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萌 (國家圖書館 北京 100081)
黃紅華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圖書館 北京 100029)
國際圖聯(IFLA)曾經指出,“一個富有效率的法定呈繳體系應該存在于每個國家,這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傳承?!盵1]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圖書館法或相關法律法規中都明確地規定了出版機構的法定呈繳義務。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出版物數量日益激增、價值不斷提升,公眾的閱讀方式快速轉變。為應對這一局面,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規范數字出版物呈繳活動。由于法律的滯后性,大多數國家現有的數字出版物呈繳法律法規主要針對離線出版物、音像制品和廣播電視節目等數字出版類型,對網絡出版物涉及較少,數字出版物呈繳體系尚不完善。
在我國,關于數字出版物概念的界定言出多門?!掇o海》對數字出版的定義為:“以數字編碼的形式對作品進行編輯、組織、發布的出版活動,是出版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形式包括網絡出版和電子出版等。”[2]吳鋼認為,“數字出版物是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數字化技術,并以數字形式進行出版的出版物?!盵3]數字出版物具體包括兩類:一是離線出版物,即狹義上的電子出版物;二是在線出版物,即通常意義上的網絡出版物。在互聯網普及之前,傳統的數字出版物主要就是電子出版物,按照與計算機通信線路的關系將其分為“在線出版物”和“離線出版物”兩類。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網絡出版物成為數字出版物的主流形態。因此,2008年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和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對電子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給出了明確定義。國外關于出版物呈繳的相關研究實踐和法律文本中對電子出版物和數字出版物區分并不嚴格,在很多場合作為同義詞使用。為了保證研究的全面性、充分性和嚴謹性,本文統一使用“數字出版物”這一概念。
數字出版物呈繳制度建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立法。在數字出版物呈繳立法方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圖聯(IFLA)等國際組織都制定了相關指南,供各國參考使用。1996年,UNESCO發布《電子出版物法定呈繳報告》(The Legal Deposit of Electronic Publications),對擬制訂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制度的國家圖書館提供指導意見和設計方案。該報告分為9部分,適用于對數字出版物呈繳的立法制訂和原有立法的修訂[4]。2000年,IFLA出版《法定呈繳立法準則》修訂版(Guidelines for Legal Deposit Legislation),該準則將呈繳品的范圍擴大至數字出版物,為尚未立法和準備修訂呈繳相關法律的國家提供參考。這次修訂重新設計了法定呈繳制度的立法架構,主要分為基本原則、立法原則、法定呈繳要素、呈繳物、數字出版物定義5個方面[5]。2006年,歐盟委員會公布《關于文化資產的數字化和在線獲取及數字保存建議》,以敦促成員國就互聯網內容長期保存進行立法。
為了適應數字出版物的快速發展與轉變,科學高效地保存和保護國家數字文化遺產,近年來,許多國家開展了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實踐工作。英國國家圖書館于2009年開展了面向歐洲國家圖書館聯席會議(The Conference of European National Librarians,簡稱CENL)成員館的調研,其中76%的成員館所在國已經通過或實施了有關數字出版物呈繳的法律法規,35%的成員館已經制定了數字出版物呈繳的相關制度[6]??梢?,國外數字出版物呈繳制度的設計主要是通過制訂、修改相關法律和實施細則實現。法律的強制性提高了這些國家全面保存數字出版物的能力和效率。由于世界各國的法律體系各不相同,關于出版物呈繳的制度規定,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有不同的立法形式。英國、丹麥、挪威、德國、俄羅斯、新西蘭、南非、韓國、印度等國都頒布實施了出版物呈繳專門法。在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方面,既有通過專門的呈繳法確立法定呈繳制度的國家,也有通過圖書館法、版權法、遺產法等相關法確立法定呈繳制度的國家。
