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田瀟
在我的腦海深處,依稀還記得這樣的一個情景:在傍晚柔和的陽光下,在一條波光閃閃的小河邊,河邊蹲著一個小男孩。男孩干凈的臉專注地看著河面,全顧不上身上濕了大半的白T恤,脖子上的銀項圈閃閃發光……“嘩——”隨著一聲水響,歡笑蕩漾在水面——男孩的手里,竟有一條彩尾的小魚!
大概二年級吧,父親帶我去云南的西雙版納旅行。某天,我們的旅行團來到了當地的一個古村子游覽。離集合的時間還很長,我嫌和大人們一起太無聊了,于是征得父親同意后,我就在村子里東逛西逛。
村子里的房子很有民族特色,都是吊腳樓。我在吊腳樓底下瞎轉悠時,發現對面樓上坐著一個男孩,兩只腳懸空坐在樓梯的邊緣。男孩身穿一件白T恤,腳套一條樸素的黑褲子。我跑過去,仰起頭對他說:“嘿!下來一起玩吧。”男孩轉過頭,笑著說:“好啊!”說罷,便輕盈地跳下樓梯。我看見他頸上的明晃晃的項圈,銀制的,刻著少數民族專有的傳統花紋。
男孩拉著我,走在石頭小路上,穿過村子,來到一條小河邊,河面上架著由幾根木頭組成的小橋。也許是認為橋太不結實了,又或是害怕男孩把我帶到不知什么地方去,我一個勁往后退,不敢上橋。
男孩發覺了,拉過我的手:“沒事,我拉著你,你跟我走就好了。”我看著他帶棕色的眼睛,感受著他手上的溫度,莫名心安了,一橫心上了小橋。媽呀!這小橋這么不穩,我差點一個趔趄掉下河,好在男孩拉住了我。
到了對岸,男孩先下了橋,轉身把我牽了下來。他帶我來到堤岸旁,問我:“我教你捉魚好不好?不用工具哦!”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但不用工具怎么抓呀?
男孩卷起袖子,蹲下,一邊把手伸進水里示范給我看,一邊給我講解:“把手放在水里,靜靜地等一會,當小魚游到了你手前,‘啪一聲,雙手一攏,你就把它捉住……”“哇哦!”太神奇了!“啪”只聽水響動的聲音,男孩真就抓到了一條小泥魚。“我們這里魚多著呢,這是最普通的一種。你要是拿網來撈,準能撈著‘孔雀尾和‘麒麟鰭,紅的黃的都有!”他自豪地說,把小泥魚放了。
“你要早些來我們這,我帶你潑水去。潑水節是我們傣族的傳統。那幾天,所有大街小巷都會擠滿人,大家不分男女老少一起歡慶。據說潑水能洗掉壞運氣,所以向對方潑水就等于祝福他。”男孩坐在堤岸旁邊說邊對我比劃著。
“哇!這不是很浪費水嗎?”我驚訝道。“怎么會呢?我們街道旁修了很多排水管,很環保吧?”他笑著對我說。我想了想:“那我會把水潑你身上的。”男孩會心一笑:“好啊,我們不見不散!”
我們在河邊度過了開心的一天。天色漸漸暗了,我突然記起還得回村子里和父親等人集合!我們趕緊跑回村子去,匆忙之間,竟連名字都忘了交換!
男孩送給我一顆菩提子,“這是我家菩提樹結的果,希望你看見它就能想起我。”“會的,我一定會記住的!”我有些不舍,男孩笑笑,“沒事,我們會再見的。”
“上車了!”父親在車門邊大喊,我跑到車前,轉身又對男孩揮手,他也向我揮揮手。
“是的,我們再見!”我大喊。
車子啟動了,透過窗子,我看見男孩的衣擺在風中搖動。
注:本文是作者學習《少年閏土》后借鑒其中的寫作技巧寫成的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