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轉型,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上必須改革,才能培養出社會需求型人才。對于機械專業學生而言,培養其創新能力是素質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培養創新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成績,還能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雖然許多機械教師在不斷探索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始終效果欠佳。文章對機械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行了探討,具體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高職機械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策略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職機械教學;創新能力;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07
作者簡介:雍森雋(1985—),女,甘肅甘南人,本科,研究方向:機械制造教育學。
機械專業是工科中主要分支之一,更是許多理工類及綜合類院校開設的重要專業,其每年給社會培養出大量的技能型畢業生。機械類專業人才在工作中不僅要能正常發揮技能,還要能不斷創新。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機械類學生技能的同時,還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夠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出社會所需求的人才。因此,探究機械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具有實用價值。
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要探究機械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就必須明確培養創新能力的意義。總體而言,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創新能力是人們綜合能力外在表現,以高度綜合化知識、深厚文化底蘊及崇高精神境界作為基礎,豐富和鞏固了人的綜合素質。在實際工作中,學生只有具備創新能力,才能夠在干好基本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并提高工作效率。
2.創新能力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關鍵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知識增長率的不斷提高,縮短了知識陳舊周期和知識轉化時間。在這種形勢下,接受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會選擇知識、對知識進行轉換、整合及操作。學生通過這種學習不僅能學到機械基礎知識,還能夠養成自主學習習慣,自主探索機械知識。故而,要實現這些因素,就必須依靠創新能力。
3.創新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保障
如今高等職業教育正從精英教育朝著素質教育轉化,因此,學習也應該從階段教育轉化到終身教育,學習必然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競爭及完整的第一要素。在創新能力的引導下,學生走入崗位就能夠利用各種條件,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為終身教育奠定基礎。
二、高職機械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策略
在機械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就必須采取有效的培養策略才能夠實現培養目標。怎樣才能夠實現創新能力教學,是機械教師不斷總結和探索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自身工作體會,對機械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提出建議。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能夠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實現創新能力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這方面入手,教師在高職院校機械教學過程中,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在報考專業時并非自愿選擇的學生,激發其學習機械課程的興趣至關重要。在機械教學中,教師切忌直接進行機械理論知識學習,在教學前應該引導學生深入機械操作、機械模型等各種現場進行觀摩,讓學生通過觀摩在大腦中對機械形成一個大致模型,留給學生足夠的操作空間,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要引導學生一邊動手操作一邊發現存在的問題,逐漸培養出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學生只要樹立了問題意識,就會迫切想知道應該怎樣解決問題,就會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掌握機械相關理論及技能。
思想多元化造成不同個體的學生對機械內容學習的興趣點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機械教學中不能采用同樣的方式,要針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措施。機械教師要采用觀察法與訪談法等手段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并在實施中做到“對因施策”,采用多元化激勵措施。采用不同評價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具有不同作用,因此,教師就要在適當情況中告訴學生評價模式,通過這種方式產生動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2.改革教學手段,培養創新能力
在機械教學中,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教學手段,采用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因此,在機械教學中,教師就應該設計綜合性的教學案例,把多學科知識及經驗綜合起來,并合理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高度重視鍛煉學生應用綜合知識的能力,并結合學生已學習的軟件進行分析與加工。比如,在開展《改革機械設計》大作業時,教師應該側重設計一些簡單機械,同時結合三維軟件示范,讓學生按照這種方式自由發揮,設計自己的機械模型。比如,讓學生設計手機,要求學生查閱資料,并依據資料思考自己的設計,制訂出設計手機的方案。通過這種模式,學生不但能夠學習到新知識、新內容,還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在開展機械教學時,教師要采用現代化技術工具,比如采用CAD、CAM等軟件工具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還可利用CAI軟件開展教學,將計算機技術合理融入教學環節中,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加強實踐操作,培養創新能力
實踐操作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主動性,通過實踐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要發揮機械實訓室的功效,加強學生實踐訓練。可在實訓過程中,不能僅局限在課堂教學時間,還必須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在開展實訓教學時,筆者所在機械專業就是采用合作探究性教學方式,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然后依據小組實況分配任務,要求小組內自行實踐,并從中得出操作方法,在操作過程中運行創新。教師的答案只是一個參考而已,只要達到教學目的即可。通過這種實踐教學方法,在有效激發學生實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地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比如,學校相關協會舉辦機械產品設計比賽等,就可組織學生積極參與,鍛煉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學習慣,有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參與課外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4.創新教學手段實現學生創新過程
高職機械教學過程中,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是教授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也是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機械專業教師在開展機械教學過程中,就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并可借助機械學習相關軟件,比如,提高對CAD、CAM等現代化軟件的使用。總之,創新教學手段能夠幫助學生從教學中發現創新點,推動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在開展機械設計課程時,教師通過三維軟件直觀操作來傳授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對機械部件知識的領會,轉換設計部分;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收集機械設計相關資料,不斷拓展學生視野,從而轉化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學生培養創新能力提供途徑。
三、結語
在機械教學中,教師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還能夠推動機械教學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會凱.如何在高職機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J].山東工業技術,2017(7).
[2]包旺華.高職機械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方略[J].現代職業教育,2016(7).
[3]胡新華,馬 廣,章躍洪,等.高職機械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
[4]周運金.高職機械專業學生創新設計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廣西教育,2011(12).
[5]蘇亞輝.高職《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甘肅科技,2009,25(20):173-175.
[6]郭 燕,趙海峰.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3(32):171-172.endprint