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2018-05-12)
一個監管完善、規范經營和穩健發展的金融控股公司行業有利于維護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起到金融穩定器的作用。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構下,通過加強對系統性重要性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監管機構可以更為直接和全面地掌握跨業、跨市場金融信息,及時發現跨行業、跨市場的風險隱患,并通過對作為母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更為直接、有效地開展統一監管,提高宏觀審慎監管的效率。當銀行、證券或保險等子公司爆發風險時,作為母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首先運用集團的資源對其展開救助,因而可以在第一時間避免風險傳染和擴大,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與嚴格的分業經營相比,金融控股公司相當于在母公司層面為子公司提供了一層屏障。金融控股公司規范發展有助于控制系統性金融風險。
(《金融投資報》2018-05-12)
從共享經濟的作用來看,它能夠提升單一產品的使用次數、效率,降低資源浪費,因此也會導致一些產品處于尷尬的狀態中。在非共享經濟的環境,一萬個人中也許只有一千個人使用自行車,自行車的需求量為1000輛。在共享經濟當中,由于共享單車的便捷導致需求量增多,一萬個人中也許會有九千個人使用共享單車,假設一輛車一天六個人使用,那么市場至少需要1500輛自行車才能滿足供需。這是因為共享經濟能夠令人們生活便捷,所以有助于其需求量大幅提升,這對相關的制造業而言又可能會成為好事。共享經濟在逐步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和合理、合法的方式對各式各樣的產品進行利用,提高資源的使用率、減少了資源的消耗,因此這也將成為我國以及世界各國未來的研究方向。
(《中國證券報》2018-05-12)
一些金融控股公司因其龐大的體量和規模已成為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必須納入監管范圍內。首先,它存在關聯交易和交易風險。金融控股公司內部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會發生資金劃撥、相互擔保等活動,在信用鏈條中,任何一家子公司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其次,市場投機和監管套利現象頻發。一些金融控股公司進行市場投機,賺取高額利潤。同時,在分業監管情況下,金融控股存在監管空白、監管主體不明確的情況。這一方面拉長了金融鏈條,會形成交叉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削弱了微觀審慎監管效力,使金融機構實際承擔的風險遠超其資本承受范圍。
(《證券時報》2018-05-10)
最近,中國無論是決策層還是有關市場主體,都深感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就支撐國家競爭優勢的核心要素而言,基于技術和品牌優勢而達到全球資源優化配置的控制力水平,是衡量中國企業能否獲得全球分工優勢的重要標尺。中國盡管自2009年以來,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位居世界第一,但與高端制造業的真正龍頭老大美國相比,中國的整體競爭力水平還不在一個量級上。美國高端制造業“血統”相當純粹,無論是技術、知識產權還是品牌等,幾乎清一色為美國制式,而中國高端制造業企業的技術盡管最近幾年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仍存在自主創新的技術供給率不高,核心技術和核心關鍵部件受制于人,產品可靠性低,產業鏈高端缺位的情況。另一方面,美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一直依托其全球領先的研發基礎、金融服務以及豐富的新技術產業化經驗支撐,而這方面恰恰是中國的軟肋。
(《經濟觀察報》2018-05-12)
所謂“隱形貧困人口”更多是自我消費不節制所造成的——不是沒有錢,只是花得多而已。站在經濟的角度來看,“隱形貧困人口”似乎并不值得擔憂,只要有一些列配套的金融、養老、保險制度兜底即可。現在的年輕人享受到了這一波互聯網金融創新帶來的便利;下一步,只要養老與保險方面“給力”,別讓這些“隱形貧困人口”中老年時墜入“顯性貧困”即可。然而,人類并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動物。雖說每個人都有自由處置自己財產的權利,不過,有多少消費是源于從眾消費、盲目沖動、互相攀比,又有多少人在消費過后收獲了巨大的心理滿足感與獲得感,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