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倩 吳孝祖 楊文龍
為深化“八八戰略”,持續釋放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在破解用地制約、提升農村發展動能等方面的綜合效益,杭州市將通過厘清“五本賬” 、把好“五個關”、統籌“五個+”,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升級版”。
據杭州市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謝建華介紹,近年來,該市西湖區雙浦鎮、建德市大洋鎮等地堅持規劃引領,推行山水林田湖路村全要素、全區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大力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實現了“農業更發展、農村更美麗、農民更幸福”的目標。5年來,全市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1.71萬畝、墾造耕地8.64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18.4萬畝,有力支撐了各類城鄉建設用地需求,為杭州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今年,杭州市將繼續實施43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預計可復墾建設用地5367畝,墾造耕地1.46萬畝。
下一步,杭州市將突出重點、補齊短板,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升級版”。
一是全面厘清政治賬、土地平衡賬、資金收益賬、社會治理賬、民生權益賬“五本賬”。從深化“八八戰略”的政治高度,認識全域土地整治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創新農村土地制度、維護農民土地權益、增強人民獲得感的重大意義。優化空間布局,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建設用地不增加。從全域角度考慮資金平衡,既算當前經濟投入賬,又有長遠的綜合效益賬。有效防范、化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帶來的利益糾紛。確保農民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以及土地經營效益共享權,讓農民群眾成為最大獲益者。
二是科學把好目標關、時序關、規劃關、質量關、規矩關“五個關”。從地方實際出發,統籌考慮資源狀況、群眾期盼、問題短板、基層組織戰斗力以及整治適宜性和開發潛力等多方面因素,科學確定整治模式和年度整治目標。從農村普遍存在的耕地連片程度低、建設布局散亂、土地利用低效、公共設施缺乏、鄉村風貌退化等痛點、難點中,找出問題癥結,作為整治的主攻方向。按照“多規融合”思路編制整治規劃和實施方案,并與美麗鄉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規模經營、全民創業緊密結合,促使整治區域舊貌換新顏、“顏值”變價值。堅守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建設用地不增加、農民權利不受損四條底線和基本原則。
三是統籌推進土地整治與優化空間、土地流轉、村莊整治、生態修復、產業興旺“五個+”。 堅持“建設用地、總量鎖定、增減掛鉤、流量彈性”的做法,科學開發利用空間資源,實現生態空間重塑、生產空間重構、生活空間重建。通盤謀劃整治后耕地高質量流轉和規模經營,使整治區域成為土地流轉先行區、產業振興示范區、農民長效增收機制實驗區。結合無違建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有序推進農村居民點集聚,提升人居環境。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將清潔田園、礦山復綠、治水剿劣等生態修復工作納入全域整治范圍。有機結合農地流轉、農居集聚、耕地保護,鼓勵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促進農村產業興旺。
“堅持全局觀念、全域理念、全要素內涵,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深處著力,統籌整治力度、建設深度、推進速度、財力承受度以及農民接受度,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杭州市副市長劉國洪表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決策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市將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目標,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建立一個適應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土地保障供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