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向金 黃娟
【摘要】 目的:分析循證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治療中的應用。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5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2.00%(23/25),高于對照組的68.00%(17/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7.875 8、8.686 4,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2.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2.383 3,P<0.05)。結論:對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具有較多的優勢,值得應用。
【關鍵詞】 循證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癥; 手術
doi:10.14033/j.cnki.cfmr.2018.01.05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01-0119-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會出現腰腿疼痛、麻木的癥狀,在疾病發作期患者是難以勝任日常工作的,而生活中也通常需要他人的幫助,且反復發作,當保守治療難以緩解患者的痛苦時多選擇手術治療[1]。手術療法雖在一定程度上將患者的癥狀減輕,但術后也有出現感染、腦脊液漏等并發癥的可能,醫護人員可給予循證護理緩解此種現象,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5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
年齡40~80歲,平均(62.97±18.76)歲;突出節段: L4~5為24例, L5~S1為19例,兩個節段均有突出者7例;合并疾病:側隱窩狹窄14例,椎管狹窄6例,軟骨板破裂并骨化3例,腰椎滑脫4例;合并內科疾病者9例;單下肢麻痛39例,雙下肢麻痛11例;伴有感覺障礙者35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會出現腰背疼痛及下肢麻木的現象,患者難以勝任正常的工作,在生活方面也大都需要他人的協助,且該疾病容易復發,而選擇手術治療也多因為其他保守治療沒有明顯的作用,大部分患者對治療失去了信心。護理人員要告知他們此次治療方案是適用于疾病狀況的,為其手術的醫生具有一定的技能,是可以勝任此次手術的;并將同類患者康復的經驗向他們介紹。(2)術前訓練。在進行手術時患者需采取的體位為俯臥位,然多數患者并不習慣此種體位,為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告知患者在手術前3 d可以進行訓練;在手術過后患者不能下床活動,待14 d后才可以進行活動,因而排便需在床上,多數患者很難適應,告知他們也在術前3 d進行訓練[2]。
1.2.2 術后護理 (1)體位護理。由于麻醉因素,患者術后6 h內需去枕平臥;術后24 h內傷口出血的概率較大,一旦出現此類現象,對傷口的恢復是沒有益處的,為預防此類現象的發生,在術后24 h內告知其要采取平臥位,不可隨意移動軀體;但為了使骶骨部免受壓力,減少或避免褥瘡的發生,在術后應遵醫囑進行翻身,方式為軸線式,隔2小時進行1次[3]。(2)疼痛護理。術后一段時間后,麻醉作用會消失,進而出現傷口疼痛的癥狀。護理人員要告知他們術后疼痛是難免的,疾病恢復總要做一些犧牲,不要被疼痛打敗,如患者疼痛嚴重,可遵醫囑給予相關處理措施,如鎮痛劑;同時向他們解釋鎮痛藥物也不可隨意使用,在不能自行解小便的情況是不可以使用的,兩次鎮痛劑使用間隔時間不應低于6 h[4]。(3)生命體征監測。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有不小的創傷,術后因血容量少出現低血壓的概率較大,需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并要求呼吸道順暢,必要時吸入氧氣,注意控制氧流量,應在1~2 L/min。(4)引流管護理。患者術后需放置引流管,不可讓其出現滑落的現象,需進行固定;如引流管出現折疊、堵塞的現象是難以起到引流的作用的,可定期對引流管進行擠捏防止此類現象的發生。術后患者有出現活動性出血、硬脊膜破裂的可能,這些可以在通過引流液顏色進行判斷,如引流量在100 ml以上,且呈鮮紅的顏色多考慮活動性出血[5];如引流液為淡紅色,且出現其他癥狀,如惡心、頭痛等,應考慮硬脊膜破裂[6]。引流管拔除的時間為術后1~2 d,在拔除后需觀察傷口是否存在滲血的現象。(5)脊髓神經功能觀察。術后72 h需對患者雙下肢感覺運動、深淺反射進行觀察,在恢復期還要對雙下肢感覺及運動情況進行觀察,如肌力改善的情況,有沒有出現神經反射不對稱的現象,病理反射是否存在等[7]。
1.2.3 功能鍛煉 (1)四肢關節鍛煉。術后當天指導患者做四肢伸曲練習、股四頭肌收縮及足背伸跖屈鍛煉,但只能在床上進行。視疼痛程度告知其盡量將患肢抬高。長期臥床出現肺部感染的概率較大,為避免或減少此種現象的發生,告知患者需進行呼吸鍛煉,如深呼吸、進行擴胸運動;為預防術后出現腹脹、便秘及尿潴留的現象,可按摩腹部,將腹肌肌力增強[8]。(2)直腿抬高鍛煉。術后第2天開始進行,抬高從30°開始,至少堅持5 s,以后逐漸將抬高幅度增大,進而將膝關節的穩定性增強。(3)腰背肌功能鍛煉。開始鍛煉時間為術后5~7 d,采用的方式為支撐法、三點支隊法、飛燕點水法,3~4次/d,20~40節/次,最少堅持5 min,但不應超過10 min[9]。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及費用進行比較[10]。