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運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這是一項具有重大現實意義、關系制度可持續發展長遠意義的任務,應該深刻領會,全面把握,始終瞄準“統一”這個目標不偏向不走神。
首先應該明確,經過多年特別是《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號)下發以來各地的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制度的統一性取得了決定性進展。但是,有的地區還未進行整合,仍處在城鄉分割狀態;有的地區僅僅統一了制度政策而未整合管理體制;還有的地區雖然整合了制度政策和管理體制,但另起爐灶,掛靠在非社會保險主管部門,與全國的統一大相徑庭。由此可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確有必要瞄準“統一”這個目標進行完善,在全國范圍實現制度政策和管理體制的全面統一。這就是重大現實意義所在。
其次應該明確,制度政策和管理體制的全面統一是制度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前提和基礎。城鄉分割的制度和管理,等于把拳頭變成伸開的五指,直接削弱抗風險能力,既難以增進城鄉公平,也難以實現可持續。只有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的全面統一,包括所有地區、基本制度政策和管理體制的統一,才能不斷增進公平、增強可持續的后勁,而制度的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才是人民最想要的獲得感。
最后應該明確,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就是要統一到有利于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這個要求上來,統一到社會保險法的法定職責上來,統一到有利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這個整體上來。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作為社會保險重要組成部分的基本醫療保險必須實現全面統一,才能為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統一的醫保制度和管理體制。
社會保險法總則第二條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總則第七條規定: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總則第八條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服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個人權益記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等工作。”這幾條規定告訴我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五項保險是一個整體,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是社會保險行政管理的法定職能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是提供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的法定機構。因此,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就是要依法完善,而不能以言代法,更不能以“面子”代法。不能把任何一項社會保險從社會保險這個整體中分割出去,那種另建管理體制的做法是不符合社會保險法規定的。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還必須樹立社會保障體系的整體觀念,即從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整體性上來推進城鄉居民醫保的全面統一,不能把醫療保險排除到社會保障體系之外。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要求,也是在“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提出的,我們理應從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整體高度來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促進這項制度全面統一。那種把醫療保險從社會保障體系中分割出去、另立體制的做法,既不符合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也不符合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要求,而且另建管理體制也不符合國家一貫堅持的機構改革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