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智
摘要:最近幾年,財政部門一直在著力推進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管理會計的使用范圍和領域也越來越廣泛。管理會計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單位的成本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對于國內高校而言,也為其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工具。雖然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實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推進,管理會計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因此,本文將結合已有的研究文獻,在管理會計的原理和方法基礎之上,從高校成本計劃管理、成本核算管理、成本控制以及成本績效管理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和建議,以期為高校提升成本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管理會計 高校 成本管理 應用
一、高校成本計劃管理
(一)積極引進先進方法,明確成本目標
目前,大多數高校都采用目標成本法和標準成本法等管理會計的方法來進行成本管理,并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一般來說,大多數高校都屬于非營利組織,其經營管理目標不同于企業;國內大多數高校的發展是以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才、產出更優秀的科研成果等為目標。所以高校在成本管理工作過程中,所涉及的總成本目標應該是以總收入的數額為基礎,在一定數額的成本基礎之上更好地實現發展目標。所以,高校成本目標的確定應該遵守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則,在該學年總收入的基礎之上扣除了學校重大事件預留經費以后,剩余的資金就可以作為高校該學年的成本目標,也即意味著這些資金都可以用于人才培養、科研工作等方面,從而提高高校的總體質量。
(二)根據實際情況對成本目標進行合理分解
高校對于成本目標的分解一般可以分為橫向和縱向兩種分解方式,而在實際的成本目標分解過程中是將橫、縱分解方式相結合,以類似于金字塔的形式再將其分解到具體個人。將不同用途的成本費用分配到具體的單位、機構、個人以及項目,這樣可以降低因分類不清而導致資金亂用的情況,同時也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對于日常管理和日常運轉的成本管理,高校一般都傾向于采用標準成本法進行管理。使用標準成本法,根據日常管理和運轉過程中所涉及的業務數量和內容制定成本,實現成本定額。對于支出定額數量的確定,高校可以借鑒同類型其他高校的先進方法,同時也需要在總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的定額方法。具體選擇什么方法進行成本定額,高校需要結合實際,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和要求,選擇最優的成本分解、定額方法,循序漸進,不斷完善,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
(三)不斷完善、創新成本企劃工作
一個好的成本企劃方案是降低高校成本的重要手段。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高校可以引入管理會計中的目標成本企劃方法,對高校所涉及的業務進行合理的規劃,削減不必要的、效益微薄的業務工作,對高校各個工作環節進行審核,精減不必要的工作環節。在物品選擇方面,盡量選擇那些可以降低成本而不影響質量的替代物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促進成本目標的實現。例如,對于那些非核心課程的教師,可以采用外聘或兼職的方式任用教師;對于后勤服務,高校既可以組建自己的后勤服務團隊,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外面聘用后勤團隊等。高校在開展成本企劃工作的時候,應該盡量結合自己的實際發展情況和資金狀況,根據業務需求,選擇最合適的目標成本計劃方案。
(四)加強事前成本規劃
通常來說,管理會計更加重視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中可控成本的規劃,對可控成本的事前管理與控制也更加嚴格。因為,有效的成本事前控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后期的成本支出。高校辦學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隨著人數、業務數量等方面的內容變化而變化的,如教職工人數的變化會導致人力資源成本的變化,研究課題的增減會導致實驗儀器數量、實驗成本的變化等。因此,高校應該結合之前的成本管理經驗,對可以控制的成本進行有效的事前規劃和控制。不僅如此,還需要加強對固定成本的規劃和管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固定成本中可控部分進行整體規劃,選擇最優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對于固定成本中不可控的那部分成本,高校應該對其用途進行詳細的規劃處理;固定資產折舊處理,提高這部分成本的利用率。高校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對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以求在重大成本有關事項決策過程中能夠充分的運用管理會計,除了對顯性成本的分析,還應重視對隱性成本、機會成本以及未來成本的分析。
二、高校成本核算管理
(一)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體系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仍然有不少的高校依舊采用以前的成本核算體系,所涉及的核算方式和核算制度等都不能很好地滿足學校具體發展的需求。因此,高校需要根據新的財務制度要求,結合已有的管理經驗,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之上,努力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內部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核算體系應該將不同類別的成本費用進行分類設置,將不同類型的成本費用具體到部門或個人;不同類型的成本費用核算應該采取對應的核算方式進行成本核算。另外,高校還應該不斷完善相應的成本核算制度,對學校的成本管理工作實施監督和管理,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二)不斷完善成本報表體系