護理滿意度采取護理部自制問卷的形式調查,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endprint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滿意15例,基本滿意8例,不滿意2例,護理總滿意度為92.00%(23/25);對照組滿意7例,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7例,護理總滿意度為68.00%(17/25)。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費用對比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2.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疾病早期多選擇保守治療以緩解癥狀,然該疾病采取保守治療很難治愈,只是暫時將疼痛、麻木癥狀緩解,病情反反復復,給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帶來困擾[11]。當疾病通過常規治療對癥狀沒有明顯的作用時可選擇手術,然多數患者由于先前反復的治療、復發,對手術的療效也抱著懷疑態度[12],且術后會出現多種并發癥,如疼痛、感染、腦脊液漏等,針對這些可在圍術期給予循證護理,包括:部分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效果產生懷疑,護理人員要告知他們為其手術的醫生具有一定的技能,且多數患者通過此種療法達到了臨床治愈;因術后需臥床14 d,不能下床,大小便只能在病床上解決,可在術前3 d開始鍛煉[13-15];在手術后24 h內傷口出血的概率較大,要告知患者需遵醫囑進行翻身;同時做好疼痛護理,并注意引流管的色、量,因術后患者有出現活動性出血、硬脊膜破裂的可能,這些可以在通過引流液顏色進行判斷,最后查看患者是否出現脊髓神經功能異常的現象;還要告知患者在術后需進行鍛煉,這些鍛煉方式有四肢關節鍛煉、直腿抬高鍛煉及腰背肌功能鍛煉,由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對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具有較多的優勢,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冬玲,林濤,吳超英,等.延續護理對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12):69-71.
[2]繆潔,趙金彩,安永慧,等.微創手術與開放性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比較與并發癥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3):1540-1543.
[3]邵長鳳.微創椎間孔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4):553-555.
[4]陳艷君,楊玲梅,林紫萍,等.綜合護理在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8):74-76.
[5]陳曉紅.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治療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6):275-276.
[6]王亞萍,王永霞,鄭麗娜,等.對行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術后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6):74-75.
[7]張莉.對行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9):177-178.
[8]陶彧.對行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疼痛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9):185-186.
[9]路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手術治療前后護理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1):194-195.
[10]陳小雁,林海寧,吳翔燕,等.居家護理對TESSYS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健康促進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7):885-888.
[11]方文君.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3):41-42,59.
[12]于文紅,龐克慧.疼痛和情緒管理結合康復路徑指引在微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8):708-710.
[13]靳士英.循證護理在穴位按摩配合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0):94-95.
[14]姜偉.循證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治療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8):85-87.
[15]喬建華,黃杰.循證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應用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7):1915-1916.
(收稿日期:2017-05-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