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文
【摘要】目的 探討比較小骨窗開顱和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入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50例進行治療對比觀察分析,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5例。給予對照組微創手術(硬通道)鉆孔顱內血腫引流術,給予治療組小骨窗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經治療后數據統計,兩組患者的總治療有效率結果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小骨窗開顱和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均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疾病康復。
【關鍵詞】小骨窗開顱;微創手術;高血壓腦出血;療效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6..02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病死率和致殘率均比較高,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變化,此病呈現上升趨勢發展,臨床上比較重視此病的治療。在臨床治療中,此手術的治療方法雖多,但由于傳統開路手術治療后遺癥較多,術后并發癥較嚴重[2]。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臨床上逐漸采用微創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小骨窗開顱和微創手術治療在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方面治療的效果進行了實驗對比研究,其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入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50例進行治療對比觀察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腦出血相關臨床診斷標準[3]。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齡42~86歲,平均年齡(63.41±2.53)歲;所有患者均沒有嚴重的肝腎疾病、既往血壓大于或等于140/90 mmHg;經臨床數據統計顯示,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微創手術進行治療,首先對患者實施頭部CT定位,避開重要血管和功能區域,并采用萬特福一次性顱內血腫清除套裝,術中抽吸部分血腫,術后小劑量尿激酶多次血腫腔灌注,促使殘余血腫溶解便于引出。并注射依達拉奉注射液,夾管4 h后開放,引流不超過7 h。
治療組采用小骨窗開顱手術對患者進行血腫清除,麻醉處理采取全麻處理,根據CT顱腔掃描定位,進行頭皮切開,切口采取約6~7 cm長度。切開后,完成3.0 cm×4.0 cm小骨窗即可進行手術,并切開腦硬膜方可進行手術操作。手術開始時,針對患者腦穿針穿刺證實血腫腔位置后,切開腦皮質,并在顯微鏡下清除血腫。并留置血腫腔引流管1枚,而后行關顱處理。
1.3 療效判定
基本痊愈:功能缺失評分減少91%~100%,癥狀基本消失;顯著改善:功能缺失評分減少46%~90%,癥狀改善明顯;改善:患者功能缺失評分結果降低18%~45%,且患者癥狀改善不明顯;無效:患者功能缺失評分結果變化范圍在17%以內,且患者癥狀無改善效果;惡化:患者功能缺失評分增加18%以上,經評定,患者癥狀呈現加重。
1.4 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臨床數據均采用SPSS 2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治療后,發現對照組6例基本痊愈,9例顯著改善,5例改善,5例無變化或惡化,總有效率為80.0%;治療組8例基本痊愈,10例顯著改善,4例改善,3例無變化或惡化,總有效率為88.0%;經比較后,發現,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3 討 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常見的神經外科疾病,屬于臨床危重病癥。此病導致的神經功能缺失過程比較復雜,且患者術后出血所形成的血腫,自身也會造成患者身體和神經方面的損傷,如果引發出血后的繼發性損害如顱內高壓、炎癥反應等改變及凝血級聯反應等,被稱為是高血壓腦出血重要致病因素[4]。據有關資料顯示,患者因腦出血而形成的血腫,在恢復過程中,至少要1個月才能完全恢復,且在血腫周圍的細胞組織,也會受到此類腫塊的影響而出現持續繼發性損傷,最終導致患者出現神經功能損害。因此,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就需要保證患者的血壓穩定后,及早進行手術清除腦內血腫[5]。
臨床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手術方式有很多,但是傳統手術創傷性比較大,而且術后感染比較多,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近幾年,臨床上逐漸采用微創手術和小骨開顱術進行治療,小骨開顱術的主要優點:手術簡單、操作容易,止血確切、徹底,手術安全性高等;微創顱內清除術的主要優點:手術簡單、快捷,血腫排除順利,手術損傷小,費用低,便于普及等。小骨窗開顱的另一個優點是:術中可以處理破裂出血血管,而微創手術卻不能。但微創手術由于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大部分患者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術,因此,更適合合并有糖尿病和嚴重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此二者手術方式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均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提高治療效果[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小骨窗開顱術和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血腫治療效果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種手術均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癥狀。
綜上所述,小骨窗開顱術和微創手術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均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且患者在治療術中其出血量少、手術時間更短、術后血腫清除效果更好,而且患者治療后的并發癥較少,針對不同患者,恰當選擇治療方法,術后康復快,治療效果比較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 果,董 偉.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與小骨窗開顱顯微手術治療幕上高血壓腦出血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5,(7):51-54.
[2] 王海波,繆永華,管義祥,等.改良小骨窗開顱與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比較[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10):4-6.
[3] 劉東升,姚 輝.顯微鏡下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80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15):125-126.
[4] 范廣明,張 文,毛振立,等.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與小骨窗開顱顯微手術治療幕上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7,29(1):90-93.
[5] 謝海峰,彭文益,馬 何,等.小骨窗開顱與傳統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15,(36):5101-5102,5106.
[6] 王偉豐.微創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1):61-62,65.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