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晶
【摘要】目的 探索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腦出血患者10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腦出血患者應用臨床路徑護理,可提高護理效果,提高護理質量,患者生存質量提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腦出血;臨床路徑;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4..01
社會進步醫療水平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口老齡化加劇,腦出血疾病發病率增加,影響人們生活。腦出血發病后,給與積極治療,有效護理干預不可缺少,是保障良好預后必備條件。臨床護理路經實施從患者入院直至出院的整個醫療護理計劃中。本組資料將腦出血患者100例臨床護理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腦出血患者100例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0例。觀察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齡51~76歲,平均年齡56±3.8歲,腦葉出血12例,基底節出血32例,丘腦和其他部位出血6例。平均出血量為30±3.4 mL。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53~78歲,平均年齡58±3.2歲,腦葉出血10例,基底節出血35例,丘腦和其他部位出血5例。平均出血量為32±2.1 mL。兩組患者行頭部CT檢查確診為腦出血,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方面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給予護理,具體護理措施有:
制定護理路徑,本科組建護理路經成員,有護士長、責任護士、經治醫生等成員,成員相互協作確定臨床路徑的相關疾病。依據疾病具體治療方案和護理標準常規,以患者為中心,按照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具體措施:患者住院后評估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皮膚、大小便、心理和精神狀況。評估患者神志、瞳孔、肢體活動吞咽功能?;颊呶?、建立靜脈通路,留取血液標本,正確執行醫囑,觀察用藥后反應。
護理臨床方面,給予患者口腔、皮膚、氣道、管道護理,安全護理及心理護理。做好入院宣教。包括環境介紹,安全教育防止墜床、燙傷、跌倒等。
患者住院2周護理評估:患者臥床休息,生命體征穩定后,3~5天康復練習。做好飲食護理。保持氣道通暢,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再出血。做好健康宣教,內容有高血壓疾病、糖尿病知識,防止再出血知識。做好康復練習注意事項。
出院前,積極和家屬配合,做好疾病預防,飲食指導、保持心情愉快,防跌傷、防燙傷安全事件。做好電話隨訪。護士對患者進行檢查、功能康復訓練、健康宣教、做好詳細記錄。責任護士認真查房,了解掌握患者臨床路徑應用情況和疾病恢復情況。發現不足,做好有針對性補充和督促。做好評估和教育工作。患者出院做好健康指導,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填寫完整。調查患者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等。護理滿意度的判斷依據以下標準:應用我科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以100分為滿分。十分滿意:90~100分;比較滿意:80~89分;滿意:60~79分;不滿意:低于60分。統計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醫學水平提高,常規護理模式不能滿足臨床患者的需求,在臨床護理理論基礎上總結出臨床護理路徑,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規范系統護理方案。對每個患者實施合理有效針對性護理,改善患者病情,護理滿意度提高。
臨床路徑有綜合性和多學科性,制定護理流程的開始和收尾,根據患者病情不同,實施和病情相應的護理措施。能減少患者住院時間。能根據預先制定治療護理目標,實現標準化治療模式。
本組資料中,腦出血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觀察組患者預后護理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患者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增強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邊紅楠.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6):272-273.
[2] 陳 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住院護理中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學,2016,22(22):102-103.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