在成本報表設計這一塊,高校可以將總的報表體系進行逐級分解——總成本報表、各部門成本報表、不同學科成本報表和不同年級的報表四個層次。總的成本報表是用于反映學校總成本,如總的教學成本、總的后勤成本以及總的管理費用等。各部門的成本報表用于反映學校各二級單位的成本費用構成情況,如各個教學單位的教學成本、各后勤單位的成本以及二級單位的管理成本等。而不同學科的成本報表反映的則是學校不同學科的成本費用構成情況。不同年級的報表是用于反映各年級、不同學歷層次的成本費用組成。不斷完善報表體系,可以為高校報表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制度和實施辦法。
三、高校成本控制
(一)設置獨立的成本控制部門,并對其工作進行實時監管endprint
相對于企業而言,高校內部機構和部門的設置和劃分比較明確,各級單位的工作職責、分工都十分清楚,因此很適合開展責任成本管理。為了確保成本控制工作能夠有效地開展,高校需要在內部設置獨立的成本控制部門,明確該部門的工作責任和權利,并設立相應的監管部門對該項工作進行實時、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另外,成本控制部門可以設置二級的成本控制分部,將成本控制責任逐級分解,將成本管理工作細化,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控制部門的工作壓力,也能夠提高高校成本控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另外,高校在設立成本控制部門的時候,還應該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有理可依,明確獎懲制度,促進員工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的局面,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二)選擇合適的成本核算方法
不同的高校在實際的工作中有不一樣的側重點,因此選擇什么樣的成本核算方法應該根據高校的發展要求和特點來確定。如有的高校所涉及的業務范圍和數量都比較大,不同類型的作業之間界限明顯,因此比較適合采用成本作業法進行成本管理。高校可以將所涉及的業務進行合理的分類、歸類處理,將相似的作業歸到一起,將不同的作業進行區分成本管理,這樣既可以促成成本的集成管理,也可以實現成本的分類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根據高校自身的特點選擇正確的成本管理、核算方法,能夠促進其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
(三)積極推行全面成本管理
根據管理會計中的全面成本管理理論,高校需要實施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以此來最大限度地降低辦學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所謂的全方位成本管理和控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全面覆蓋
高校在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時候,應該對學校所涉及的所有業務和各個管理流程進行全面、全方位的分析、總結,并在此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優化學校成本管理工作。
2.促進全員參與
高校可以組織全校職工學習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和技能,提高全員對管理會計的認識程度,鼓勵員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中,實現全員參與成本管理工作的目標。
四、高校成本管理績效評價
提高高校成本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對該項工作實施有效的績效評價。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高校還需要完善成本管理工作的績效評價體系,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的績效評價體系和制度
目前,很多高校只是片面的重視學生的發展,對學校財務工作開展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尤其是學校的成本管理工作比較薄弱,使得學校成本控制工作相對渙散。這就要求高校需要在內部建立一個成本績效評價體系,對高校成本管理工作進行嚴格的考核和評價,以此來督促相關工作人員開展工作,從而促進高校成本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對于高校成本管理工作績效評價制度的制定,應當借鑒其他工作的績效評價制度的制定經驗,從戰略層面和作業層面出發,制定出能夠促進高校整體發展的成本管理績效評價制度。
(二)設計合理的評價指標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也可以從戰略層面和作業層面進行探討,戰略層面的指標應該以提高學校的綜合競爭力為目標,作業層面的指標應以各中心工作的完成情況為重點進行設計。
(三)選擇合適的績效評價方法
和普通的盈利企業相比,高校不僅僅需要對財務信息進行評價,還需重視對非財務指標的評價,可以多引入最新的一些評價方法,如對標管理法和平衡計分卡法等。同時高校也可以借鑒同行的相關經驗,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指標評價方法。根據指標的不同,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
(四)不斷優化工作人員隊伍
在高校開展成本管理績效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對高校的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狀況進行考核和評價,并將考核結果及時反饋給相關的部門單位,為其工作提供相應的改進建議與措施,是提高高校成本管理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因此,高校對于績效評價工作人員的選擇要嚴格,需要具有很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素質,能夠抵制外來的誘惑,公正地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被評價員工信服,在一定程度上優化成本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隊伍。
參考文獻:
[1]王國棟.管理會計視角下的成本管理探究[J].價值工程,2015(1).
[2]侯玉燕.基于創新視角的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設計[J].教育財會研究,2015(6).
(作者單位:蘭州工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