專門法是指針對特定對象而制定的法律規范。一個國家具有呈繳制度的專門法,可以確保出版物呈繳制度體系的完整,將傳統出版物與數字出版物相互銜接、構成統一完整的呈繳體系,保障法律的權威性和適用性。呈繳法制定過程漫長,一般是在國家圖書館法、版權法、遺產法等出版物呈繳相關法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在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英國、丹麥、挪威及德國等國的法定呈繳法。
英國與出版物呈繳相關的法律規定主要包含在1911年頒布的《版權法》、1932年頒布的《英國博物館法》、1972年頒布的《英國圖書館法》、1999年頒布的《威爾士國民議會(職能轉交)令》等法案。其中《版權法》是英國出版物法定呈繳的法源。由于歷史條件限制,《版權法》規定的呈繳范圍并未涉及大多數數字出版物。為解決這一問題,英國在2003年制定了《法定呈繳圖書館法》,規定正式實施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法定呈繳圖書館法》取代《版權法》第15條關于印刷型出版物和類似出版物的呈繳規定,并對呈繳資料的利用、保存等內容進行規定[7]405。該法法定呈繳的數字出版物主要包括各類離線出版物、在線出版物和其他非印刷型資料?!斗ǘǔ世U圖書館法》共有6部分、17條,主要是提綱挈領性的原則性條文,實施細則通過其他法規文件和政策規范來充實和細化?!斗ǘǔ世U圖書館法》的第6至8條是對非印刷型出版物呈繳制度的規定,內容要點如表1所示[8]。《法定呈繳圖書館法》是對英國傳統呈繳制度的突破,該法的制定與實施在英國引起了很大反響,備受英國圖書館界重視。在大英圖書館《應對知識增長:大英圖書館2011-2015戰略》的第3條重點指出:“要出臺相關條例確?!斗ǘǔ世U圖書館法》的順利實施。”[9]為了進一步加強數字出版物呈繳力度,有效全面收藏各類出版物,英國于2006年出臺《適合法定呈繳電子出版物全圖》,對數字出版物范圍進行更新,詳細描述了19種數字資源[10],進一步擴展了《法定呈繳圖書館法》中數字出版物的呈繳范圍。
丹麥于2004年12月22日頒布了《出版物法定呈繳法》?!冻霭嫖锓ǘǔ世U法》將各種類型的出版物資料都納入法定呈繳范圍,主要包括實體出版物、數字出版物(主要是網絡出版物)、廣播電視節目、公映電影等。該法的第3章(第8至12條)對網絡出版物的法定呈繳進行了相關規定,內容要點如表2所示[11-12]。該法第8條明確在互聯網中生產的“丹麥材料”需要進行法定呈繳?!暗湶牧稀卑▋刹糠謨热荩阂皇窃诘溇W域內的出版物;二是在丹麥網域外出版,但以丹麥公眾為主要受眾的出版物。

表1 英國《法定呈繳圖書館法》涉及數字出版物呈繳的內容要點
挪威頒布的《文獻法定呈繳法》《文獻法定呈繳條例》《宗教文化事務部對管理呈繳文獻機構的指令》等相關法律都對出版物法定呈繳進行了相關規定。其中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的規定主要包括在《文獻法定呈繳法》 《文獻法定呈繳條例》之中?!段墨I法定呈繳法》于1990年5月25日開始實施。該法更新了印刷品呈繳相關規定,新增數字出版物呈繳相關內容,旨在確保挪威文獻信息的長期保存與合理利用。該法對數字出版物呈繳的定義為:“通過在線傳輸、無線電訊號、電視、數據傳播網或類似媒體傳播的文獻,在不同的情況下,應國家圖書館的要求,應予呈繳?!盵13]為確?!段墨I法定呈繳法》的順利實施,挪威制定了《文獻法定呈繳條例》,按照紙質文獻、縮微品、照片、綜合文獻、錄音制品、電影膠片、錄像片、電子文獻、廣播節目9種類型,從范圍、附加信息和呈繳義務方面對出版物法定呈繳作出規定,內容要點如下頁表3所示[7]348-354。
2006年頒布的《德國國家圖書館法》擴充了網絡電子出版物的法定呈繳條款。該法第3條第1款對出版物的定義為:“一切以文字、圖片和聲音形式展示出來的,以實體的形式傳播或以非實體的形式供公眾利用的內容;第3款對非實體出版物的定義是指公共網絡上的一切內容?!盵7]210-211該法第14條和第16條規定:作品發行或提供公眾服務起1周內, 法定呈繳人應自費向國家圖書館提供1份呈繳本;呈繳本無使用期限限制并適于圖書館長期保存[7]213。為了進一步加強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力度,德國于2008年10月17日頒布《向德國國家圖書館呈繳出版物的法令》。該法令明確了出版物呈繳義務的限制,規定若公眾對征集出版物沒有需求,國家圖書館可以拒絕接受呈繳本。在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方面,該法主要就數字出版物的性質和呈繳范圍進行了具體的規定,明確了德國國家圖書館收集、加工和保存數字出版物的權責。該法第7條規定非實體出版物(網絡出版物)須呈繳通用格式或通用工具,確保呈繳本可利用,內容要點如表4所示[7]220-223。

表2 丹麥《出版物法定呈繳法》涉及數字出版物呈繳的內容要點

表3 挪威《文獻法定呈繳條例》涉及數字出版物呈繳的內容要點

表4 德國《向德國國家圖書館呈繳出版物的法令》涉及數字出版物呈繳的內容要點
