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育萍
走進新時代的各級政府,如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要求,著力鍛造一支能夠體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是當前一項迫切的任務。
長期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公務員作為治國理政的骨干力量,在大力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中,常懷為民之心,勤修為民之德,恪盡為民之責,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整體素質和作風建設有了明顯提高。但是,仍有一些公務員存在著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貪污腐敗、安于現狀等現象,仍有一些公務員存在著素質不夠高、專業不夠強的問題。因此,務必從以下三方面去消除不良現象和解決存在問題:
提高政治水平。公務員是國家公職人員,必須把講政治貫穿于公務員治理的全過程,確保全覆蓋。首先,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忠誠奉行領袖思想,忠誠貫徹領袖號令。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創新實干、勇于擔當、奮力交出奪取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的時代答卷。其次,考核是導向,考核是管理,考核是關愛,考核是工作成效。必須細化政治忠誠、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考核標準。再次,要全面深入地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引導廣大公務員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不斷強化黨性鍛煉和作風建設,始終做到政治本色不變、清廉本色不變,公仆本色不變。服從大局,事業為重,正確對待機關機構改革中個人的進退去留。
提高專業水平。公務員的專業水平事關國家治理水平,必須把提高廣大公務員的專業化貫穿于公務員的選拔環節、教育環節、任用環節,使用環節,確保專業化的用人導向。首先,要在公務員的考錄、調轉任、聘任、遴選、選調等公務員隊伍進口環節體現專業化要求。其次,要編制好公務員專業化培訓規劃,將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貫穿于公務員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在職培訓的全過程,不斷提高廣大公務員的專業化水平。再次,要在公務員的任用上,弘揚專業精神,堅持知事識人、依事擇人,突出專業砥礪,不斷加強公務員專業能力的研判、測評、完善和把握。
提高嚴管水平。公務員大多直接面對群眾,公務員的形象事關政府形象,必須抓好廣大公務員的嚴格管理,同時給予適當關愛。首先,要抓好嚴管。要嚴格公務員行為規范,強化公務員在遵守紀律、法律、道德的框架下履職、修為。要完善踐行好公務員懲戒制度、公務員監督制度、公務員追責制度、公務員問責制度、公務員考核評價制度、公務員能上能下制度、公務員退休辭職辭退從業行為管理制度等。其次,要抓好關愛,就要探索建立公務員跨部門協調委員會,探索完善公務員控告申訴委員會,探索落實公務員依法休假制度,不斷改進公務員獎勵工作,建立健全公務員心理健康培訓制度,建立健全公務員工資調查制度,不斷完善公務員分類晉升制度。再次,要辨證落實嚴管關愛工作。對公務員要嚴管關愛并重,嚴管是前提,關愛是必須,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