炎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特別是患兒在吃東西的時候手不干凈帶入細菌進入消化道從而致病,患兒在發生急性腸炎后不久便會出現體溫升高、嘔吐、多次腹瀉等臨床癥狀,這些癥狀的出現會嚴重影響到患兒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引起患兒出現并發癥,延長患兒康復所需時間,增加經濟負擔。給予小兒腸炎患兒健康教育護理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患兒住院時間及癥狀持續時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來我院兒科治療小兒腸炎的患兒9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8例和參考組48例。對照組患兒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在(1.3±0.4)歲,平均病程在(4.6±0.2)d;參考組患兒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在(1.2±0.6)歲,平均病程在(4.7±0.1)d。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要按照主治醫師的要求,對患兒進行定期的身體檢測并完整記錄下來,便于醫師參考。定時看護患兒服用醫師開出的治療藥物,避免患兒誤食或少服用藥物的情況出現,對患兒護理期間的飲食注意事項進行指導。參考組患兒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其具體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如下所述:
(1)講解小兒腸炎的基本知識。在家屬將患兒送往我院后,向家屬講解關于患有小兒腸炎后的患兒將可能出現哪些臨床癥狀,以及患兒患有小兒腸炎疾病時醫師采取的治療方式等,并且在患兒經過醫師治療后的護理期間,也要向家屬講解關于患兒服用藥物的目的以及患兒服藥時應該注意的注意事項,隨時向家屬傳達主治醫師的吩咐及檢查項目,提前告知以便做好準備。在護理期間要做好病房的衛生工作,避免患兒床上及能觸及到的地方硬物較多,防止患兒摔傷、磕傷。
(2)講解患兒出現的臨床癥狀。患兒在醫師的確診下,明確患有小兒腸炎疾病后,護理人員要向家屬講解有關于患有小兒腸炎后將出現的臨床癥狀,確保家屬對疾病臨床癥狀的了解,提高家屬對患兒的看護效果。在患兒患病期間,如果患兒出現多次腹瀉,并且每次腹瀉大便量極少,而且還以水居多,這就是患有小兒腸炎的一個臨床癥狀,當腹瀉的癥狀次數過多,需要及時就醫;在患兒出現食欲下降,但是體溫處于正常溫度,這種情況下患有小兒腸炎的機率也是有的,注意密切觀察患兒;在患兒患有小兒腸炎時,有的患兒體溫不會出現變化,但有些患兒會出現體溫下降、發燒發熱的癥狀;在患有小兒腸炎時,有的患兒由于疾病延誤時間過長,腹瀉次數多,其臀部皮膚會明顯出現干燥且帶有表皮掉落現象。
(3)與家屬分析患兒患有小兒腸炎的原因及康復后的預防措施。在患兒進行護理期間,護理人員要與家屬進行交流,引導家屬通過分析患兒飲食、玩耍行為,分析是否是患兒在吃東西時,手或食物不干凈帶入了病原菌而引起的小兒腸炎,或者分析是不是患兒在玩耍時病菌過多入嘴而引起的小兒腸炎。向患兒家屬講解患有小兒腸炎的基本原因,比如首先是患兒體質太差,少量病菌就可以加重患有小兒腸炎的機率,因此需要加強對患兒的體質鍛煉,增強患兒抵抗力;其次是患兒年齡太小、自制力差,在玩耍過程中誤食了細菌感染的食物,要提高患兒的認知水平,分辯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需要家屬長時間的教導;最后是患兒所處環境里面是否是細菌聚集的地方,患兒所處環境細菌等病原體過多,會加重患兒患有小兒腸炎的機率,家屬加強對生活環境的打掃,保持環境潔凈。
(4)護理期間加強對患兒的看護。有的患兒由于年齡太小,不少患兒正處于母乳期。對于能行走的患兒,家屬要時刻對患兒進行看護和照顧,減少患兒身邊的硬物數量,防止患兒磕傷、碰傷。對于處于母乳期的患兒來說,在患兒吸食完母乳后,要做好乳頭清潔工作。在患兒吃完飯后及時教導患兒勤洗手,養成飯前飯后吸收的好習慣,并且與患兒一起洗手,加重教育的效果。(5)講解母乳緩解小兒腸炎產生的腹瀉。當處于母乳期的患兒患有小兒腸炎后,可以通過吸食母乳的方法緩解患兒產生的腹瀉癥狀。這是因為母乳里面含有抗體抗體,對吸食母乳的患兒帶有緩解腹瀉的效果,當患兒出現腹瀉時,先喂食患兒母乳,如果腹瀉沒有好轉且情況加重時,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進行2檢驗,計量資料(±s)比較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護理干預后的癥狀持續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兩組患兒比較其護理干預后臨床癥狀持續時間及住院時間,其中臨床癥狀包括:發熱時間、腹瀉時間、嘔吐時間。護理干預后參考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持續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兩組患兒發生并發癥的機率比較endprint
兩組患兒發生小兒腸炎后出現的并發癥包括胃脹、腹痛、大便含膿,參考組并發癥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患兒在嬰幼兒期間發生小兒腸炎疾病的可能性遠遠大于非嬰幼兒期,特別是當患兒是嬰幼兒時,身體具有其特殊性,身體機能較常人不是十分完善,而且身體較為柔弱,容易在吃飯、玩耍期間感染細菌入口,而且幼兒的患兒好動,性格活潑、喜歡爬來爬去,雙手沾染細菌也會直接伸進嘴里,從而加重了患有小兒腸炎的可能性[1~2]。嬰幼兒患有小兒腸炎,是消化道疾病治療的常見人群,加上患兒的年齡較為年幼,對抵抗外界細菌等病原體的意識不知,所有在玩耍及飲食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且和頻繁的感染細菌,最終產生小兒腸炎的發生。嬰幼兒在發生小兒腸炎后繼發腹痛、嘔吐等并發癥的機率很高,因此當嬰幼兒患有小兒腸炎后的護理期間采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是很有必要的,這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兒繼發并發癥的發病率,減少患兒的臨床癥狀持續時間和住院時間,對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家庭降低經濟支出,減輕負擔[3]。
在這次探究當中可以看出來,常規的護理對于患有小兒腸炎患兒來說,其實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常規護理的臨床癥狀持續時間明顯高于采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患兒,從這兒可以看出來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夠很好的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從而減少住院時間,對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家庭很有幫助,最重要的是,患兒采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后的并發癥發生率也是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的患兒。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行的,而且健康教育護理比起常規護理加強了對患兒家屬的有關于小兒腸炎的了解,使得患兒在康復后能在家屬的幫助下,下意識的避免患兒對于病原體的接觸,降低發生小兒腸炎疾病的機率,并且在患兒出現小兒腸炎疾病的前兆時,家屬也能根據所學的的知識對患兒病情進行一定的判斷,并進行有效的措施或立即前往醫院就醫[4~5]。
參考文獻
張憲麗.健康教育在小兒急性腸炎護理中的作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4,(15):1994-1995.
尚軟香.健康教育在小兒急性腸炎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1):148-149.
崔艷.小兒急性腸炎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體會[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4):12-12,31.
陳海霞,汲小信.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兒腸炎護理中的作用[J].吉林醫學,2007,28(4):507-508.
王月玲.健康教育在小兒急性腸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14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