世界范圍內幾乎所國家圖書館都具有文化傳承與資料保護和保存的職能。法定呈繳制度有關規定作為國家圖書館法的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發揮國家圖書館在保存文化中的主導作用。在以國家圖書館法確立數字出版物呈繳制度的立法實踐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新西蘭、日本及韓國等國的圖書館法。
1952年,加拿大 《國家圖書館法》 確立了出版物呈繳制度。該法幾經修訂,后又與1995年頒布的《國家圖書館著作呈繳規章》共同規范加拿大出版物呈繳工作。2004年4月22日,加拿大通過《加拿大圖書館和檔案館法》[14],為加拿大收集更多形式的出版物提供了便利。該法規定出版物呈繳范圍包括圖書、期刊、網站及其他數字內容,其中數字內容的呈繳主要通過“數字出版物呈繳平臺”上載[15]。為了進一步明確法定呈繳具體工作,加拿大圖書館與檔案館于2007年1月依據《加拿大圖書館和檔案館法》實施了《出版物法定呈繳條例》。該條例分為6部分,認定出版物不以具體的媒介類型作為界定,而是以能否獲取作為呈繳的依據,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出版物類型多樣化而造成疏漏;同時,該條例要求加拿大圖書館與檔案館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選擇性長期保存[16]。
《新西蘭國家圖書館法》《坎特伯雷公共圖書館法》《版權法》《新西蘭圖書館協會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為新西蘭的公共文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出版物法定呈繳方面,主要法源是2003年頒布的《新西蘭國家圖書館法》?!缎挛魈m國家圖書館法》第31條“對公共文獻”的公告中明確將電子公共文獻納入出版物法定呈繳范疇,并具體規定離線電子出版物(如錄像帶、錄音帶、DVD、CD)和在線出版物(如互聯網文獻)需要呈繳到新西蘭國家圖書館。2006年8月12日,新西蘭發布《國家圖書館關于繳送電子文獻的通知》。該通知對2003年《新西蘭國家圖書館法》離線文獻進行了詳細說明,定義離線出版物是指非互聯網上的電子文獻[7]597;明確了國家圖書館在法定范圍內對新西蘭網站進行收集、保存和獲取的職責。
日本出版物法定呈繳主要源自于1948年《國立國會圖書館法》的規定?!秶鴷D書館法》規定了呈繳本制度,要求出版商必須將在日本國內發行的出版物呈繳至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呈繳品范圍十分廣泛[7]100-111。2009年4月,日本頒布了《基于國立國會圖書館法的呈繳規程》,進一步明確了出版物法定呈繳規章[7]112。2009年7月,日本增修了《國立國會圖書館法》,規定自2010年4月1日起開始收集由國家、地方公共團體和獨立行政法人等發布的網絡信息[17]130。2010年,日本出臺針對數字出版物的《網絡資料收集相關制度訂立研究報告》,該報告將在線數字出版物呈繳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法定性呈繳,由網絡信息發布者向圖書館呈繳相關內容;二是圖書館采集,由圖書館利用軟件等方式對網絡資源進行收集[18]。
韓國圖書館立法的主要特點是按照圖書館類型分別立法,設有《圖書館法》《國會圖書館法》《小型圖書館振興法》《學校圖書館振興法》《讀書文化振興法》等。韓國《圖書館法》歷經4次修訂,于2012年8月18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對數字出版物呈繳進行了明確規定。該法第3章第20條第1款規定:“任何人發表或出版文獻(網絡文獻除外)時,自其發表或出版之日起30日內要向國立中央圖書館呈繳?!盵19]第20條第2款同時規定了國立中央圖書館在網絡文獻征集方面的權利與責任。為了進一步加強數字資源呈繳的制度建設,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于2007年制定了《關于數字資料呈繳以及利用的法律(案)》并交由國會的文化觀光委員會審議。該法案進一步明確了韓國數字出版物的呈繳范圍主要包括著者、語言、網址、發送者或者收件人屬于韓國的相關數字資源;規定了出版商的呈繳義務;進一步明確了國立中央圖書館在數字出版物呈繳和保存方面的權責[20]。
與出版物呈繳制度關系最為緊密的要素之一就是版權問題。呈繳制度與版權緊密相連,共同發展,相互影響。出版物法定呈繳在某些國家即是版權呈繳,只有文獻被呈繳才能享有版權保護。這既有利于保護出版物的合法性,同時也實現了國家文化資源的全面收藏。在以版權法確立數字出版物呈繳制度的立法實踐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版權法。
