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佑
碳交易的啟動為煤炭總量控制提供了契機,相信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革新,浙江將順利實現“十三五”煤炭總量減少5%的目標
2017年底,國家發改委印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標志著我國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電力行業率先“入市”。該《方案》納入1700多家電力企業、碳排放總量超過30億噸,意味著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浙江省煤炭消費總量下降5%的目標。浙江能源發展必須走低碳清潔化的路子,這與碳市場啟動的初衷殊途同歸。
2016年,浙江省發電供熱用煤量占總耗煤量的75.1%,是典型的“用煤大戶”。2017年的電力數據告訴我們:全社會用電量63077億千瓦時,增速6.6%,創下2013年來新高,預計全省2017年煤炭消費總量較2016也稍有增長。這說明隨著經濟回暖和社會整體的發展,人均用電量會逐步提高。如果不改變發電結構,煤炭總量控制將成為一句空話。
碳市場的啟動,將為煤電控制打入“強心劑”,對發電企業是一個硬約束。碳市場的啟動會推動、倒逼發電企業進行發電結構調整,化解高碳落后產能,進而通過企業的轉型推動整個發電行業的結構優化和低碳轉型,最終構建起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這也會推動煤炭總量控制的實現。當前,需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降低發電用煤:
加速推進技術革新。碳市場啟動后,配額分配辦法無論是采用歷史碳強度下降法還是基準法,對于運行水平高的企業都是有利的。隨著發電企業對碳市場的認知水平提高,更加重視發電效率提高和技術革新是必然。對現有煤電企業,必須大力發展清潔煤發電技術,實施節能優先調度和低碳調度,提高高效火電機組負荷率。相關部門應繼續優化火力發電結構與布局,繼續推進“上大壓小”工程,加快淘汰落后機組,積極發展熱電聯產。
加強相關參數的監測。發電企業燃料燃燒排放在總排放中占比較高,因此,碳交易啟動后,燃料燃燒碳排放的計算準確度與企業的利益息息相關。燃料燃燒的碳排放主要決定于活動水平和排放因子,活動水平即燃料消耗量和低位發熱值,排放因子即單位熱值含碳量、碳氧化率。企業對燃料消耗量和低位發熱值的計量重視程度還不夠,尤其是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未進行燃料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的監測。國家最新的補充數據表規定中指出:從2018年起,對于燃煤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缺省值將采用高限值。碳報告數據的準確性對政府制定煤炭總量控制相關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需要建立健全計量法制管理體系,引導企業加強對計量器具的校驗和管理,完善相關參數的監測。
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發電。碳市場啟動后,煤電企業可以通過開發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來降低碳排放。比如自建光伏發電站,將企業用電轉換成清潔用電,該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可以折算成自愿減排量。對于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均存在波動較大、對電網會造成沖擊的問題,即使實行風光互補,還是存在無風又無光的時刻,因此清潔能源發電需要依賴儲能技術的發展。2017年,國家能源局發布了《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鼓勵儲能設備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動力電池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在碳市場成熟之后,企業應更加積極地使用清潔能源發電。
積極推進生物質發電。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指南的規定,生物質來源的排放不計入排放總量,因此對于燃煤電廠,實行摻混生物質燃料,可以有效降低供電煤耗和供電碳強度。2017年11月,國家能源局、環境保護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工作;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廢止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管理的通知》,對于生物質發電開始簡政放權,為生物質發電釋放了最大的火力和動力。推進生物質發電的政策利好已然到來。此外,還需加強對垃圾分類重要性的教育宣傳,提高民眾垃圾分類意識,促進固廢和垃圾處理的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