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市姜山鎮人民政府
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姜山鎮在寧波市鄞州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產業融合。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著力土地資源保護、著力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著力鎮村經濟社會發展轉型、著力農民權益維護,著力綠色資源利用理念傳播,在井亭村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創新與實踐工作。
井亭村位于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由七個自然村組成,甬新河橫穿村莊,土地總面積1.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23畝,村民649戶1447人,黨員43名,外來人口約1200人左右。該村地處典型的城鄉結合交錯區域,存在一定的臟亂差現象。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井亭村的優質耕地未能實現規模化經營和流轉,仍然采用傳統種植業等“低小散”的農業經營模式,導致耕地被零星切割,耕地演變成堆場等違法用地現象也比較普遍。農村建設用地利用粗放低效,布局不合理,形成了坐擁綠水青山但村莊面貌臟亂差的尷尬局面。
姜山鎮井亭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是鄞州區首個省級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示范項目,該項目于2010年12月29日經省政府批準實施。項目建新占用一般農田70.9畝,復墾新增高標準農田高標準農田92.1畝,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實際節余了21.2畝土地。2014年年底全面完成建新、拆舊、復墾等各項工作任務,并順利通過區、市兩級驗收。
項目任務重、時間緊、標準高、困難大,能夠順利推進,得益于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有關領導多次來項目現場指導工作,也多次組織召開復墾工作推進會;鎮、村兩級干部高度重視,鎮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并設立專門工作機構,做到任務明晰,責任落實。在項目實際推進中,重點抓好了以下五個環節的工作。
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協調下,委托技術力量強的單位對項目前期總體方案進行規劃設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科學選址,上報省政府審批通過。為使項目盡早落地,堅持“能快則快、能早則早、能搶則搶”的宗旨,把握主動,壓縮周期,在短短3個月內辦理完成新村建設“一書兩證”等審批手續,2012年10月完成土建招標,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強化節點管理,及時跟進督查,確保按時完工。成立新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部門協同合作、上下聯動共進”工作機制,強化管理,督促指導抓好項目建設。在區、鎮、村三級聯動下、在各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占地77.9畝,建筑規模10.6萬平方米,住宅891套的新村一期已如期順利建設完畢,對項目區內涉及搬遷農戶的抽簽安置工作也已全部落實,并交付使用。
舊村搬遷工作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情況錯綜復雜,實際推進當中更是困難棘手。項目一期復耕地塊主要涉及后百丈、程后岸、廟前、鄔家4個自然村,戶數390戶,搬遷人數936人,宅基地面積110畝,房屋526幢,舊房面積4.77萬平方米。一開始,拆舊簽約工作前期進展并不理想,后來在鎮村兩級干部深入農戶家中,開展面對面的促遷工作,講政策,算經濟賬后,2012年8月底基本完成全部拆舊簽約工作,為后續退宅還耕工作爭取了時間。
積極實施耕作層剝離再利用,實現表土資源生態循環利用。項目建新區占地面積74.7畝,共剝離了1.41萬立方米優質表土,基本滿足了退宅還耕地塊的表土需求。姜山鎮在實際工作中積極探索、創新方法,通過規范“剝離、運輸、儲存、移植”等各環節技術,確保退宅還耕過程中耕地的質量,提升整個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品質。
退宅還耕是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的重要任務。井亭村退宅還耕精心操作,有序推進,復墾地塊挖土5.7萬立方,表土回填1.7萬立方,建設高標準農田92.1畝;完成土地平整、田間道路和農田水利等工程,主要涉及新建進水渠863.8米,排水溝579.5米,進水溝29.6米,埋設管道62米,新建機耕路170.5米,機坡22只,工程投入資金694.99萬元。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徹底改變了農村舊貌,美化了農村生態環境,為規模現代化農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在分析土地適宜性、水資源供需平衡、土地利用限制因素、潛力狀況的基礎上,通過實施耕作層剝離再利用等措施,達到“三高”農業的建設標準,井亭村不僅增加了耕地面積,而且提升了耕地質量,建成了布局規范化、生產規模化、灌溉節水化、生態良性循環的高標準農田,優化了土地投入與產出結構,進而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使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得到提高;農田水利設施及農村交通設施的配置完善,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提供了平臺,也極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通過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將節余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用于城鎮開發建設,把獲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按《鄞州區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實施細則》相關規定返還給井亭村集體,保障該村新農村建設資金平衡需求。通過新農村建設,改善了該村散、亂、差的面貌,農民住房條件、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大為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優化了城鄉用地結構和布局,拓展了城鄉發展空間。項目實施中,井亭村一些古色古香的教堂祠堂及深厚的人文歷史文化得到了保留和保護,民風民俗得以傳承。
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零亂破碎無序的田塊被改為規整的田塊,集中連片化程度大幅提高,完善的田間道路溝渠網絡以及規整的田塊將有效改變田間小氣候,從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建成了系統、完善的農田排灌系統,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和灌溉、防洪能力;降低了區內地表坡度,建立了防護林網系統,提高了林木覆蓋率,有效地減少了水土流失,促進了生態平衡。
大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已成為今后姜山鎮統籌鎮村一體化發展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在井亭模式的基礎上,姜山鎮強勢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多個項目同步推進。一是上何村、郁家村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這兩個項目因安置區位于同一地塊,所以兩個項目一起開展、同步實施。項目于2012年10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立項,兩村復墾區于2014年4月啟動拆遷簽約,短短2個月內完成全部簽約,拆除住宅面積8.59萬平方米,復墾新增耕地171畝;建新區建筑規模達16.6萬平方米,已于2016年底竣工交付。二是侯家村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于2013年11月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立項,該項目于2013年11月批復后實施,復墾區共拆除舊房4萬余平方米,規劃復墾新增耕地8.99畝,建新區建筑規模達7萬平方米。目前,上何村、郁家村、侯家村三個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建新區均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復墾區也已通過區、市兩級驗收。下一步,還計劃在姜山鎮定橋村、黎山后村、景江岸村實施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集聚發展、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客觀要求,是保護耕地、破解用地矛盾的重要抓手,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有效舉措,更是改善村容村貌、提升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建設美麗鎮村幸福家園的迫切使命。姜山鎮黨委、政府將在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進一步探索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管理機制、實施機制及群眾參與機制,推進土地資源科學化、有序化、高效化利用,促進全鎮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