美國遵循“無呈繳,無保護”的原則。1909年頒布的美國《版權法》中規定:任何人若希望獲得作品的版權保護,則需要向版權辦公室和國會圖書館提交2份該作品的復本[17]134?!懊绹霭嫖锢U存制度主要有3種形式:一是以獲得版權保護為目的并向聯邦版權局繳存樣本的版權繳存制度(copyright deposit) ;二是保存國家出版物文化遺產、面向國會和公眾服務,并以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為繳存地的法定繳存制度(mandatory deposit) ;三是以保存政府文獻并向公眾免費提供使用為目的的政府出版物繳存制度(government publications deposit),并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諸多的寄存圖書館以實現這些內容的保存”[17]88。美國《版權法》第407條“向國會圖書館呈繳復本或錄音制品”中規定,版權所有者應在作品出版之日起3個月內呈繳。為進一步加強數字出版物的呈繳力度,美國于2010年2月24日頒布了《美國聯邦法規》,其中第202.24條《在線電子出版物繳存》規定了在線電子作品著作權人或所有權人的呈繳義務[21]。根據該法規,美國國會圖書館開始接受僅以網絡形式出版的出版物的呈繳。
澳大利亞關于出版物呈繳的相關規定主要源于1968年頒布的澳大利亞《版權法》。該法在第201條規定:“任何在澳大利亞出版的圖書館資料都應在出版之日起一個月內,自費將該材料的復本呈繳至國家圖書館?!盵7]571該條同時規定了在澳大利亞范圍內的每個州和領地都可在自己所轄區域內規定出版商的呈繳行為。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等7個州都有圖書館的專門法,并對出版物法定呈繳進行了明確規定。其中,北領地于2004年頒布的《出版物(法定呈繳)法》明確規定了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1996年10月,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制定《澳大利亞電子出版物的國家策略》,對本國電子出版物的保存及呈繳提出了國家性的戰略要求[22]。同年,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開展了網絡信息資源長期保存工作,正式實施“澳大利亞網絡信息資源長期保存于利用項目”(PANDORA)。2008年5月澳大利亞完成了對出版物法定呈繳體系意見的征詢,著手開展視聽和電子出版物材料的法定呈繳工作[23]。
一些大陸法系國家數字出版物呈繳制度確立主要體現在本國的遺產法、出版法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如法國《文化遺產法典》、奧地利《出版法》等。
法國《文化遺產法典》《公共圖書館法》《知識產權法典》都對圖書館的相關權利義務進行了規定。其中出版物呈繳主要集中在《文化遺產法典》法律部分第一卷(文化遺產通則)第3編(法定呈繳)部分以及規章部分第6卷(文化遺產通則)第3編(法定呈繳)部分。為適應數字出版環境,法國多次頒布《文化遺產法典》增補政令,通過2006-961號、2009-901號和2011-574號等條例,逐步擴大本國出版物呈繳范圍,同時對法定呈繳義務人和法定繳存機構等內容進行明確規定。2011-1904號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公開網絡資源的法定呈繳,規定所有通過法國互聯網出版的內容都需要進行法定呈繳[7]320。
奧地利關于出版物呈繳的相關法律主要源于《出版法》。2009年2月,奧地利根據《出版法》出臺了《奧地利在線資料修正案》,將在線資料納入法定呈繳范圍。該修正案從采集、呈繳和利用3個方面對奧地利的網絡出版物呈繳進行了相關規定[7]571。該修正案授予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對互聯網公開訪問的域名為“.at”的奧地利國家域名相關網站的主動采集權,并規定對有讀取技術限制的相關網站,網站資料所有人應根據國家圖書館的書面請求呈繳該資料。
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是數字出版物呈繳最為理想的方式。從國外實踐中可以看到,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制度為國家保存數字文化遺產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但同時也應該意識到,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制度的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于數字出版物的海量性、多樣性、可變性和易逝性,在法定呈繳制度設計中,一方面需要考慮政治、經濟、文化與技術等各種因素,另一方面需要考慮呈繳范圍、呈繳格式、呈繳版本、利用與存儲、呈繳成本、版權以及罰則與免責等諸多具體問題。這既需要國家行政力量、圖書館行業力量和相關社會力量的合力推動,又需要科學適用的實施標準和操作規范支持。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制度的確立只有做到在制訂過程中廣泛征詢,在內容上有的放矢,在實施上循序漸進,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1]IFLA.IFLA Statement on Legal Deposit[EB/OL].[2017-08-26].https://www.ifla.org/files/assets/clm/publications/ifla_statement_on_legal_deposit.pdf.
[2]夏征農,陳至立.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2102.
[3]吳 鋼.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制度客體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40(1):93-102.
[4]The Legal Deposit of Electronic Publications[EB/OL].[2017-09-03].http://www.unesco.org/webworld/memory/legaldep.htm.
[5]Larivihre J.Guidelines for Legal Deposit Legislation[EB/OL].[2017-09-04].https://www.ifla.org/files/assets/national-libraries/publications/guidelines-for-legal-deposit-legislation-en.pdf.
[6]British Library. Internationl Survey on Electronic Legal Deposit[R/OL].[2017-12-22].http://cdnl.info/images/PDFs/CDNL_2010/CDNL_2010_BL_international_survey_on_e-Legal_Deposit.pdf.
[7]盧海燕.國外圖書館法律選編[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
[8]British Library.Legal Deposit Libraries Act 2003[EB/OL].[2017-08-10].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2003/28/pdfs/ukpga_20030028_en.pdf.
[9]British Library.Growing Knowledge:The British Library's Strategy 2011-2015[EB/OL].[2017-10-03].http://www.bl.uk/aboutus/stratpolprog/strategy1115/strategy1115.pdf.
[10]Gibby R,Green A.Electronic Legal Deposit in the United Kingdom[J].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8,14(1-2):55-70.
[11]Royal Library of Denmark.Act on Legal Deposit of Published Material[EB/OL].[2017-07-10].http://www.kb.dk/en/kb/service/pligtaflevering-ISSN/lov.html.
[12]翟建雄.歐洲六國網絡資源采集和繳存立法評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1(12):17-21.
[13]吳 鋼.國家信息資源保存制度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2010:120.
[14]Library and Archives of Canada.Legal Deposit[EB/OL].[2017-09-15].http://www.bac-lac.gc.ca/eng/services/legal-deposit/Pages/legal-deposit.aspx.
[15]Library and Archives of Canada.Deposit of Online or Digital Publications[EB/OL].[2017-08-15].https://www.bac-lac.gc.ca/eng/services/legal-deposit/Pages/online-digitalpublications.aspx.
[16]Library and Archives of Canada.Legal Deposit of Publications Regulations[EB/OL].[2017-08-26].http://laws-lois.justice.gc.ca/PDF/SOR-2006-337.pdf.
[17]黃紅華.國外數字出版物繳存制度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14.
[18]蘇佩君.電子書于各國法定送存合理使用之研究[D].臺北: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2011:33-34.
[19]National Library of Korea. Legal Deposit and Acquisition[EB/OL].[2017-08-18].http://www.nl.go.kr/english/c3/page2.jsp.
[20]朱蓮花,劉春燕.韓國的國家知識門戶網站與Web Archive現狀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0, 33(7):120-123.
[21]U.S. Copyright Office.Mandatory Deposit of Published Electronic Works Available Only Online[EB/OL].[2017-09-14].http://itlaw.wikia.com/wiki/Mandatory_Deposit_of_Published_Electronic_Works_Available_Only_Online.
[22]劉家真.澳大利亞電子出版物的國家策略[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1998(1):60-62.
[23]Paramaguru A,Christou S.Extension of Legal Deposit:Recording Australia's Online Cultural Heritage[J].Script-ed,2009,6(2):41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